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11日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王昌燧教授、胡耀武和杨益民副教授,应邀访问了剑桥大学McDonald考古研究所,并赴诺丁汉参加了英国考古科学大会。
剑桥大学McDonald考古研究所是国际上著名的科技考古研究单位,长期与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密切合作,王昌燧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刘歆益即在此工作、学习。剑桥大学Pitter-River讲席教授、科技考古专家Martin K. Jones教授,曾多次来我校访问、交流。双方都希望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和交流。
晚上,Martin K. Jones教授邀请
剑桥大学访问结束后,王昌燧教授一行三人便匆匆赶赴位于诺丁汉市的英国地质调查局,参加2009年英国考古科学大会。会议上,王昌燧教授和胡耀武、杨益民两位副教授分别作了大会报告,他们的报告题目依次是:“中国早期石磨盘的用途”、“我国稻、粟混作区的先民食谱分析”以及“商代双王城制盐遗迹、遗物的科技分析”;与会代表对上述三个报告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此次参会,不仅较好地介绍了我系的最新研究成果,王昌燧等人还详细了解了古代材料、测年、古代环境、产地分析、人群迁徙、食谱和残留物分析等科技考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且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知名学者的相互联系与交流,如诺丁汉大学Henderson教授,经过深入讨论双方拟就中西方“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的陶瓷和玻璃等文物开展合作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共同申请项目,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继续合作。目前,我系2009届硕士毕业生马泓蛟,已赴诺丁汉大学考古系攻读博士学位。这次访问期间,王昌燧教授等人,还与一同参会的我系与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生——郭怡进行了交谈,仔细询问了他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情况。
会议刚刚结束,国际著名遗传学专家、中德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德方负责人Svante Pääbo教授,专程从剑桥大学赶来,与王昌燧教授等人讨论了中国旧石器晚期若干遗址古代动物DNA的提取和分析结果,对联合实验室古代DNA研究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交流,并落实了联合实验室建设的一些具体事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古代DNA实验室的建设。
此次英国之行,不仅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与众多国外学术单位的友好合作关系,也为促进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与国外单位的合作研究创造了极好的契机,若干合作内容正在落实之中,对提升科技考古的研究水平和推动实验室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