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建】许晶:党是我心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 人文学院社科系
  • 创建于 2006-04-18
  • 3518
     2004年9月,我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委党史办走进了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校们,揭开了在自己求学生涯中新的一页。

    我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个干部家庭,父母亲都是共产党员,从小就受到了家庭以及学校的教育和父母的影响,使我对共产党有着很深的感情。1998年9月我从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考入新华社所属的中国新闻学院就读新闻专业,专科课程学完之后我又考入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习获得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后,我抱着建设家乡的愿望回到了呼和浩特市,分配到市委党史办工作。工作中我虚心向同事请教,尽快地让自己从一名学生转变成为一名工作者。在从事党史资料的编辑和研究工作中,我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和对党的历史发展的了解。2002年7月,我郑重地向单位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参加了呼和浩特机关党委组织的党校培训班,在单位领导和组织的教育培养下,我的工作能力与思想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对党组织也有了更深的感情。我认为,入党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一种崇高的信仰和责任。只有在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时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才不会迷失自我,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一年多的工作实践锻炼了我,但同时也看到了经验和知识的不足,为此,我报考了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社科系的科技传播专业,于2004年9月迈进了学校的大门。

    进入研究生院,我的人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刚刚入学,看着周围都是比自己年轻的脸庞,不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就是地方重点院校的学生,自卑的情绪萦绕心头,曾暗自下定决心门门功课都要85分以上,还给自己制定了满满的读书计划。但实施起来却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远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使我越来越觉得学习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虽然,自己也有一年多的工作经验,试图通过一些活动来减轻学习的压力,但是依然不能缓解心理的负担。这期间,我参加了人文学院社科系党支部为同学们组织的各种活动,聆听了肖显静、孟建伟等老师们的党课教育,负责学生工作的杨晓梅老师与我进行了敞开心扉的沟通和交流,从杨老师真诚与无私的帮助中,使我受益非浅,也逐渐转变了我原来看问题的一些片面观念,不再是只关心个人的成绩、埋头于书本,而是将自己融入班集体之中,和同学们一起做学问,加强了与同学们之间的互助交流。心态的调整,使我心胸宽广了,学习兴趣浓厚了,也拉进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近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与生活,让我感受到了社科系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老师们对我们所给予的关爱,学到了很多东西。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业余党校的学习,又进一步提升了我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水平,同时也更坚定了我对党组织的追求和入党的决心。我知道,共产党员应该是一面旗帜,是各项工作的楷模,党员既是默默无闻做奉献的平凡者,又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模范;既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又要有进步的思想、塌实的工作作风。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党员,在平凡中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青春是美丽的,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坚实的脚步走向辉煌。党是我心中的一个梦,也是我心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从儿时的少先队员到校园时代的共青团员,在这条属于青春的道路上,我不断地向前,不断地奋进,不懈的努力,为的是心中的那面旗帜、那个梦。从第一次上党课,到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再到每一篇思想汇报的形成,我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思想也随之升华。我告戒自己:距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必须要加强学习,以积极健康地心态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更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我愿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人文学院社科系供稿 作者:人文学院社科系研究生 许晶)
责任编辑:人文学院社科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