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汇聚香山会议  探讨国家创新体系中研究开发资源的优化配置

  • 48
  • 创建于 2004-07-10
  • 1296
  企业技术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如何增强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和优化研究开发的资源配置,如何尽快地在我国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一条研究开发成果商品业化、产业化并能持续发挥作用的纽带,是当前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一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4年7月6-7日,主题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研究开发(R&D)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问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33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路甬祥院士、徐匡迪院士、徐冠华院士、杨柏龄教授和周寄中教授受聘为会议执行主席,来自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管理专家和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R&D资源配置”、“以市场机制配置R&D资源,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在配置R&D资源中的“产学政(府)”的紧密合作”是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周寄中教授作题为《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培育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题评述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资源,无论是其财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是当今最稀缺因而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都把优化配置R&D资源作为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大计。如何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这条价值链中高效地配置资源,涉及到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包括企业、R&D机构、大学和政府在R&D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角色,国家创新体系在R&D资源配置中的框架功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资源配置要求以及增强R&D机构、大学作为原始创新基地的实力等。周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在和外在压力;构建了测度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增强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若干建议。并着重指出,增加R&D的投入,以增强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杨柏龄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提出:国立研究机构、研究型高校以及高技术企业的研发部门是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产业化则是高技术研发的归宿和落脚点,也是高技术研发水平的标志之一。目前高技术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科学家办企业,成果产权主体和公司控制权主体产权不恰当统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股权社会化。杨柏龄认为股权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大学、科研机构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在积极推动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同时,完善技术股权退出和套现机制,主动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共同参股的多元主体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总裁杜国盛、中国普天副总裁陶永强、科技部政体司司长张景安、美国百人会执行长曾宪章、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院长姜家齐等与会专家分别以“提升燕山石化的技术竞争力”、“从TD-SCDMA产业分析国家在研发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关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战略思考”、“提升R&D投入,创建创新体系” 等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上述报告引发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并提出了促进R&D资源配置优化的多种建议。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董事长谢企华、燕山石化总公司总裁杜国盛、华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常幸、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华为公司首席技术官张爱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绍刚等企业管理专家和学者在发言中提出:国有大中型龙头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发挥其联系广泛、规模效益显著的领头作用;建议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独资合办的形式促进应用技术开发,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创新、移植和应用,打造技术创新的旗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导型主体,是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载体,面对入世后日益加剧的国家市场,我国企业应该强化通过提高技术竞争力来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和技能。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应该注重高科技开发研究和孵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政府、大学、企业等主体的多层次联合。   此次会议,国内管理专家、企业高层领导与学术专家聚集一堂,在宽松的氛围中围绕如何增强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研究开发资源配置问题和寻找其解决方案等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共同促进能够在中国持续发挥作用的、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产学政”链条的搭建。与会专家认为,“产学政”三方面的专家学者经常会聚一起,共同交流、研讨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和优化研究开发的资源配置等问题十分必要;当前,建设好研究开发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并且能持续起作用的纽带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急迫。   会议认为:应加速推进创新技术成果资本化进程,发挥创新技术在企业并购、重组和债务重整中的纽带作用,提升产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吸纳劳动力要素的能力,统筹技术创新和积极就业政策之间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 (管理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