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发挥科学院创新教育优势,开展院地合作人才培养

  • 工程教育学院
  • 创建于 2006-11-03
  • 323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科学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作为科学院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研究生院不但在研究生培养和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依托科学院科研、教学和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院地合作。研究生院自2001年更名成立起,在五年的时间里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和科研等方面的院地合作,为国家、地方和行业急需的专门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培训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院地合作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部门、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定制培养所需研究生层次人才

    中科院多学科、网络式的研究生培养结构,在师资、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方面优势明显,研究生院在与地方、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中充分体现出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效率。

    1、根据国家高科技发展需求以及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需要,积极走出去,与有关单位开展合作,为其培养急需的、留得住的高级人才

    2002年3月,根据北京高科技民营企业多元电气集团的具体需求,由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后更名为工程教育为其举办了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收40名学员,开始探索院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随后,2003年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管理局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现代药剂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2004年,与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北京市发改委系统共招收20多人于2005年入学。

    这些特色的教学班都是学校和单位反复协商,根据实际需求又结合中科院研究生院在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优势开展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和社会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研究生院面向社会需求办学的品牌和形象。

    2、突出中科院项目管理优势,针对行业特点,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项目管理人才

    中国科学院是国内率先开展项目管理研究和教学的单位,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国内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奠定了我国项目管理学科的基础。通过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在项目管理学科知识体系、教育体系、典型案例、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培养了一批项目管理专才。2004年起,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始举办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并被推选为项目管理领域华北区招集单位。2006年研究生院成为首批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PMP)合作试点的八所院校之一。

    研究生院一直在积极探索与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模式,根据企业和具体项目管理的需求,整合教学和科研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企业更多的参与培养过程,参与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的组织、师资的选择、导师的配备、论文的指导等一系列工作,让企业更主动地与我们合作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程硕士人才。2004年与北京军区、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中港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共建和人才培养协议,进行定制化人才培养。

    2005年9月,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与北京建工集团第六建筑工程公司(简称:六建)合作举办项目管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六建共有48人参加学习。六建项目管理研究生班在2006年5月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PMP考试中,38名参加考试的同学中有33名同学一次取得IPMP C级证书;2006年7月,与北京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简称:五建)合作举办项目管理研究生课程班,五建共有50人参加学习;2006年9月,与北京建工集团合作举办项目管理研究生课程班 ,集团总承包部共有40人参加学习。形成了研究生院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在北京地区建筑行业的示范效应,为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行业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做出了实质的贡献。

    3、与北京军区合作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课程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研究生院2002年6月与北京军区签署合作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协议,首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班于2002年9月入学。工程教育学院共承担了2届军区班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共有学员70人。

    作为与北京军区军地共建、培养高水平未来军事人才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研究生院一直致力于为北京军区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些来自军营的学员,原先所学大都是军事指挥等专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研究生院紧密结合军区班学员的实际,制定了较为详尽、较为适宜的学习计划,聘任了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等资深教授上课,专门在学员宿舍区建了一个小型机房。经过学员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中,有60%多的同学一次顺利通过。为研究生院和北京军区赢得了荣誉。北京军区干部部李芳才副部长指出,北京军区选择与中科院研究生院合作办学,看好的就是研究生院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过两年的合作,研究生院在已有的两届学员的教学安排上,从课程设置到师资配备,从教材选用到教室设备的落实,从日常学习到后勤服务,都体现出高标准和优良品质。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自2004年继续为北京军区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信息化人才。2005年双方签订《军地共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协议》,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北京军区每年选送50余名科技领域骨干人才来中科院研究生院深造。作为军地共育新型军事人才协作区成员,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探索针对行业的人才培养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在课程上,针对学生来源的广泛性,通过补专业基础课、增强动手能力、严格要求基础、宽幅选课等方式保证课程学习有效性;在论文阶段采取提前沟通、提前准备、开设讨论课、不断扩大学生论文实践渠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强与北京军区沟通与共享资源的力度,引入军区科技专家参与到该班的教学与培养中来,并通过观摩作战基地等方式,使学生接触军区信息化一线的问题,确保人才培养与军区未来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相适应。

    4、与国内大学合作共建,为地方大学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互惠双赢的局面

    中科院研究生院非常重视与地方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在经常性的科研和学术交流的同时,发挥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与河南大学、山东大学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2005年年初,作为河南省和中科院省院共建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河南大学签署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河南大学关于联合建设河南大学研究生院的协议》。根据协议要求和河南大学的邀请,吕晓澎副院长率领研究生院院士、专家代表团一行10人于2005年3月中旬访问了河南大学,就河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代表团的院士、专家作了6场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2005年6月,河南省政府批准河南大学试办研究生院,河南大学聘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系主任、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霖院士为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名誉院长。双方互聘导师,在相关领域开展学术交流,河南大学还选派青年教师和学生来研究生院修读课程。目前,河南大学选派的20多名研究生正在研究生院数学学院、工程教育学院修读学位课程并在有关教师指导下开展论文和课题研究。

    2005年,为全面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探索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全面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和新内涵,研究生院与山东大学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全面合作,合作内容涵盖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包括:双方互聘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实现教师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并互荐优秀青年人才;互派青年教师到对方进修和访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重点学科、领域的合作研究;联合申报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科研课题;加强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等。各项工作均在顺利进行中

    研究生院通过相关学院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在院地合作和院军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专业人才方面积累了实际经验和资源,为科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研究生院也在与地方大学的合作中扩大了影响,拓宽了合作领域。

    二、推广体现中科院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优势的特色培训和服务

    培训是企事业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培训工作始终坚持研究生院优秀的教育品牌和教育资源优势,面向社会需求,以在职人员的职业发展为导向,为社会各界提供管理、职业技术和岗位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几年来,研究生院培训中心以高层管理培训和应用技能培训为重点,创建和强化研究生院在培训领域的品牌。

    1、突出技术创新、技术管理开展高层管理培训

    研究生院高层管理培训在实施过程中,在成功举办中科院所级领导EMBA课程研修班、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EMBA课程研修班的同时逐步形成以面向行业定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攻的培训思路。先后举办了技术创新EMBA课程研修班、金融管理(国家开发银行)EMBA课程研修班、技术管理EMBA研修班、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企业内部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物美集团EMBA研修班、海星集团EMBA研修班、雅虎中国网络营销高级研修班)、中港集团高级项目经理培训、北京市人事局项目管理短训等,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高层管理培训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合作单位的高度评价。例如:

    截止目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训中心先后为国家开发银行举办了两期EMBA研修班,参与学习的230位学员均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中局级领导56位。在承办项目的过程中,培训中心在重视教学和组织质量、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梳理管理理论知识、更新管理理念的同时,采用了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学员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在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德泉、计雷、池宏等专家教授的支持和亲身参与下,两期研修班学员在专题研究过程中共完成了47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其中题目为“开发性金融中小企业服务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在河北省廊坊市得到了市政府的积极肯定和支持,廊坊市领导亲自协调在固安经济开发区进行了项目试点,成立了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近期已向河北全省推广。通过课题研究,在专家、学员和政府之间充分的互动交流,不仅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参与实践得以固化的目的,而且也尝试性地解决了国家开发银行和地方政府在金融合作方面的一些难题,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也得到开发银行领导和地方政府的认同。

    2、发挥研究生院远程教育技术优势、展示研究生院的教学风采,承担“全国计算机高级技术人才培训班”高级培训项目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组织干部网络学院”课程开发与培训项目

    2001年8月,由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高技术智能计算机系统专家组主办的第五期“全国计算机高级技术人才培训班”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这是研究生院承办的第一个高级培训项目。国家高技术智能计算机专家组责任专家杨士强、副组长钱德沛在结业典礼上热情肯定了此次培训班的成绩,他们一致认为,作为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完全有能力和实力进行高级人才的专业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98%认为培训工作非常出色,取得了圆满的结果。此届培训班共有100人参加,并实现了上海、郑州等四地的远程教学。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训中心承担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组织干部网络学院”课程开发与培训项目于2006年9月4日正式启动。“全国组织干部网络学院”是中共中央组织部根据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精神实施的、针对全国组织工作干部的远程培训平台,其服务对象将包括各省、市、县组织部门的15万组工干部。研究生院培训中心受中组部培训中心委托,负责所有课程的课件制作和后续培训服务等工作。该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推出各类课程共计300学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面向干部队伍的短期培训、公共管理课程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后续项目的深入开发。

    3、配合科学院院地合作工作,开展地方干部培训

    2002年5月,研究生院培训中心为河南平顶山市委举办“南平顶山市高级知识分子理论学习班”(35名学员);2006年6月又成功举办了“泰州市优秀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训班”(33名学员)。培训充分体现了科学院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突出优势,除核心课程和前沿知识讲座以外,为加深学员对科学院的了解,特别安排参观了中科院相关院所和中科院远程教育系统。这些带给大家知识性、启迪性和实用性的帮助和提高,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评价。

    这是根据当地政府和企业干部实际需求度身定制的培训班。在培训班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得到了院人教局科技副职办公室和科学院选派到地方的科技副职干部的大力支持,今后,研究生院将与科技副职干部保持积极的沟通,充分发挥了他们作为科学院与地方纽带的作用,逐步与各地政府合作,推动地方政府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长久发展。此外,还根据研究生省院所在的北京市石景山公安局的需要举办了“石景山区公安局计算机培训班”(100名学员)。

    4、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开展职工岗位培训

    研究生院培训中心是中央国家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委托开展职业道德培训考核的定点单位。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与时俱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赢得各院校、机关的好评。仅2006年3—4月已为院校、机关管理人员举办专题讲座十余讲。每年职业道德培训人数在2000名以上。

    研究生院培训中心也是中央国家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委托开展科研辅助专业培训考核的定点单位。科研辅助岗位的工人在科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科研工作直接提供帮助。自2000年以来共培训了半导体芯片制造、半导体原料制备、化石修理、岩石磨片、玻璃加工、金属轧制、水工检测等近30个工种。

    研究生院培训中心还面向中央国家机关系统及社会开展会计岗位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每年培训人数约在1200人左右。

    在不同类型的面向社会的培训中,研究生院的工作都体现出高素质、高水平和高效益,受到合作和委托单位的好评。

    目前,研究生院在面向社会的培训和服务方面还将根据社会需要,发挥究生院的学科优势不断拓展新的项目。如:软件测试培训、移动开发培训和政府领导干部应急能力培训等,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讨论的教学形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从学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提供可供单位选择的课程模块。

    三、突出项目管理、应急管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优势,推动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的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

    研究生院有关学院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成果转化和人才的实际技能培养,使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形成互助、共赢的良好合作关系。

    1、注重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瞄准国际国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热点和实际需求,积极推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应用,与院内外单位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国内最早从事项目项目管理、应急管理研究的单位之一,2003年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与教学联合小组,开始从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科研、教学、应用”三结合的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随着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依托工程教育学院成立,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很好的促进了国内对应急管理的研究工作。开展项目管理前沿课题研究、教学及应用,形成教学科研活动中教师、学员、企业三主角,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工程教育学院先后承担了北京华恒通信息系统开发有限公司“机动车车牌自动识别计算机软件模块”开发项目;海军某研究所“雷达目标跟踪算法研究”项目;与哈尔滨风华机器厂合作开发“360度视频监控系统”等项目。

    同时,工程教育学院还与北京市消防局定期开展交流开展应急管理调研活动;2006年7月,在中科院北京分院院地合作处领导魏令波、袁硕炎、张宏伟等同志的协调下,与冀东水泥唐山盾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始洽谈合作事宜;与和众奥顺达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事宜也在洽谈中。

    2006年3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应用研究中心系统平台研究室在天津揭牌成立。2006年9月,与天津市和平区政府就项目《天津市和平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草签合作协议开展项目合作。这也是促进研究生院与天津市合作的具体深入。

    2、发挥团队优势,开展国际课题研究

    基于中科院研究生院院所结合、所系结合的学科研究优势和科研团队优势,研究生院一直致力于在领先的新兴学科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研究体系和规范,在国际上确立中国在该领域的特色和地位。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发起,PMI(项目管理协会)支持的“项目管理在中国:基线模型”(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 a Baseline Model)课题日前宣布启动。课题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院长黄钧教授领衔,指导委员会包括威廉·韦尔斯博士(Dr W.G.Wells)、计雷、池宏、吕晓澎等国内外知名专家,程铁信博士任课题组项目经理。课题组以促进项目管理在中国发展为宗旨,所有专家均以志愿者身份参与。

    “项目管理在中国:基线模型”研究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课题组将通过广泛、深入的专业调研和分析,针对中国项目管理整体状况提炼一系列变量,力图构造适用于中国的项目管理基线模型。2006年先期启动试点(Pilot Plan)。PMI(项目管理协会)高度赞赏此项研究,率先提供资助,PMI研究经理安艾德(Edwin Andrews)表示:“衷心希望并相信,本课题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项目管理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在信息技术与通信工程领域坚持“诚信、务实、协力、创新”的理念和“开放、共赢”的教育模式,与国内外产业界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已经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诺基亚中国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电子学系、韩国庆北科技园、韩国GEBTEC公司、日电卓越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10多家国际机构及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关系;其中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系联合培养软件科技理学硕士研究生在北京、香港、广州三地有三届学生近200人在读,为软件行业输送高层次人才;与诺基亚中国研究院及韩国GEBTEC公司就联合建立实验室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与中关村国际孵化园、中国村软件园、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公司、航天部第二研究院相关研究所、首都信息发展股份公司、北京凯思集团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公司、中科软科技股份公司、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等50多家园区和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与这些企业的合作中,企业每年输送骨干员工来学院深造,学院也推荐优秀学生到这些企业就业或开展论文实践工作,学院也逐步吸引企业资深专家来学院授课或指导学生论文。同时与北京金高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用友支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一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就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及建立联合实验室方面,进行着积极有效的合作,其中与天一集成科技公司的联合实验室已经运行1年多。

    此外,在面向行业开展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研究生院依托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简称金融中心)。该中心以金融行业的信息技术及其他科技应用问题为背景,通过与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企业、金融IT服务提供商等多方面的合作,对行业共性的、中长期的、储备性的问题进行研究。金融中心承担金融行业有关信息科技应用的研究、预演、试验和行业中高层技术和技术管理人才培养的任务,为培养金融信息科技骨干人才提供高质量环境。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教育培养模式得到了产业界的认同,不断有新的科技园区和企业成为学院学生的实训基地,越来越多的产业专家参与到学院的教学培养中来。目前学院拥有授课教师85人,其中31人来自于产业一线的资深专家;拥有论文导师344人,其中来自IBM、Motorola、NEC、Nokia、中软、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导师146人。聘请了信息产业部奚国华副部长兼任学院院长,聘请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诺基亚中国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马建博士、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文四立博士等为学院客座教授,为学生开设讲座、指导学生论文工作、开展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企业通过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这个平台,招聘到优秀的IT人士,在2006年上半年,有50多家单位为学院学生提供了几百个实习实践或就业机会。

    研究生院白春礼院长曾经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提出了要继续加强'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结合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建设,发挥高水平科研和高水平教育紧密结合的优势,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宗旨,完善研究生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在院地合作工作中,研究生院也将贯彻这一精神,为地方培养人才与地方共享成果,为国家的发展再立新功。中科院研究生院正在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和创新开拓的思路稳步推进院地合作工作,寻找一切机会加强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中科院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下一步重点将围绕中科院的优势与地方“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开展工作。在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建研发和应用推广及服务机构、教育培训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与地方的合作。
责任编辑:工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