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所副所长王毅解读可持续发展战略

  • 研究生记者团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7-06-20
  • 4678
6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创新文化论坛之“纪念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出版十周年” 系列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课题组组长王毅研究员应邀担任主讲嘉宾,解读“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关的若干问题。
 
王毅研究员对于能为广大青年学子作报告感到十分高兴。他表示,自己近年来参与的课题比较多,与学生们的接触相对减少了,而对于一个政策领域的科学家来说,除了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信息,和广大民众保持密切联系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王毅研究员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进展出发,阐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环境生态现状,揭示了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在对社会评价与战略选择等内容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五大支撑体系。接下来,王毅研究员从循环经济、流域管理、低碳社会、可持续交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从而让听众对前面讲述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王毅研究员指出,中国科学院历来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并从1999年开始推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该报告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研究方向;提出了 “生存、发展、环境、社会、智力五大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架。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专题性研究,既有力地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也使这个关系国家发展前景的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国情制约和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这样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王毅研究员不仅用精辟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主旨、内容设计与研究方法,更用生动的富有实效性的实例带领在座各位用科学的角度看待今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研发的提出未来展望。“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长期努力和广泛参与”。报告中引举的实例,为大家所熟悉:松花江流域污染,太湖蓝藻暴发,还有最近的广东九江大桥被撞坍塌事件;报告中带来的新生词汇更是紧紧地吸引了在场每位听众:低碳型社会,快速交通系统,生态工业园…而能服务于百姓生活的各种新技术,尤其引起大家的强烈兴趣。
    
报告会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王毅研究员和与会的听众的互动环节。在座有不少是资源环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专家的讲解抛砖引玉,他们也争相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其中不乏建设性地观点。由此而见,创新文化论坛是一个开放而充满创见的窗口,透过它不同学术领域前沿的研究成果得以向大众展示,很好地达到了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而听众则纷纷表示,带着科学深入的认识,大家更加明确了每一位公民在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使命和职责。
 
参与本次报告会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同学们,以及来自社会各界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听众。
 
王毅,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同时担任多个学术机构的理事、委员,并曾任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10多家国际组织和基金会的项目咨询顾问。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分别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从事国情分析、资源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包括资源、环境、能源、交通等)的公共政策及发展战略研究。曾参与过50多项课题研究以及许多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重大报告、规划、文件、政策建议的起草工作,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