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旱所研究生参与组织首届亚洲国际多年冻土大会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创建于 2006-09-08
  • 1596
     【新闻网讯】日前,在兰州由国际冻土协会、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以“气候变化与亚洲多年冻土相互影响及其工程效应”为主题的第一届亚洲国际多年冻土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生积极发挥学有所长,为大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会上,专家们就冻土工程、特性和模型应用;山区、高原多年冻土灾害、冰缘环境;气候环境及冰冻圈变化;多年冻土水文、寒区水资源及土地利用;山区及高海拔多年冻土监测及模型等进行了研讨。会后,专家们还将考察完工之后的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和不久前整改的输油管道和穿越冻土层的兰州—西宁—拉萨通讯光线工程。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从事冻土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日本、德国等十几个国家150位外宾)参加了会议。

    在此次举办的国际会议上,由于考虑与会人员较多,工作头绪繁多,而且有许多国外专家,所以会务组委托研究生承担了全部的会议事务性工作。完成了会前的发送邀请函、协助参会人员办理签证、预定机票和旅馆、编辑论文摘要集和制定会议日程等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在组委会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又全力以赴地完成了从国内外与会人员的接待、注册到会场投影、音响设备的调试和维护以及会议通讯录的编辑、外宾日常事务的协调等工作。这次大会使同学们所学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得到实践的检验,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研究生们冒着酷暑,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到了全程跟踪服务。野外考察期间,研究生们协助领队同志安排考察人员的食宿、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因为考察地点在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高原缺氧、天气变化无常。一些研究生也是第一次来到高原,或多或少都有一点高原反应,国外代表的行李很多,而好几位代表年龄也很大,研究生们毫无怨言、沿途一直帮助提行李,经常是肩上、双手、背上全部挎着包。途中,出现呕吐、头晕、流鼻血的代表很多,一位俄罗斯代表还出现了心脏不适,研究生跑前跑后,联系医生、拿药、送氧气袋、送水送饭,细心、周到地照顾每一位代表。另外,研究生还热情向代表们介绍沿途的考察内容、收集专家们就如何解决青藏铁路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冻土问题而给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通过承办这次大会,使研究生学有所用,进一步增加了实践和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国外专家和全体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