探索中国特色博士后制度 建立创新的科研流动队伍

  •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5-10-21
  • 1705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 白春礼


     中科院博士后工作20年历史回顾

    1984年5月21日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邓小平同志会见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教授。会见中,李政道向邓小平介绍了他在京期间,与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部门讨论赴美物理研究生(CUSPEA)回国后的安排等问题的情况,并专门就在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邓小平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询问了很多细节,最后明确表示给予支持,“这个方法很好,我赞成。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除物理专业,其他专业,也要采取同样的办法”。

    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和支持下,博士后试点工作仅在中科院试行了一年,就在全国全面展开。中科院打破陈旧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人事制度,改变人才难于流动、学科不能交叉、“近亲繁殖”等旧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排除制约和阻碍吸引人才的因素,凝聚了一批海外学成归来的博士和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缓解了“文革”给科技界造成的人才断层,为20世纪末实现我国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奠定了基础。中科院通过20年来的发展,许多当年的博士后现已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学术带头人和重要的学术骨干。

    审时度势率先凝聚一批英才

    1984年5月,“博士后”这一新生事物在国家最高决策层得到了认同。经批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在全国率先试行博士后制度。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陈和生,刚好在美国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这年11月,陈和生博士放弃在国外寻找职位,恰逢其时地回到祖国,作为中国的第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工作。从此,拉开了我国开展博士后制度的帷幕。

    博士后制度建立之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批出国留学人员获得博士学位、“文革”结束后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学成之际,中科院紧紧抓住这个时代机遇,积极支持博士后制度在研究所的试点和实施,冲破传统观念,激励博士后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并吸引了一批海内外优秀博士到中科院工作。

    现任中科院数学研究院副院长的袁亚湘,1986年5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时只有26岁,为吸引袁博士回国工作,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亲自写信,邀请他到中科院做博士后,师从著名数学家冯康院士。由于他还要继续在英国的研究工作,需要部分时间留英,人事部配合中科院,在政策上给予了支持。1988年袁亚湘回国工作,曾荣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使人才脱颖而出

    以最先试点博士后制度之一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为例,该所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计划体制僵硬的管理模式,允许博士后自主使用国家下达的资助经费,同时为博士后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和参加学术会议提供条件和经费。现任理论物理所所长的欧阳钟灿,于1985年到该所做博士后,得益于理论物理所积极支持他开展创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使他在生物膜液晶模型及液晶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欧阳钟灿多年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正是中科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文化和精神,感染和凝聚了一大批优秀博士后,使他们把根深深地扎在祖国。

    创造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模式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科研环境和条件有了极大改善,靠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层出不穷,毕业就出国,已经不再是博士生的首选。许多博士毕业生,甚至是已经就业的博士,选择到中科院做博士后,目的主要在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以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师从名师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同时,经历了博士后研究,也大大提升了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使他们的学术生涯真正进入了成熟期。

    2000年,国家人事部支持中科院的科技创新战略,及时调整博士后的管理模式,在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基础上,又推出了项目博士后。这是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招收博士后的模式。这一政策的推出,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具备博士后研究条件的单位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现在,以项目聘用的博士后已成为中科院博士后的主体,是国家下达计划指标的近三倍。

    加大投入使得博士后规模发展

    让博士后参与科技前沿课题和大科学工程,重要的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1985年开始,中科院每年拨出100万元的博士后专项经费,支持博士后的发展。1996年增加到每年200万元,2000年增加到每年300万元。从1985年开始至2002年,中科院共投入博士后专项经费2700万元。“九五”期间,中科院投资3000万元,加上研究所的匹配资金等,共建设博士后公寓500套。

    科学文化搭建博士后交流的平台

    长期以来,尊重包括博士后在内的青年人特有的科研敏感和创造精神,为青年科学家营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中科院多年支持博士后联谊会举办的每年一度的博士后交叉学科论坛,吸引了全国的博士后,在社会有着非常好的反响。许多科学家、院士非常关注,并有兴趣参与博士后举办的活动。一些科学家放弃参加其它会议,来参加博士后的学术交流活动。著名大气物理学家曾庆存院士,经常拒绝各类社会活动,但博士后举办的活动,一定会接受邀请。

    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将博士后工作推向新阶段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博士后要成为中科院科技人才的蓄水池,使之成为科技队伍结构的必须构成部分,成为固定高级科研人员的得力助手,成为创新队伍更新的主要来源,成为人员动态流动的重要渠道。建设一支包括博士后在内的高素质的科研流动队伍是全院上下一致共识。

    借鉴发达国家模式,发展中科院博士后队伍

    根据基本统计数据,在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中,科研人员与流动科研人员的比例约为1:3,博士后约占流动人员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故此,我们希望通过未来3~5年的努力,使中科院博士后人员的在站规模达到3000~4000名左右,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外籍博士后。并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中科院所有创新研究单位都能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科院之所以制定这样一个队伍人数目标,是因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拟定的创新研究员为3000余人,按1名研究员配备1名以上博士后作为其助手,博士后队伍规模应该为3000至4000人,这既和发达国家科研机构中的博士后人员配置比例大体相当,也符合我们未来知识创新工程发展人才队伍结构的需求。

    建立新型管理模式,为博士后潜心研究创造条件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科研人员流动起来的机制保证。中科院要引入社会化的管理理念,建立博士后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情况,尽可能提高博士后的待遇,使博士后的住房、家属安置问题通过社会服务得到解决,以提高博士后的工作效率。接收博士后的单位要努力协助博士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安心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在管理机制与体制上,博士后也必须实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建立全新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使那些有创新潜能的科技人员在中科院享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不断优化学术环境,提高博士后自主创新能力

    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博士后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研究,快出成果、多出成果。进一步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中科院要在更高层面上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如举办青年学者讨论会、报告会、交流论坛等,为博士后展示才华,交流学术提供广阔的舞台。根据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博士后的特点,有些博士后的工作还可以纳入院地合作的渠道。

    中科院要为博士后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他们经过博士后的研究经历,能够提升学术研究素质,培养出研究方向的选择能力和创造精神。

    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1998年,我国香港王宽城基金会为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在中科院设立了王宽城博士后基金,8年中共资助350名在中科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博士后,共计700万元人民币。要发展中科院的博士后事业,必须在投入机制上做重大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模式,加大对博士后的资金投入是博士后工作发展的保障。根据目前中科院接收博士后的情况,每年支持一位博士后的经费,至少应保证在6万至8万元。只有实现国家、中科院、研究单位、合作导师的共同经费支持,才能保障博士后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风险研究。同时中科院要积极吸纳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予以支持。

    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

    “项目聘用”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成立,使得中科院接收交叉学科博士后在体制上的障碍已不复存在。中科院作为国家研究机构,更适合于博士后的研究工作能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艺性创新。中科院要充分发挥科研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政策支持,在中科院所属研究所自主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使得所接收的博士后可以专心致志,开展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科学研究。

    “环视宇内多豪杰,龙驭乌云虎啸风。”博士后人员风华正茂,科学思维活跃并富有创新能力,是中国科技界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新兴交叉学科能够在中科院博士后的研究灵感中产生,期待着在中科院博士后群体中能够产生出更多具有战略思考的学术带头人!

    (来源:科学时报 2005-10-21)
责任编辑: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