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在交流中创新 “2006国际学生论坛”圆满结束

  • 国际合作处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07-05
  • 4496
     【新闻网讯 记者周询】6月30日上午8:30,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共53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生共同参与的“2006国际学生论坛”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隆重开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副校长Don Leuenberger、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Andrew Smith、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所长Yamamoto Tadashi、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应邀出席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主持。 陈副院长致开幕辞,随后,各国代表团团长相继做了发言。他们都对本次论坛寄予了良好的祝愿。

    陈副院长说,2006国际学生论坛是研究生院今年外事活动的一件大事,中外学生的交流可以促进创新精神和良好学术环境的形成。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副校长Don Leuenberger教授说,科学工作者往往使用共同的语言,对科研拥有共同的情感,相互交流必将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Andrew Smith说,“国际学生论坛”对于青年学生——未来的科学家来说是一场精彩的盛会,他祝贺在座的各国学生代表成功通过层层选拔、竞赛,最终实现了梦想,来到了中科院研究生院。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所长Yamamoto Tadashi教授说,学生论坛在增进中日学术交流的同时,还极大促进了两国学生的友谊。非常荣幸今年的论坛吸引了美、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加入,论坛更加国际化,为未来科技交流与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教授代表中科院研究生导师做了发言。他以SARS为例,说明全球化进程加深的同时也加重了各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因此,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是人类摆脱灾难、寻求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国际学生论坛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台。

    “2006国际学生论坛”是从去年“中日学生论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由双边发展到多边。在开幕式后的3天时间里,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学生与来自京内外的中科院相关培养单位共约100名研究生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6月30日上午9:40,论坛正式开始。所有与会同学分成两组,分赴研究生院玉泉校区的两个会场,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报告向到会的同行们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交流。据悉,日本的研究生分别来自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的干细胞治疗实验室、分子遗传病理免疫学实验室、癌症生物学部、生物化学实验室等,研究领域几乎囊括了医学生物比较重要的领域。另外,还有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部、药理学及实验神经科学部、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部的同学,以及澳大利亚Wollongong、RMIT等大学的同学。而中国科学院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个培养单位,包括植物所、动物所、生物物理所、水生生物所、微生物所、遗传及发育研究所等的同学,他们在对动植物遗传培育研究、病毒防治分析、人类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作了报告。

    来自日本东京大学医学基因组学部肿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的博士一年级学生Aya Misawa第一个作了报告。她报告的内容是关于一种导致人类白血病的逆转录病毒的研究。上午在两个会场共进行了12场报告。下午,参加国际学生论坛的同学们一同参观了生物物理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物理所所长助理何士刚用流畅的英文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介绍了该所概况。同学们依次参观了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晶体生长实验室、结构病毒学与免疫学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与东京大学的生物分子合作实验室等。来自各国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并对生物物理所的实验设备以及工作情况称赞不已。

    7月1日是论坛的第二天,也是报告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里,与会人员的报告和讨论更加精彩纷呈。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的尹隽同学作的关于对鲤鱼的CagMdkb蛋白的基因的克隆以及鉴定等实验的情况,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尹隽同学在报告中引用了大量图片,她的研究方法也颇具特色,她对同学提问的详细回答和她与同学们的热情讨论给到会同学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来自澳大利亚RMIT大学的Treistan Coram同学作的对一种在发展中国家广泛种植的农作物鸡豌豆(鹰嘴豆)的一种抗真菌病基因的检测方法,使用了基因芯片的检测方法。Coram同学首先介绍了他所在实验室的情况,随后介绍了鸡豌豆在世界各地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种植情况以及他和同事对鸡豌豆抗病性研究的进展情况。最后他还对基因芯片对中草药的基因型的检测作了展望。Coram同学准备充分,介绍详细,博得了大家一致好评。

    尤为精彩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硕博二年级的冯友军同学作的报告。报告内容是关于由猪链球杆菌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症的情况。由猪链球杆菌引起的一系列人的疾病,包括多种发病类型如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2005年在中国发生的猪链球杆菌疫情引起了主要是2种发病类型,一种是由猪链球杆菌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症、另一种是脑膜炎,前者占了97.4%的比例,冯友军同学的研究就是对链球杆菌致病的检测以及其致病的特征。到会的很多同学都对他的工作有极大的兴趣,大家纷纷提问讨论,场面非常的热烈。

    在第二天报告全部结束后,与会专家评出了各个国家的最佳演讲奖以及一个特别奖——The best & the most unforgettable presentation. 来自日本的Kurashima Yosuke、澳大利亚的Amy Wyatt、美国的Hadley sharp以及中国的郝洪涛同学分别获得了各国的最佳演讲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冯友军摘走了The best & the most unforgettable presentation的桂冠。获奖学生纷纷向主办方表示感谢,感谢主办方带给大家一个十分难得的交流机会,更感谢主办方这几天来精心筹划的活动带给同学们难忘的欢声与笑语。

    当天晚上,“激情夏日——青春学子校园音乐演唱会”大型露天晚会隆重登场,各国学子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绎凡、九点半、古典三个乐队一道,与千余名中科院同学们在一起尽情狂欢。 当年轻的九点半乐队登场时,热烈的气氛使得参加国际学生论坛的中、日、美、澳四国学生激动起来,按耐不住与科苑学子共舞同唱,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走下台来时,这些友人依然手舞足蹈,后来直接在舞台前手拉手跳起了舞蹈。欢快的笑语,醉人的音乐笼罩着整个演出会场,不但增进了各国学子之间的友谊,更展现了未来的科学工作者的艺术风采。

    论坛的第三天,国际合作处组织各国与会同学去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游览,随后在富北京特色的王府井商业街购物。各国学子在这里度过了三天难忘的北京之行。美、日、澳3方校方均认为这是一次组织非常成功的学生论坛,他们也都表达了愿意承办下一届论坛的强烈愿望。刚刚回到自己的国家,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的Aya Misawa同学为日方的领队和组织者给主办方发来了感谢信,感谢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这个论坛给他们带来了这么一个非常好的和不同背景的同学们的交流的机会,并且感谢主办方精心细致的安排,让他们终身难忘。

    此届论坛自筹划以来就得到了研究生院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研究生院国际合作处的指导和带领下,经过会议讨论,早在2006年3月便成立了由研究生院学生会和京区各生物研究所共同组成的论坛会议筹备组。筹备组一成立,便紧锣密鼓地进行到会议筹备工作中。4月份就收集了论坛参与各方的相关材料并完成了分组讨论主持人的筛选工作。进入6月以来,各位工作人员更是严阵以待,在论坛开幕式闭幕式的安排、中方报告人的试讲、接送外方报告人、每组报告人幻灯片收集、国家实验室参观、长城参观、王府井购物等各方面等做了极其详细严密的部署,定期召开例会屡次确认相关事宜,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正是因为筹备组的精心工作,本次论坛才获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国内外师生的一致好评。(沈丹丹 方晨 陈曦亦对本文有贡献)
责任编辑:国际合作处 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