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通过作者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之后,作者的所思所想进行了梳理。作者以中国的能源问题为突破口,在对中国能源形势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创新对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作者结合自己研究课题的实际情况,谈了对纲要中能源篇目中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的认识。最后,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中国的科研人员,展望了中国未来的创新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好!
夜深人静,月色如水,当捧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在香茗四溢的氛围中潜心阅读的时候,我更愿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游走在梦想和现实边缘的虔诚的文化信徒。
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就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怡然自得,全然不顾窗外事。作为一名正在求学的硕士研究生,我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和重担!《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之际,细细研读一番,在感慨中更添几分自豪。原来,我研究的硕士课题“煤基油、电联产系统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与《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的“能源”篇目下的“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颇多联系和渊源。
或许是自己所在课题组的特殊关系,我对中国的能源问题更为关注。自从北京研究生院集中教学的学习生活结束后,我先后参与了多项项目前期咨询工作。在这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与能源相关的项目。每当我在这些咨询报告中写下“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气贫油的国家”这样的语句的时候,我的心中就有一种难言的痛。这种痛无法向人诉说,更多的时候,只是自己排解。
还记得2001年的夏天,我刚刚大学毕业,来到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在新录用人员培训会上,时任我所科研处处长的彭辉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报告。报告的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了,但其中有几个数字至今却记忆犹新。
彭老师当时给我们讲到,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原油进口可能突破1亿吨。当时能作出这样一个预测,已经是足够超前了。但是,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数据,则当时估计的未免有些乐观了。因为在2004年,中国的原油进口就已经达到1.23亿吨;2005年则可能超过了1.4亿吨。
之所以在这里罗列这些数据,只是给大家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40%,中国未来的能源形势逼人。
清晨,当你看着大街上蠕动着的车流的时候;中午,当你点击网络阅读那些不断攀升国际原油价格资讯的时候;夜晚,当你打开广播和电视,扑面而来的有关能源问题报道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世界正对能源予以关注,而我们中国的能源问题更是刻不容缓!
去年,我读到一则资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我国多支付了一千多个亿的外汇。且不说这一千多个亿,能够建造多少所希望小学、能够资助多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抑或安置多少下岗职工、解决多少农民工的拖欠工资?我只是想说,我们还得再多花多少个一千亿?或者更严重一点,即使我们有这个财力,我们是否就一定会如愿以偿?
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怎么办?
中国的能源形势就是贫油,大量进口原油则频频受到各种威胁。“安大线”与“安纳线”波折不断,中日东海油田摩擦丛生……如果不能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中杀出一条血路,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制于人。只有突破常规思维,敢于创新,用于创新,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真正找到治疗这一顽疾的灵丹妙药。
值得庆幸和欣慰的事,早在几年前,科技部启动的86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院重大创新项目到今天已经结下了累累硕果。
◆2001年,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在详细分析了煤基合成油经济性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开发更为先进的浆态床合成油关键技术,并在浆态床反应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2年9月,该所在千吨级装置上试车成功,打通了流程,并获得了油品大样。这一阶段性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已基本上掌握了煤基合成油催化剂和浆态床反应器等核心技术,有力推进了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2003年,中试项目通过装置改造,进入了长期稳定运转和技术优化匹配的试验阶段。
◆2004年10月,中试过程的合成技术部分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山西煤化所于2001年开始开发的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中试技术达到了预期目标,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示范的条件。
◆2005年9月,该项技术又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并获得了与会专家高度评价。
◆2006年2月,我国第一座煤基合成油示范厂项目在山西潞安煤矿正式启动。奠基仪式当日,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于幼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濮洪九、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处长李政文、国家科技部能源处处长郑方能等多名领导出席。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煤变油项目的关注、对中国能源的关注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神华集团也已在内蒙古投资兴建了直接液化煤变油项目。山东兖矿集团、宁煤集团、伊泰集团也都纷纷加入到这一创新体系中来。
一步一个脚印!
一年一份收获!
我想,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和进展,正是因为我们的中华民族有一种创新之神,一种创新之魂。也正是我们科研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国家创新工程的最好诠释。
在具体的技术上我们要创新,在新兴的系统集成技术方面,我们更要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多联产系统技术作为未来我国一个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先主题,自然有其深刻用意。
由于自己从事课题的关系,我对中国的多联产系统技术有着相对更为深刻地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知名学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就开始了创新和探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多联产系统技术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清华大学的倪维斗院士、浙江大学的岑可法院士、太原理工大学的谢克昌院士、煤科总院北京分院的徐振刚博士以及工程热物理所的肖云汉研究员、李现勇博士等等,均作了许多研究工作。为了将这一工作落入实处,科技部也作了大量工作。2005年12月,我与导师有幸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多联产方面的技术研讨会,感受颇深。我觉得这个会议的召开或许就是中国的多联产系统技术研究向实践领域开始拓展和延伸的创新分水岭。
今天,当我回想起在我所基地倒班的日日夜夜,虽然自己的力量有些绵薄,但是能为中国的煤制油事业添砖加瓦,感觉也是无比快意和温馨;今天,当我坐在办公室里,认真查阅文献,阅读资料,进行自己课题的时候,我为自己能够为中国的多联产系统创新研究做出一点贡献而倍感振奋!
面对着日益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的科研人员没有退缩,他们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努力创新,以大无畏的拼搏精神实践着自主创新的主旋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在这些充满聪明才智的中国人的辛勤耕耘和努力拼搏下,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作者:熊志建,中科院研究生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熊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