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举办第35期“建设与发展论坛” 秦伯益院士阐释文理交融多元并举

  • 文化建设委员会
  • 创建于 2005-03-23
  • 1986
     【新闻网讯 贾宝余报道】3月18日下午,研究生院举办第35期“建设与发展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秦伯益以“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为题,为大家阐释了社会、学科和个人等不同层面的文理交融与多元并举问题。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教授主持论坛,研究生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余翔林教授为秦伯益院士赠送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录》。研究生院副处,副高以上人员与会交流。

    秦伯益院士认为,在古代社会,文理结合是一种历史必然,其原因在于,古代社会知识积累有限,原本没有文科理科的区别,大学问家可以在多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如亚里士多德在哲、美、数、生、医等领域,沈括在天、数、地、医、植、政等领域,诺贝尔在电化、化工、炸药、机械、生、医、文学等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新的成就,他们往往精通一门,兼通它门;本业为主,旁及其它。

    “在现代社会,文理分立是发展的必要。” 秦伯益院士说,“十六七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席卷全球,自然科学越分越细,知识积累众多,分科教育的优势突出。但同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语言减少了,同学科之间共同语言也少了,社会知识总量越来越多,个人知识面越来越窄,科技发展没有解决人生的苦乐,人心的善恶,现代社会资源破坏、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贫富差别,甚至出现了核威胁和多种高技术恐怖事件。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解决现代社会的这些问题要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共同努力。”

    “面向未来,文理交融是社会进步的必需。今天已经从小科学时代过渡到大科学时代,和谐有序的社会应该文理多元并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执政理念的成熟,是理性的决定,是得来不易的。解放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即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和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科学发展观的转移,两次转移的最终结果,就是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实现和谐社会。”

    秦伯益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促进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两个方面谈了他对学科层面的交融与并举的看法。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科学、健康、丰富,同时催生了很多新的学科,如环境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等等。就医学而言,从20世纪上半叶的“生物-医学模式”到20世纪下半叶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中贯穿其中的是人文精神,对人的关怀,这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人文精神发展的真实例子。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导航、奠基和决定作用。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用对用错全在拿剑的人,科学的负面影响是因人文精神的欠缺,要靠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联姻合作才能解决,人文素质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科学技术的进步经常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没有市场,就没有技术;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科学中心的出现都伴随思想解放运动而产生,现代科学总是和民主政治同步发展的,一部科技发展史,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民主进程史

    对于个人层面的交融与并举,秦伯益院士认为,社会的共性要求公民有基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上2000多个行业,人才需要非常个性化,学校批量培养学生,无法做到个性教育,学校培养惟恐学生通不过考试,社会用人关心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时有脱节,学生求职不易,社会求才困难。面对这种实际,每个人最好要做到文理交融,并因势利导,合理定位,在大千世界中自然有适合我的位置。

    秦伯益院士最后说,新一届党中央和国务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矢志改革、奋发图强的决心和求真务实、亲民为民的作风为全国人民带来了无限希望。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涌现出一种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的人才格局。各类人才定能各得其所,施展才华,奋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而各尽其才。

    秦伯益院士是江苏无锡人,1932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疗系,1959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小儿科医学院药理系医学副博士学位。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毒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副所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西药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委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医药组评委,国家计委“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讯》等编委。长期致力于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取得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多次奖励。著有《新药评价概括》、《临床用药与新药的发现》、《漫说科教》等。
责任编辑:文化建设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