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国科控股总经理邓麦村为联想学院第二期实训班学员授课。
邓总首先讲授了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转化的六种模式。(1)以国家目标与市场需求引导和组织R&D,为社会提供原始科学思想与人才、样机与示范、专利与工艺。(2)与企业和社会建立多渠道、多样化合作与联系,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化进程,以成果转移方式在企业形成生产力。(3)与社会合作创办工程中心和企业,引入市场机制对高技术企业实行有效的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转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4)发挥人才及技术优势,开展院地合作,为中小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5)引入规范风险投资机制和企业孕育机制,将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有机结合,促进高技术产业规模发展。(6)允许科技人员在企业持股,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使产权关系与分配关系符合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
邓总随后把授课的焦点放到了中科院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1)把获取经费作为院地合作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唯一目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研究所甚至认为与地方合作拿到一些经费是合作的目的,并不是真正想通过院地合作的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2)忽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集成研究与转化研究的情况十分普遍,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到地方到企业并不是非常适用,把一项技术变成成果,是需要相当多的配套措施和工程化的研究,这个方面,中科院的研究所往往做的比较少,不重视工程化的研究。(3)现行管理制度对院地合作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例如现行的课题组全成本核算制度实际上已经阻碍技术的转移,容易形成一个个小的利益团体。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深入,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各个研究所的经费开始充足,过分充足的科研经费,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造成负面影响。(4)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产生化的专门人才比较缺乏,这个问题非常急迫,也是办联想学院最重要的目的。
邓总同时也分析了中科院现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中科院一直鼓励成果+人才+社会资源的科技成果转移方式,但是现在看效果非常不理想。科技人员不愿意带着成果到社会上创业,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体制的、有后顾之忧,同时也有观念的问题。随着科研经费的增加,带着科研成果创业的人员越来越少。(2)缺乏高科技企业创业领军人才和职业经理人,这也是为什么创办联想之星的原因,也是希望培养一批企业的领军人才。(3)自我滚动发展模式制约了企业规模化发展,社会化改造之前,国有企业持大股份,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持小股份,造成院办企业单纯依靠自有资金发展。(4)企业对母体的依赖性较强
研究所投资的企业对研究所依赖性非常强,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企业。只要所办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总是找所长,希望所里给解决。(5)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尽管企业经过改革以后,产权清晰了,但是离真正的现在企业制度、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也不太可能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企业后续发展乏力。(6)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和法人治理结构有关系。(7)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科技和管理人员占有较少的股份,股权结构的问题,导致相当对的企业管理水平低下,责任心低下。
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现状、思考与展望的学习,学员们逐步总结出如下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伴随实训班学习以后日后工作的始终。
(1)科研院所对技术转移的意识和认识问题?基础第一,应用第二,转化第三?如何平衡这三者,在个人发展上,在单位激励机制上,组织模式上,不同性质单位上,如何体现?(2)科研院所产业化最大的阻力是什么?是科学院的环境,国家的环境,企业的能力低,还是院所长的意识能力?(3)技术转移如何在不同类型单位上进行体现,基础,公司,转制类,技术应用所?(4)科研院所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知识产权与国有资产流失的关系如何解决?(5)中试放大的模式问题,实验室技术如何有效转移和产业化的问题?(6)国家基金项目的经费与产业化关系的问题?(7)科研院所如何把不同的课题组集成到一个平台上?(8)在同一家所办企业,如何做到科研院所考核机制与企业考核机制匹配的问题?(9)脱胎于科研院所的企业如何摆脱原有科研单位文化对企业技术转移的影响?(10)转制型研究所、应用型研究所和创新型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和模式。(11)科研人员成为CEO需要什么素质和条件?技术人员如何转变为高技术企业的管理人员?(12)院地共建的研究中心如何与市场需求建立联系?(13)院办企业的产权问题?所长与企业的关系问题?产权形式的问题?(14)课题组制转型为事业部制的途径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