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论坛”聚焦雁栖湖园区建设: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 党委宣传部
  • 创建于 2006-06-07
  • 2173
     【新闻网讯】6月2日下午,“建设与发展论坛”第41期在玉泉路园区举行,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李琳做了题为“国内外现代大学校园规划浅析”的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孙勤主持此次论坛。

    李琳首先谈到了中外大学校园规划的主要模式。她认为,大学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建筑规划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构成不同的校园规划布局。一般来说,大学校园基本规划包括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分块模式,以教学区为中心,宿舍区和活动区分布于教学区的周围,实现了功能分区明确的目的且便于管理。典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第二种是组合模式,以学院为组团,每个组团都能解决学生宿舍和教学的设置,中间以活动区为纽带把各个组团联系在一起。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和大学城多采用此种模式,各个学院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使其本部内的学生可以形成一种很好的交流氛围,但对于夸专业的交流来讲是个不利的因素,典型有台湾中央大学。第三种叠加模式,强调学生宿舍与教学设施的靠近,将部分学生宿舍置于科研、教学建筑的上部,公共设施如餐饮、旅馆、商业服务及学生活动中心等,沿街布置,使校园中心街道形成活跃富有生气的环境,成为高效能的科研组群,典型是英国巴什大学。第四种是重合模式,是在前一种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交流在各个功能之间的协作整和,注重人与人之间广泛的接触、交流,为其创造良好的自由交流的空间环境,日本北海道公立函馆未来大学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她还谈到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她说,我国目前大学校园规划主要采用前两种基本的规划模式,形成了明确的功能分区、以大轴线组织主要空间、人车分行、非人性化的大尺度空间、环境设计模式化等特点。但是,也存在着问题,诸如综合性大学过于采用各种功能分区集中的模式,导致使用者疲于奔波在各个区域之间;景观环境设计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而反之是留于形式等。

    在此基础上,李琳从功能分区、交通、景观等方面谈到了自己对我院雁栖湖园区规划的思路。她认为,应采取上述第二种模式,将教学楼、宿舍组合,便于管理和利用,并把两个区域(注:东、西两个区域)为公共服务的功能放在地块结合的部位;交通方面,两个区域内分别有相对独立的环道,人行天桥沟通两个区域,避免大量人流与国道机动车的交叉。

    随后,研究生院副院长苗建明、副院长马石庄,基建办副主任孙建立、化学学院教授杨镜奎等就新园区的水系、布局、实验室建设等问题和李琳进行了交流。李琳表示,将认真采纳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建议,在今后的规划中尽可能注意上述问题。

    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最后发表讲话。他说,雁栖湖园区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此,不能操之过急,要稳步推进。在工作方法上,新园区目前由几家公司同时设计,以便形成竞争机制,这是为结果负责。针对由李琳牵头的中元兴华工程公司的规划方案,邓勇书记提出布局要合理、设置尽量多的水系等具体建议。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