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之亲密接触――记3月30日密云之旅

  • 储引娣 (生物系)
  • 创建于 2007-04-09
  • 1736
很有幸,选修了宋国定老师的《田野考古学》课程,让我与这些千年古墓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当然,也得感谢北京市密云县博物馆的热情接待以及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豪情款待。 早晨 8点半我们一行人从学校出发,11点左右到达博物馆。一进门,大家都“啊”住了,并且之后是一直“啊”个不停。因为这小小的二层博物馆竟给我们带来如此大的惊奇。正逢密云县民俗工艺展,刚进一层,就被一大排的绣花鞋底给震住了。百来双的鞋底,样式各异,花样奇多。在它的旁边挂着一件真品――红色超级大肚兜?之所以打了问号是因为实在不确定。若真的是肚兜,怎么可以这么大呢?上面的刺绣更是手工精细。 一层是活宝,二层则是古宝了。虽不懂欣赏,但还是有一次被古人的聪慧所征服。迷你版的炊具,炕,厕所,壶等等,让我不禁疑惑,古人连这些日常生活中器具也做成工艺品收藏吗?从博物馆的老师那儿才得知真相:这些都是给死去的人用的。古人也虔诚地相信,亡人在另一个世间过活着,同样需要这些生活用品。正如现今的人们用纸扎成各样的家具,烧给亡人一样正从另一个方面反映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金刚力士,木观音等等太多的宝贝让我一饱眼福。老师还不断添上当时宝物挖掘时的情景,总让我有一股回家挖宝去的冲动。还有一个超级大的牛角,竟有5米长。老师告知我们,根据牛角与牛身的比例复原,这牛至少有11米长。简直比大象还大,充分再现了当时密云的富饶。 参观完博物馆,因为当时有摄像头在拍摄现场,也已到了午饭时间,去挖掘工地现场转悠了一会就出发去吃饭了。说到这,得再次感谢文物所的刘所长,亲自陪我们用餐,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美味,既健康又环保。 因工地与餐馆较远,这一路让我们美美地夸了密云一番。美景美食,打心里给了密云一个极高的地位――我最喜爱的县城,甚至超越了长久以来我对苏州的爱恋。 下午回到工地,进入今天的第二个主题,由文物研究所的郭队长给我们作解说。这个工地共发觉墓葬122座,其中主要为唐墓,占了近半数,还有辽,金,清代的墓葬。这种跨越这么多个朝代的墓葬群在北京东北部还是首次发现。唐代的墓葬规模大小均有,但好像没有贵族的,因为规模都不是太大。虽然挖掘时大部分都已经被盗,但墓葬的结构却可以让我们很好地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些墓葬的侧壁上有窗形的设计,还有烛台。墓梁上还有一些雕饰,宛如一户人家的屋檐。墓砖上也有雕塑,大型的墓是前厅后室型的。 我们还看到了很小的由石头码砌起来的墓,郭队长解释说那是辽代的,他们里面放的不是人,而是骨灰。太高级了!那时候他们就兴火葬吗?并且他们的墓多半似于今天的蒙古包形状。 还有一墓二棺,一墓三棺的。其中一个一墓二棺的外形像个星形,很有想象力。还有一些土葬的墓,估计年代较近了。 由于时间有限,没有一一参观古墓。但我已经与这些千年古墓有了亲密接触了。今天的密云之旅,收获实在不小。饱了眼福,更激发了我对考古学的兴趣。贪心的我,期待着下一次的密云之旅。并从现在开始,不断向周遭的人宣传密云,也算是美物共享吧。我想,我已经达到这个目的了。 (生物系 储引娣 供稿)
责任编辑:储引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