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继承传统 引领潮流 研究生院召开老领导座谈会
-
党委宣传部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07-06
-
3411
【新闻网讯 贾宝余、魏沛】6月28日,研究生院老领导座谈会在玉泉路园区第三会议室召开,吴塘、屈忠、王玉民、颜基义、冯克勤等与会。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副院长隋红建主持会议,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管载麟介绍了校史馆筹建情况。
邓勇介绍了研究生院自2000年更名成立以来在办学规模、队伍结构、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他表示,中科院研究生院近年来所取得的一切进展,都是历史在今天的延伸,是原有办学资源的最大发挥和有效利用,这也是老领导们在过去的岁月里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奋斗的结果,因此,要特别感谢老领导们的付出。他希望,老领导们对学校目前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老领导们共同回顾了近三十年来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程,并对正在筹建的“中科院研究生院校史馆”提出了周详的建议。
创新性与包容性
豁达,睿智,干练……这些词用在颜基义身上不知是否合适,但座谈会期间的他,善于言谈、思辨。他将准备好的六个故事一一呈现给大家,来展现20世纪80年代极富创新性、包容性的研究生院。
故事一:棉袄上的抽象画
大家在冬天的时候棉袄上留下痕迹,就象是抽象派的画作,为什么呢?我们那个食堂只有60平方米,大家都挤在这个小食堂吃饭,都是大碗吃饭,所以不可能不碰,衣服上都沾了粥,所以大家都说吃饭就如同画抽象画。
故事二:一张乒乓桌的运动
我们当时没有场地,就在林学院西边设置了一张乒乓桌,但发挥了大用场,那时候很多第一届的研究生打得都很好。所以不在于条件多么差,一张乒乓桌就能把这个学校的运动气氛搞得很浓。
故事三:“谁提问,我就给谁扔糖”
我们当时请了很多国外学者过来,他们上完课以后很困惑,因为美国的学生立刻就会提问,很踊跃,而中国的学生都不提问。后来他们有一个教授就在课堂上说:“你们谁提问,我就给谁扔糖,”把美国课堂教与问的气氛带过来了,后来这个课堂的教学气氛就慢慢改变了。
故事四:在煤烟中练外语
我们的外语,也是开了先河,有一个华籍教授,要给他住友谊宾馆,他说他要住到学校里面来,学校里面哪里有地方给他住啊,他后来就说吃饭要跟我们一起吃,就跟我们一起挤大食堂。在那种条件下,我们第一批学生学外语的气氛很浓,在一间办公室里,盛炉子冒黑烟,大家读英语。我们融入外界文化,吸收外界文化,我们开启了第一批自费留学潮,当时来讲都是天方夜谈,当时这种文化的兼容性才能带来这么大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是在煤烟中练外语促成了这种气氛。
故事五:“父子兵”
前几届研究生,岁数大的和岁数小的同学在同一个班,有一种说法是差不多可以当成父子兵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散步啊,开玩笑啊,感情都非常好。
故事六:80年代的“西南联大精神”
请了李政道来讲课之后,来的人太多,很多人都席地坐,北大、清华都有人过来听课。李政道说,这是西南联合大学的精神,他的意思就是说,西南联大出了很多大师,你们现在条件虽然比较差,但是并不意味着将来出不了大师。
教育改革急先锋
座谈会期间,不仅有这些校园趣事的回忆,也有对中科院教育发展历程的理性归纳。而这些归纳,往往让人们陷入沉思。
“中国科大和中科院研究生院,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急先锋。”中国科学院原副秘书长王玉民习惯于战略高度的概括。
这位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颇有研究的战略管理专家,在1990年代前后曾任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他是此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亲历者。他说,中国科学院实际上一直站在中国教育改革的洪流前锋,“她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她体现了中央的战略。”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科学院于1977年9月向党中央、国务院呈送了《关于恢复招收研究生的请示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在北京创办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这份请示报告5天后即获批准。王玉民说,党中央1977年批准建立中国科大研究生院,这说明在三中全会前,中央就认识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实际上是“中央的一步棋”,体现了当时中央要以教育来推动改革,推动中国走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战略。
屈忠赞同王玉民的观点,他说,“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中科院确实起了表率作用。”
科研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中科院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这一做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显示出其优势所在。“中科院在教育与科研的结合、教育人员和科研人员结合、论文研究和科研探索的结合方面,做出了创举,我认为,这几个‘结合’是将来人类走向高层教育、全民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王玉民说。
“中国科大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建设与发展,也体现了科学院的这一批老科学家怎么样在中国办高等教育,他们都有非常多的思想。”王玉民说,有一次他和教育部、北大、清华一些老教育干部一起开会,他们说中国科技大学真是了不起,这是我们国家自己办的学校,是真正培养科学家的学校。“这个话份量非常重,这涉及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
“这代表了中国科学院教育思想的进步。解放之后,我们一直在学苏联。而在科学院,以严老为代表的这批科学家,他们的教育思想来自世界各个国家,这相当于集中了一批精英,紧跟世界前进的步伐,引领我国教育的潮流。” 吴塘——如今已是一个白发老人,他曾于1978年到1985年间担任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座谈期间,他对20世纪80年代中科院的教育改革,作如上评述。
不拘一格降人才
屈忠回忆说,77、78年中国停办了10年高等教育后,研究生院首任院长严济慈先生当时召集了一批人商量怎么招生,商量的结果还是要“不拘人格降人才”,“不拘一格”是心里有数的,那都是突破性地选人才。
很多没有读过大学甚至高中的青年人,被招了进来,“我印象中当时有一个养猪的年轻人,成为78级破格录取的新生。”从今天来看,这批人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不少人已有显著成就。
严济慈先生1978年3月至1985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85年07月至1988年12月任名誉院长,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引领了20世纪80年代国内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潮流,学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办好研究生院而竭尽全力”,这是20世纪80年代曾鼓舞过许多中科院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名言”,其实这也是严济慈先生1977年10月2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专题文章的标题。
“这不仅仅是个漂亮文章,更是实实在在地做事,”曾担任过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的冯克勤教授说,这在当时的招生、培养目标、课程、师资等方面有集中体现。
面对当年883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专职教师很少、校舍严重紧缺、课程体系尚未建立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严济慈带领全院师生迈出了坚定的步伐。首先是确定了培养目标──“政治觉悟高,知识面广,专业训练好,进取心强,敢于攻难关、攀高峰、开拓新方向的新一代生力军”。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优良传统,聘请科学院各研究所的著名科学家担任兼课教师,使研究生们能很快接触到科学研究的前沿,并注意与社会科学的联系与结合。
“严老多次强调就是要办一个没有教授的研究生院,那意思是要把各个科研所的科学家的资源利用起来。”屈忠说,当时,研究生院聘请了李政道、杨振宁、陈省身、李远哲、波特和桑格等世界级大师到校讲课和作学术报告,其中尤以李政道和杨振宁授课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请来授课的不仅是校外的,而且还是国外的,这个在当时整个国家都是首开先河之举。送学生出国,CUSPEA留学生项目,也是当时研究生院的创举。这体现了中央教育创新的思路。”
到1984年9月严济慈改任名誉院长之前,研究生院已建成具有科学院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即以二级学科为基准将课程加以规范,体现“重基础、重前沿”,定期对课程进行质量跟踪调查,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体系。这6年间,共有近3000名研究生从研究生院结业,进而转入京区有关研究所从事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研究生院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和有关实验室,并开始招收本院直接培养的研究生。
…… ……
老领导们的回忆是无尽的,作为曾经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和他们同时代的人,创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并奠定了今天创新跨越的基础。今天,后来者需要从这些回忆中追寻逝去的辉煌,继承引领潮流的精神,开拓教育的新境界,为推动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而努力。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