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十二月九日,对大学精神别样的阐扬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5-12-14
-
2007
十二月九日,一个不平常的日子。
七十年前,北平的爱国青年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慷慨运动,抗日救国,捍卫民族大义。
七十年后,中科院的青年学子昂扬高歌,缅怀先烈,唱响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在大学精神的阐扬上描下重彩的一笔。
这一笔是传承中华爱国精神的一笔。
无法否认,七十年前那场运动的画面,已然逐渐离我们远去,先辈们的音容笑貌乃至运动的梗概经历,在当代青年的记忆中已经模糊迷离。但是同样无法否认,先辈们高举的爱国主义火炬仍然应该在中华大地的校园中传续绵延。
火炬的绵延需要添薪加火。这薪从校园文化、大学精神中来,这火自大学中来。当莘莘学子济济一堂,激昂歌声穿破夜空,整个科苑似乎又回到了那激动人心的七十年前。我们也许不再需要抛洒热血,但是我们仍会为集体落汗掉泪;我们也许不再经历战火硝烟,但是我们仍会为中国奋斗拼搏。
这一笔是展现学子动人风采的一笔。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藏龙卧虎。我们有着《science》、《nature》上的屡屡发文,有着排名榜首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同时我们也有着全国首个博士合唱团,有着北京高校比赛中斩金夺银的舞蹈家,有着全国大赛中收获佳绩的创业者……
校园文化似风,无处不在;似水,水滴石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代一代的传递,一年一年的发展,耳濡目染中我们的学校还将有更多的天籁音乐、灵韵舞蹈、非常文字、疯狂体育。
这一笔是研究生院校园发展的一笔。
校友会时,老三届的校友曾经深情回忆起食堂里的半份红烧肉,冬日严寒下的透风木板房,而今我们身处的是宽敞明亮的大方礼堂,站立的是设备齐全的现代舞台,同时我们还有着灯火阑珊处的温暖公寓,怡然清风中的巍巍红楼。
正如邓勇书记所说,我们的研究生院总是在向前发展。今天我们是有着100个研究所、300个院士支撑的中国规模最大的研究生院,明天我们将力争成为国际知名、亚洲一流的现代化人才培养基地。我们的学校中将不只有像样的礼堂、像样的游泳馆,我们将拥有的是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家。
十二月九日,我们回望历史,热血沸腾;
十二月九日,我们歌唱祖国,心情澎湃;
十二月九日,我们展望未来,斗志昂扬。
(本文作者:魏沛,人文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记者团记者)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