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纪事”征文之十七:大方向把关 小方向引导

  • 井艳丽 李伟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11-08-03
  • 2104
黄永箴研究员爱和学生交谈,除了科研也会与学生聊聊生活。平易近人的他同时担任着三个“主任”——半导体所光电子研发中心主任、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半导体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林建东是他的博士研究生。记者一走进林建东的办公室,他就热情地迎上来说:“你看,这地方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招待你们的。我去给你们找点水喝吧。”说着就去找杯子,之后又忙着给记者搬椅子。
 
平易近人、热情谦逊是这对师生给记者留下的最初印象。
 
中科院培养特色——两段式教育
 
与高校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不同,中科院研究生院实行院所结合的教育模式,即第一学年在研究生院集中教学,之后回所单独培养。
 
谈到集中教学,黄永箴研究员认为,学生在研究生院能够学习到比较系统的课程,这个优势是研究所没有的。他建议研一的学生,“选课要考虑将来从事的研究方向,最好还能了解一些研究组的工作”。
 
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从事的是半导体激光器研究,基础理论不是非常深奥,但知识面要广。”他的博士生林建东也表示:“假如当初就对我们研究所有些了解,并且和所里的师兄联系好,来了之后就不会那么迷茫。”
 
在培养学生这方面,黄永箴研究员一直都很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他指着身边的一沓论文说:“有时我面试新生,就把已有的博士论文或硕士论文拿一本给他看,不管他能否看懂,让他有空就随便翻翻、看一看。”
 
“大方向把关,小方向引导”是黄永箴研究员培养学生的特色。“对于某一研究方向,学生如果了解不多,兴冲冲地以为是创新,实际上已经有人做过了。导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握方向。”另外,他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也让林建东深有体会:“有些人适合做理论,黄老师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做理论,有些人喜欢做实验,就让他们去做实验。”
 
挖掘学生潜质,把握“自由度”
 
林建东用了两个“非常支持”来描述他的导师:“黄老师在科研方面给我们很大的空间,不仅做实验方面‘非常支持’我们,而且我们有了新的想法也‘非常支持’我们去做。”
 
这样一来,在科研的过程中,学生就变被动为主动,不至于被老师的想法牵着鼻子走。林建东举了他身边的例子,“我们以前的师兄国伟华、陈沁等,老师都给了他们很大的空间,他们做得很好,都获得了院优秀博士论文。陈沁还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样的论文,全国每年只有100篇,整个中科院学生中每年大概有10~20篇入选。
 
在学生选题的过程中,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几个学生做同一个方向,另一种是每个学生都做不同的方向。“前者的优势是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几个人做一个课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激励,还有一点点竞争。此外整个课题还能有很好的传承,不会说一个人做完后走了,下一个人再做又要从头学起。”
 
他尝试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去年毕业的两个博士做的都是微腔激光器,我让他们做不同结构。一个我给他限制一个结构,另一个没有那么严的限制,这样就不会让他们重叠得太厉害,同时不会有太大的竞争,最后两个人做得还不错,都获得了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科研与育人“两手都要硬”
 
说起半导体激光器这个研究方向,黄永箴和它已是“老相识”了。早在1983年在北京大学时,他就接触到了半导体激光。之后硕士、博士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从最初接触到现在已是整整27年。
 
“在半导体微腔激光器的研究上,我们走了一条自己的路,包括理论分析和器件研制。下一步我们希望能把器件研制与实际应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多年的专注使得他的微腔激光器研究成果连续入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评选的2008、2009和2010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黄永箴把做科研与育人融合到一起,强调“两手都要硬”。
 
“从我们课题的研究来讲,希望他们能做出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还希望做的东西有应用价值。虽然现在没用,可是发展下去是有用的,就是说这个课题具有发展前途。”
 
导师之所以被称为导师,其意义就在于“导”。按照黄永箴研究员的解释,“导”就是帮助学生把握方向,并且给学生以引导。他幽默地说,实际上有时还要帮助学生验算,因为非常简单的数据他们也会出错。
 
导师的专注使学生对科研工作也非常投入。给记者解释半导体微腔激光器时,林建东显得非常专业,“现在研究的热点是把腔做到和光波长相近的模式,这样就会出现非常好的现象——阈值很低,模式体积很小,相当于把器件集成,应用于未来的光互连领域”。
 
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得黄永箴尤为重视学生培养的质量,他所培养的博士获得一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次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和五次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井艳丽 李伟,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记者团)
 
《科学时报》 (2011-07-26 A2 综合)
责任编辑:井艳丽 李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