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分院院长叶朝辉院士为武汉教育基地研究生作报告

  • 34
  • 创建于 2004-03-30
  • 1311
  3月26日下午,武汉分院院长叶朝辉院士为武汉教育基地研究生作了一场题为“核磁共振成像——解读2003年诺贝尔化学/医学奖”的报告,教育基地偌大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华中科技大学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也专程前来听取报告。   叶朝辉院士早年曾参加我国第一台"光抽运铷原子钟"研究方案的论证工作,这项高科技成果在我国自行研制的潜艇上发挥重要作用,被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授予重大成果奖。时隔不久,又在国内率先倡导并开创了"光抽运铷微波激射器"研究,这一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回国后,他接连取得了“魔角旋转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世界上频率最高的动态核极化谱仪-80兆电子-核双共振谱仪”等多项重大成果。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通过适当的电磁波照射放置在磁场中的物体,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从而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医学上把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以此获得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准确地跟踪患者体内的癌变情况,为更好地治疗癌症奠定基础。由于使用这种技术时不直接接触被诊断者的身体,因而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叶院士从医用诊断、功能成像、活体波谱、显微成像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研究,为大家解读了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课题“核磁共振成像”。他向研究生们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并联系生活,为大家讲解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生理、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叶院士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配以生动的事例,令在场的研究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即使是原本对这个课题知之甚少的人,也在听报告的过程中发现,核磁共振成像竟能渗透到生理、医学等领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大家也发现,越是尖端的科技,越是需要不同的交叉学科来支撑。   报告结束后,学生们不断提出问题,与叶院士展开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场报告不仅对核磁共振成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思维视角得到了拓宽;同时,也认识到了交叉学科在科研过程中的重要性。 (武汉教育基地 袁莹供稿)
责任编辑: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