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探索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10-19
  • 2032

    题记:第五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大连成功举行,大会从全国200多家培养单位中选出包括我院在内的四家单位作为创新典型作大会交流。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颖教授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报告代表中科院研究生院就IT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对我院在教学培养中形成的与职业发展结合的培养体系、吸纳创新素质的师资、启发式教学与应用研究能力培养、增强与产业界的互动及加强国际办学等做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表示赞赏。近日,记者采访了王颖教授。

    摘要: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国家对工程硕士教育设定的目标。然而目前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研究生扩招使教育资源更加匮乏、多数培养单位对工程硕士培养缺乏重视、社会对工程硕士认同率不高。这使工程硕士教育处境尴尬,如何实现国家对工程硕士提出的培养目标,成为国内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国科技与教育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IT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上,趟出了一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本文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IT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剖析,探讨工程硕士教育创新目标的实现。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相知识化、信息化机网络化的发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导致的人才竞争的激烈,而加大了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渴求,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创新人才。

    然而目前教育状况不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了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称的状况,特别是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计算机领域人才供需来看,目前出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社会缺口很大,“十五”期间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然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已经开始出现困难;从教育部高教司得知,从2003年开始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增加,而招生量却明显减少,从2002年的10.85万人减至2003年的7.17万人,这表明各校根据就业情况在调整招生规模。这种矛盾局面的造成,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目前教育状况使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这体现在学生选拔方面应试教育没有根本改变、 教学培养上教育与科研及社会实践脱节比较严重、高等教育机构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从而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

    从社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角度来看,企业与高校对人才能力结构界定存在差异。企业招聘时看中的首先是实践能力,其次分别是持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企业更看中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就是应用创新能力。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在IT领域高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经过4年多的实践与不断探索,在密切关注社会及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通过创新教育培养体系、培养目标,加强研究能力培养及产业互动等措施,为产业输送高层次信息化人才。

    1.与IT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通过分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和IT人员职业发展状况,形成了一套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这套培养体系根据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IT人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能力等级所要求掌握的知识领域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特点,从知识体系和职业发展方向角度,详细地分析了知识体系与职业发展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多层次教育体系(如下图所示)。这套培养体系,除了课程知识系统和毕业设计与论文外,还把课程与论文过程与系列讲座、学术交流活动和项目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使得同学们把课程、论文课题与产业一线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增进了知识系统与实践应用的互动,为产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创新性的方案。

    在这套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指导下,分别成立了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和控制工程领域学科专家组,负责相关工程领域的培养方向、专业与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方面的内容。在每个领域学科专家组中,三分之一专家来自于产业界,从而使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产业一线应用。在毕业设计及论文方面,鼓励学生从工作实践中提炼出课题,从已毕业学生的论文来看,85%的课题来自于工程一线,直接为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作为专业综合课的系列讲座,包括IT前沿技术系列、IT与管理系列、IT应用系列及IT与人文系列,讲座专家大多来自于产业资深专家,与学生交流技术发展、产业状况、管理实践与职业发展体会,这使同学们感受产业发展实践和问题,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对产业发展的把握。学术活动则通过同学间、同学与教师/导师、同学与产业专家的互动与交流的方式,激发出同学们新的思维、新的思想火花。项目实践有课程小组、科技大赛、实验室项目等多种方式,让同学们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创新性的方法解决产业实践问题。


    2.吸纳具有创新素质的师资与带着产业问题的生源

    与传统研究生教育授课教师不同,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IT领域工程硕士授课教师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于产业一线的专家(85位授课教师中31人来自于产业界),他们分别担任着企业老总、技术总监、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等职务,来自政府、金融、国内外企业及科技园区等广泛领域。这些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良好的创新意识,他们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课程知识、还有产业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切身的职业感受,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时获得知识应用背景、情况与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思考能力。

    导师队伍上,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在理论导师基础上加大企业导师的配备力度,在目前的231位导师中,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如IBM、Motorola、NEC、Nokia、中软、联想等企业导师106人,企业导师着重于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指导与实践问题的创新性解决。从完成论文的同学反映看出,经过论文设计阶段,不但培养与提高了研究能力,同时为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创新性的方案,在职务和能力上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与教师及导师相呼应,中科院研究生院IT领域工程硕士学生平均年龄26岁、平均工龄4年,近60%具有中、高级职务/职称。这些同学来自于产业一线,是带着产业中的问题与思考参加学习的,他们能和老师、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使同学们获得更多产业问题与新的解决方案,激发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主动性和认识问题的深度。这些具有行业经验的优质生源也为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师益友、教学相长的境界奠定了基础。

    3.启发式教学与应用研究能力培养

    对于工程硕士的培养,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突破了传统单向的教学模式,通过营造互动的氛围,使教学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研讨、重视创造知识转变,使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通过两个方面措施推进这种启发式教学:一是引导老师讲授课程内容重点由介绍知识点向介绍应用问题转变。比如中间件课程,老师授课内容除了知识体系外,还会阐述中间件技术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样的问题需求这样的技术、中间件技术的发展推动原因、中间件在应用中的问题及背后的动因等一些列引发学生思考的内容,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使同学对该技术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同学们们在此技术上创新目前应用。二是开设讨论课,以课堂讨论的形式促进同学在该领域的深入学习。到目前为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已开设了软件项目案例分析、计算机安全、移动计算、商业智能、学位论文研究与写作、文献综述等多门讨论课程。85%以上同学认为,通过讨论课这种互动性非常强的课程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己运用研究方法解决工程实践中一些新出现或者复杂的问题;讨论课的开设取得了实际成效。比如,参加移动计算讨论课中的两组同学,在诺基亚2005年智能移动应用大赛中分别获得一项校园应用一等奖,一项优秀组织奖。

    启发式教育增强了同学们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而应用研究能力则成为工程硕士未来职业发展中不断创新的基础。由于工程硕士来自于产业一线,他们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变化相对较大,可能从开发到服务,从市场到销售,从项目管理到测试,技术也可能从操作系统到网络,从开发语言到数据库,从界面技术到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此更需要培养出支撑其未来发展的能力与素质。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在分析应用型人才发展特点上,提出并不断加强对学生应用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同学们在相关知识背景支持下,保持对事物关系、特点、性质的敏感,通过对事物系统的认识、逻辑的分析,最后找到新的结果的综合。这实质是一个应用创新的过程。对于应用研究创新能力,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一是开设科技论文写作、科研方法论、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课程,进行方法上的熏陶;其次,课程学习中加大课程论文环节,授课教师就相关热点问题请同学们以论文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在系列讲座环节,要求同学们就其中某个点写出分析报告,锻炼其分析问题与认识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学位论文环节,通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的严格要求,强化同学们的应用研究能力。

    4.增强与产业界的互动 提供更多实践课题

    作为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构,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不断吸收高质量的社会资源参与到教育中,为教育创新注入新资源、促进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目前,与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联想集团、中国电信集团、NOKIA中国研究院、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以及中关村国际孵化园、韩国庆北科技园等国内外科技园区等在人才培养基地、师资与生源提供、联合实验室及科研项目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合作。与产业界的互动为学院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机会和产业课题研究,产业界的技术专家也为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和宝贵的经验。

    5.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提升教育水平

    2003年9月,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学系签署协议,合作培养“软件科技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港两地软件业人士均可修读,两地同学可以在网上交流意见及学习心得,了解两地软件业实际情况及建立人脉网络。该项目在香港、北京、广州三地已成功开展,有200多名学生在读。2005年8月,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确定未来联合培养“软件体系架构”硕士研究生。同时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研究、学分互认和师资互访等方面开展着广泛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的方式,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培养经验,结合国内情况逐步优化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

    (本文作者:研究生记者团陶家君,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付立军老师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