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稳定规模 提高质量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

  • 创建于 2006-12-20
  • 1523
当今世界,人才是竞争的核心,是发展的关键。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在一个受制于人口、资源和环境多重压力的国情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造就、凝聚并使用好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当代科技发展的进程表明,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已经成为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和重要参与者,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于1998年率先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几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在已经进入“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院不仅要创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 路甬祥院长今年4月9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的演讲,已经向大家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科学院也是我国高级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充分发挥我院体制、生源与师资、研发规模与水平,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等优势,在创新教育和培育造就创新人才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改革,大胆探索,发挥先导与示范的作用。”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研究生院第一次工作会议,就是要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和制度建设,共同研究确定未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行动策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改革实际存在的影响高级人才培养的思想、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弊端,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实现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有力的政策支撑保障。 一、当前国际、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已经从军事对峙转向了经济、技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通过研究生教育来培育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了各国提升本国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着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研究生院制度已成为规模化研究生教育的组织保证。各国逐渐采纳的研究生院制度,摒弃师徒式、讲座式的单一培养模式,营造规模较大的学院式培养人才模式,形成信息来源广泛、高层次人才群体聚集,为交融互惠的人才培养优势的发挥,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平台,解决了集中交融和有序管理的问题。 其二,多元化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各国研究生教育从宏观结构到微观运行,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教育机构、学位类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筹资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不断创新的多元模式。在学位类型方面,还建立了学术型(科学)学位和专业型(职业)学位并行的学位制度。 其三,国际化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也促进了教师学生来往的国际性流动,形成了跨国办学的模式,出现了国际教育资源共享的趋势。发达国家凭借整体领先优势和优质科教条件,在世界范围争夺优秀人才,教育对外扩张的层次上移,并不断形成向我国渗透的态势,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日显加剧。 其四,“科研-教学-学习”的对立统一,成为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源于19世纪初期倡导“通过科学进行教育”的“洪堡原则”,这一原则至今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体现在以研究型大学、学院型大学、研究生院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等形式来培养研究生。并且,教育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科研在于创造社会需要的成果,学习在于获取适应未来的知识与能力。促进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是各国研究生教育共同面对的课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本世纪的头20年同样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把我国建设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优质的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将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广泛的人才基础。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正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与挑战: 其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将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从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2005年已经达到21%。与此相对应,研究生注册率也不断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相当的发展规模空间。但是,本科的通识化教育使得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验技能相对下降,这又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二,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略有错位。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曾经一直定位于培养高校师资和高级科研人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科技企业、服务业、政府部门等非传统的学术性岗位,已经形成对研究生教育的巨大需求。研究生教育如果不能兼顾学术型和非学术型岗位的多重需求,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组织形式、质量标准,毕业研究生将会出现不充分就业、甚至失业,或者学用不一的浪费使用。 其三,发达国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出严峻挑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处于全球性的竞争格局之中。通过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课程、扩大留学生规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观念、能够适应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的学生,是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所面临的挑战。 其四,“提高质量、稳定规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决策。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不久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提高质量、稳定规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近年我院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回顾 2000年6月,中科院首次教育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围绕“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示成就,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教育,努力构建我院教育工作新体系”的主题,针对我院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会议进行了认真的研讨。会议同时提出了,要建设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形成具有我国和我院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并明确了我院此后10年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 2000年12月2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同意调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权管理体制及更名的批复》,同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并作为单独设置的学位授予单位,从2001年9月起正式实施统一的学位授予工作。中国科学院5个学部和当时作为学位授予单位的各研究所,不再作为独立的学位授予单位行使学位授予权,这些单位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部归入更名组建的新研究生院。 2001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揭牌。新研究生院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教育事业法人,对除中国科大以外的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实施执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并在坚持“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以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博士生培养为中心任务的办学实体,逐步建立起以北京为主体、覆盖全国的网络式研究生教育体系。 此后几年里,院人教局根据院党组的决定,把招生录取、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培养管理、学位授予、毕业派遣等研究生教育的一系列管理职能,以及教育基地的指导与管理职能、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的职能,逐步转移到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按照“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在各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 去年下半年,我院成立了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组,我作为组长,传杰同志作常务副组长,由院相关职能局、研究生院、部分教育基地和研究所、中国科大的部分负责同志参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组形成了《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向院党组扩大会作了汇报。院党组认为,中国科学院不仅应在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也应在创新教育、培育造就创新人才方面发挥先导与示范作用。 今年4月份,院长办公会议听取了研究生院《关于我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汇报》,原则批准了汇报中提出的改革发展思路、方向与措施。并要求研究生院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对除中国科大以外全院研究生教育网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同时要求研究生院要充分发挥我院的科教优势,坚持科教融合与创新教育,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成为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发挥先导与示范作用。 应该说,六年前上海会议确定的构建新体系的任务,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在不久前颁布的《中国科学院章程》中,也对此有所体现。甬祥院长评价说,“总体上看,科学院已经形成了'一院一校’的教育体系。这是科学院要长期坚持的。国际同类研究机构对我们这样的培养体制都比较赞赏,有的还表示很羡慕。” 三、五年来我院研究生教育主要成就 院党组为研究生院制订的“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应该说,这几年全院上下基本上都经历了从不熟悉、不理解,到较熟悉、较理解,再到希望研究生院真正担当起全院研究生教育管理重任、各培养单位共同办好新研究生院,大家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思想认识上的转变,正在转化为行动上的跨越。 5年来,我们依靠着国内最大规模的国家科研机构、最雄厚的科学研究队伍、最高水平的导师力量、最优良的科研设施设备、最丰富的研究项目、最强实力的学科专业、最众多的培养单位(研究所),举办最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经过研究生院和各培养单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可贵的成就和进步。 一是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整体纳入了国家教育事业的法理体系。研究生院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更名组建,确立了我院研究生教育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坚实的法理地位,减少了局部性、临时性政策的干扰和限制。几年来,研究生院在各培养单位支持配合下,取得了多项有利的教育政策资源,我院研究生教育整体的外部环境大为改善,社会声誉大幅度提升。 我们大家都记得,在2000年以前,任何一个研究所要增加新的学科点,必须向两年一度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申报。现在不同了,依据研究生院的教育法理地位,全院的学科资源实现了共享,也为知识创新工程的学科调整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再举个例子,研究生院的同志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批复,多次与有关部门协商,最终使得在北京学习生活的学生中,有1.2万名纳入了北京市的公费医疗体系,为相关研究所解决了后顾之忧。还有,第一批880名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因为在研究生院长期开课任教,经批准获得了国家正式的教师资格证书。 二是在学规模实现突破,学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基本满足发展需求。研究生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生力军,是我院流动队伍的规模主体。没有足够数量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我们的知识创新工程将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自2001年开始,研究生院根据院党组的决策,动员各培养单位抓住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实现了连续4年招生规模以平均22%的快速增长。今年录取研究生1.1万余人,这比研究生院更名成立以前翻了一番还多。目前,研究生院在读学生达到3.1万,其中博士生超过一半,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以博士生培养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自2001年9月起,国家批准新增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6个;另在12个一级学科领域内由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自主设置了2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满足了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需求。并在人文、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突破,获得了工程硕士以及MBA等专业学位的授权。目前,在研究生院名下的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达26个,博士授权学科专业达到137个,硕士授权学科专业达到153个。在理工科领域,研究生院成为全国博士一级学科授权数最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 据统计,几年来由研究生院行使教育法理职能的自行审批,全院有81个培养单位新增了学科培养点,18个培养单位设置了二级学科,14个培养单位(包括4个新建单位)新增了博士培养点。新疆、云南等地区的研究所,实现了博士点的零突破;像宁波材料所、广州健康院这样的新建研究单元,在研究生院的支持下,在筹建的同时就开始招收研究生。如果没有以研究生院更名重组为标志的体制改革,就不可能获得统一的教育法理地位和职能,要实现这些变化也是不可能的。 三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培养质量逐年提升。几年来,按照“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研究生院设立了覆盖各培养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机构,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以及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适应网络式分布结构的“两级管理,所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规范了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与评估、学生奖惩、学位授予等研究生培养的诸多环节,初步建立起淘汰机制和激励机制,奠定了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基础。 在路甬祥院长的倡导下,研究生院开发并初步实施了覆盖各培养单位的TRP(Teaching Resource Planning)教育管理系统,加强了教育业务系统的有机衔接和便捷沟通,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有效管理、共享教育资源,搭建了必要的网络平台。 研究生院领导班子集成院内外的资源,先后组建了12个学院,聘请了郑必坚、徐冠华、陈佳洱、朱道本、栾恩杰、秦大河等一批知名学者担任院长。前不久,研究生院在原数学系的基础上,同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了数学科学学院,聘请了郭雷院士担任院长。这是深入贯彻“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一项重要尝试。 几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集中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从2001年起,依靠各培养单位,组织完成了课程设置,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研究生基础教学的课程供应量不断增加,目前每学年开设的课程达到近千门,是“三统一、四结合”前341门的近3倍;另外,实施了学期设置的改革,增设了强化交叉与前沿、汇聚国内外大家名流的夏季学期;组织了“李政道讲座”、“数学暑期学校”、“物理博士论坛”等学术活动,声名远扬。与此同时,上海生科院开设的“细胞生物学”等课程荟萃海内外专家,形成了同行的国际影响。 据我所知,包括在座的许多所长和导师在内,我们还形成了一支常年坚持为研究生讲授基础课程的教学队伍。正是这样一支由一线的优秀科技人员大量参与组成的教师队伍,逐步提高了研究生集中教学的质量,为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了必要的教学基础。 我院研究生在直接参与知识创新的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得益于研究所的深厚积累,受教于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使得总体培养质量一直位于全国的前列。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研究生院名下共有19篇获奖;从1999年至今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评选出786篇,我院除科大外,研究生院所属各培养单位共有126篇博士论文入选。 四是在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了全面素质教育。研究生教育,本质上就应该是创新教育;推动创新教育,我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具备条件并不等同于有现实成就;学生参加了科研实践,也并不等同于严格意义的创新教育。因此,我们还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路甬祥院长为研究生院题写了“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昭示着我院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有渊博的学识、远大的志向、求是的精神、健全的人格。这个校训,也凝炼了全院数万师生的办学理念和治学追求。 根据路甬祥院长倡议而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至今已举办了47场报告,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化、经济、历史、社会、外交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好评。集中教学园区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系列活动,武汉教育基地的“小洪山论坛”,沈阳自动化所的“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创新文化学习活动”等等,都非常有特色,吸引了全院师生积极参与。可以说,有利于创新教育和研究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正在全院逐渐形成。 五是研究生教育品牌逐步确立,国际交流合作全面展开。研究生院更名成立以后,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几年来,在国务院学位办统一组织的几次学科评审和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2003年起,在多个社会评估机构发布的中国研究生院排名榜中,研究生院都获得理科第1名、工科第2名,综合第1名的排名次。这些,说明我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国内对大学排名的方式和方法,也还存在一些争议。 自2002年起,为便于各培养单位招收境外学生,研究生院全面推动开展了留学生工作,制定了符合国家要求的管理制度,并从各方面争取到一些留学生奖学金。目前,共有来自17个国家的102名留学生在30多个培养单位攻读学位,其中86名为博士生。就理工类而言,我院博士学位留学生人数在全国最多。 同时,研究生院与各国著名高校间的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也得到了加强,日趋频繁。比如,不久前在北京集中教学园区成功举办的国际学生论坛,中、日、澳、美四国100余名学生参加,在我院生命科学领域里就有23个研究所的博士生参与了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一个教育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和知名度,也在不断加大和提升。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积极适应国家需求”,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方针;“科研与教育紧密结合”,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优势;“两段式培养”,是切合中国科学院实际的有效模式;“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是促进我们事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两级管理、所为基础”,是网络分布结构的必然选择;“以博士生培养为主”,是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发挥我院优势的合理结构。 实践证明,院党组按“三统一、四结合”原则更名组建新研究生院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及时的;全院上下几年来的实践,是富有成效的。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院党组的正确领导、研究生院的有力协调、各培养单位的全面支持,更得益于全院各级领导和全院涉及教育工作全体同志们的共同努力。 四、未来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体制创新和成功实践,适应了“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促进科技创新”的规律,满足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对人才队伍合理结构及适度规模的需求,形成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上升态势。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家发展对高级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相比,与我院确定的战略目标相比,我院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第一,科研与教育的有机协调问题凸现。在一些单位和导师中,存在着“用人”重于“育人”的现象,只关注成果产出而忽视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存在学生“职工化”倾向,角色淡化,求学与谋生错位,每年数亿元的教育投入效率和满意度不高。针对学生固有特点和需求实际,不少培养单位还没有建立起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体系,组织保证和工作机制尚待加强。 第二,缺乏对教育发展战略、发展规律的系统深入研究,尚未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协同发展的体制与机制,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也就是说,从整体战略,到政策机制、组织实施,都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第三,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尚未完全转移到以提高培养质量、提高创新能力的主线上来,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学科动态调整,尚不能完全适应我院科技创新和国家对高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第四,研究生集中教学课程供应数量,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在化学、生物、物理、信息等学科专业,研究生基础实验训练明显不足;课程质量的评估、品牌课程的建设、讲课教师的动态调整,仍需进一步完善。 第五,面对我国不断加快的教育法制化进程,有的单位和导师“依法办学”的观念仍旧薄弱;各培养环节的建章立制仍显薄弱,依章行事、照章管理仍需加强。 第六,缺乏对教育管理的规范要求及考评,各培养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各行其是,教育管理干部身兼数职、疲于应付,已经普遍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第七,目前我院还缺乏指导研究生就业的恰当的体制和机制,对研究生就业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走向,是我们研究生教育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又关系到我们后续高质量生源的吸引力,还直接关系到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社会声誉。 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根据中国科学院未来5至15年的总体战略部署,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我院高水平科研带动高水平教育、高水平教育促进高水平科研的优势,将人才培养作为知识创新工程中的重要工作予以重视,完善教育网络体系;健全教育体制与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博士生培养为重点,为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研究生院全日制在学研究生保持在3.5万人左右的规模;建立起有效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质量居全国前列,若干学科的培养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与加强我院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优势,适当发展有特色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等应用学科的发展,积极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培养国家急需的理工结合高级复合型人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怀柔新园区建设并投入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层面上,我们需要采取下列举措: 一是加强战略研究。充分把握世界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趋势,服务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战略需求,持续深入地开展教育战略研究,明确我院教育发展目标和战略构想,制定教育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强化原则指导和动态管理。 二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各级党组织及行政领导班子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全院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明确人事教育局、研究生院、分院、教育基地、各研究所的教育事权,完善规划制订、执行实施、资源配置、评审评估等相对分离的宏观管理体系,使各个环节之间既分工又协作。 三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通过资源配置、评价导向等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研究生院和各培养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形成多元互补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吸纳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国内外教育合作的统一主体。 四是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发展重点、学科特点、地域特点,统筹院教育资源的配置,明确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当量;顺应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改革,探索建立我院研究生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教育成本中的院部、研究生院、研究所,以及课题组、导师的成本分担;适度增加教育管理及支撑的岗位,加强必要的人力资源投入。 五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完善以衡量培养质量,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导师、管理人员以及培养单位教育绩效评价体系与奖励制度;建立导师信用制度。 五、未来几年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点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研究生院是由一百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共治、共享”的、拥有几万余名师生的新研究生院。在未来几年内,要按照“更新观念、规范管理、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工作思路,切实把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完善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下面,我将围绕更新观念、规范管理、优化配置这三个方面,就带有全局性的工作重点,作一些简要的评述。 首先,是在更新观念方面。观念的更新涉及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诸多内容,是促进我院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转变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才能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创新人才。 我们的教育发展,要切实地以“创新教育”为行动指南,不仅要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外在要求,以及我院知识创新的内在需求,还要通过理念、观念、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 我们的培养目标,要从一元化转变到多元化。我院的学生将来90%以上要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既要为我院知识创新工程培养生力军,也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进步,培养高级人才后备军;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的制度构建,要从原来有利于教育者和管理者,转变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强调造就人才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作用;要立足我院实际,遵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国家教育法规范围内,积极推进招生、学籍、课程、培养和学位等方面的制度创新;要把行政推动转变为机制牵引,使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合作中能够实现互惠互利。 我们的师资建设,要继续完善“三元”的师资结构,重点引导研究人员完成由“探索自然”向兼顾“教书育人”的角色转变;要强化指导教师、任课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育人”意识,强化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加强集中教学中来自研究所的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形成自身特色。 我们的培养方式,要进一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主动性;要把严格的环节管理,与倡导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增加互动研讨和专题讨论的活动及课程比例,注重学生分析和论证水平的提高;教学方式上,要由标准化、灌输式,向启发式、互动式转变;支持创新、鼓励创造,要成为培养方式转变的根本追求。 我们的教育管理,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把爱国、守法、诚信、敬业为核心的理想信念道德教育,贯穿到各类课程和各培养环节中;把积极支持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积极支持学生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把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并顺利走向社会,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其次,是在规范管理方面。要按照国家教育职能部门的规范要求,建立起更加严格的培养、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明确统一的质量要求、品牌要求、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全院与各所、规范要求与多元创新的关系。 要继续推进培养模式与体制的改革,坚持并完善具有我院特色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在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的学习阶段,要加强扩展知识和技能基础,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开阔学术眼界;回所后的科学训练和学位论文研究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在坚持学术型学位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开展专业型、应用型学位的培养工作。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招考制度、培养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当前培养模式与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就是要提高质量。等怀柔新园区的教学生活设施建成之后,届时可能会考虑有计划地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但仍然是要结合推动培养模式与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并加大对硕转博的筛选和资格考核的难度,使博士学位研究生中硕博连读生的比重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目的仍然是全面促进质量的提高。 要建立开放型的教师队伍。选聘研究所优秀科研人员弥补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建立起专任教师、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相衔接的,既合理流动又分工合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鼓励院士和有突出成就的科研人员走上讲台,让学生能够直接受益于科学大师和前沿专家。要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专任教师进入研究所联合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一线教员自身的科研水平,有助于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 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院应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聘任、培训、考核等环节中,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统一的动态管理;各培养单位应将科研人员承担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指标。要继续坚持并进一步规范导师上岗培训制度,建立导师备案和注册制度,建立导师信用制度。打破导师终身制,加强导师团队建设,积极推动导师与研究生的双向再选择。 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生院应对教育管理岗位的任职条件、能力要求、考核标准提出指导意见,并加强对教育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和业务指导,有效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各培养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聘用和考核制度,并对教育管理干部的岗位设置和待遇予以切实保障。 第三,是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我们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根据我院创新要求和教育特点,统一协调全院教育资源的配置;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培育出更多更杰出的人才。同时,加强对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弥补部分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 整合教育资源、集中投入、提高效益,要成为我们考虑问题、谋求发展的一个基本点。院里已经下决心支持研究生院建设教学实验室,在集中教学阶段,改善学生基础实验技能训练的设施条件。研究生院怀柔新园区的建设,已写入了院中长期规划,这是我院建院以来最大的基本建设项目。新园区建成后,将让来自不同高校的同学们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保障,并致力形成有特色的良好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 规范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奖助学金体系,加大对提高质量的激励引导。研究生院要牵头探索建立我院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研究生“三助”制度;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把奖学金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科研实践、创新贡献、行为操守等要素紧密挂钩;要根据我院实际,研究制定统一规则,将研究所目前发放的各种津贴、补助规范到统一的奖助学金体系当中来,既要避免在学生、导师或团队之间相互攀比,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发奋学习、投身创新的积极性。 着力建立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建立导师和培养单位的信用制度。要按年度定期公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信息年报》,客观反映各培养单位生源状况、导师队伍、培养能力、培养质量、管理水平、地域差异、就业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评估结果将作为招生指标调剂、学位点增设、教育经费下拨的重要依据,并与研究所的整体评估相挂钩。要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加强在研究生招生、考试、培养等各个环节的纪律监督,建立导师和培养单位的信用制度。 按照“普遍核减、动态调整”原则,今年起开始对招生指标配置进行优化调整。两年前,院党组对研究生院提出了 “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要求,这是我们发展的战略定位。当然,创新三期的新建研究单元(所),需要新增一定体量的研究生招生指标支持;创新三期的新增创新岗位,使各所对研究生的培养规模需求进一步加大。同时,我院招生规模需求与国家批准的计划指标,缺口越来越大,尤其是博士招生指标已难于获得批准增加。因此,本月初的中科院院长办公会议决定,按照“普遍核减、动态调整”对原有各研究所的博士招生指标进行优化配置调整,并原则批准了研究生院拟定的实施方案,请同志们从全局出发给予积极配合。 同志们,培育一流创新人才,是中国科学院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我院拥有全中国规模最大的研究生群体,在今后的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当中无疑将会成长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分子,他们当中无疑将会成长出一大批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骨干,在他们身上寄托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让这些同学们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科学研究增长创新能力,更要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在亿万人民的事业中施展才华,实现远大抱负。 我们一定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的高度,来认识我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知识创新三期工程的伟大实践中,全面贯彻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努力、顽强拼搏、扎实苦干,为培养和造就一流科技创新人才而努力奋斗! (本文是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白春礼 200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