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优秀青年博士后:勇担重任 敢做英才

  •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5-10-22
  • 1171
迅速成为中坚力量 如果说我国博士后制度实行的前三年,中科院在站博士后中归国留学人员比例近半,他们出站后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将才、帅才、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为20世纪末我国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奠定了基础。那么1992年以来,中科院“培养与使用结合”的人才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渐成形。随着我国科研事业发展迅猛,科研环境极大改善,自己培养的博士生,毕业后首要选择已不是出国,而是留在国内做博士后,进而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英才。 中科院最近10年的博士后工作者,正依靠自己的能力、素养和成就,迅速掌管国家科研队伍的重要位置。他们迅速成为研究员、教授、研究导师,担任各类科研院所、课题组的领导,承担“973”、“863”等重要科技项目,发表原创性、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国际、国内重要科技组织中担任职务,成为各类科技期刊的主要编审人员,为相关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科技咨询,解决国家需要、人民关心的重要科技问题,在科技、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动物所孙青原研究员的成长历程,在中科院近十年出站的几千博士后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他1964年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县,198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兽医学农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硕士学位,分配到山东农业大学任教3年,1994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博士后出站后,留在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并被晋升为副研究员。1996~2001年,先后在美国、日本、以色列有关机构进行博士后培训或合作研究。1998年破格晋升研究员,200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动物所生殖发育与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秘书长,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动物学报》、《动物学杂志》和《生殖医学》等杂志编委。 当年博士后出站时,孙青原做出的科研成果,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3篇论文。随后他立足国内,率领课题组聚焦受精生物学科学前沿,在哺乳动物卵子减数分裂和受精的信号转导研究方面做出出色成绩,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与陈大元的课题组密切配合,与企业合作开展家畜繁殖生物技术的研究,首次成功获得体细胞克隆牛群体,并连续三年重复成功,引领我国克隆牛技术走到世界前沿。截至目前,总共发表SCI论文102篇,90%以上在国内完成或与国外合作完成。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一系列奖励和荣誉。 说起自己的博士后工作经历,孙青原表示:“当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良好的科研气氛,尤其是我的合作导师陈大元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精神。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促使我勤奋工作,树立了献身科学的信念,并培养了我对受精生物学的研究兴趣。” 潜心打造创新成果 中科院的优秀博士后们,通过自己提出的学术理论、开拓的研究领域,在树立起自己的学术地位的同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赢得国际声誉。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996年7月由该院系统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李洪波研究员,于2001年主创共形几何代数,建立起经典几何统一的代数框架,实现了用几何语言脱离坐标直接进行几何计算,给出了几何对象的稳定、快速、高效的算法,为高新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自2001年问世以来,成为国际几何代数研究的主流,国外专家评价它是几何代数领域的“突破”,是一项“先驱性的工作”,“迄今为止从几何代数中产生的最强大的新技术,目前依然在朝气蓬勃地发展,每个月都有新的工具从中被发现”。目前,美、英、德、意、加、日等国学者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视觉、动画等高技术领域,以及数学、宇宙学等基础研究领域。该项成果获得2004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突出成果奖”,李洪波等于2000年6月基于该项成果申请的美国新发明专利,也已获得通过。 同样于1996年7月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所的王斌研究员,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协调耗散算子理论,率先构造了“显式平方守恒差分格式”等一系列适用于大气海洋数值模拟的新算法;带领课题组用这些新理论、新方法设计出国际上第一个能严格保持有效能量守恒、不需任何平滑和滤波就能稳定运行的可调分辨率全球大气模式动力框架,建立起既具国际先进水平又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26层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应用变分同化方法进行台风的初始化和站点降水资料的处理,大大改善了台风强度和路径的模拟,提高了暴雨预报的准确率。目前,研究的台风初始化方案已在上海台风所得到应用,建立的大气模式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采纳,将用于厄尔尼诺预测系统。最近带领课题组提出“三维变分映射资料同化”方法,为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初始化工具,得到国际同领域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 中科院一直鼓励有重大应用意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方面的重要工作也大都留下博士后们忙碌的身影。以当代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课题——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环境的复合污染研究为例,1999年10月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所、近年来一直从事土壤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的周东美研究员为例,不但深入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交互作用过程及其反应机理,土壤复合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表面电荷和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取得一系列基础研究成果,而且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研究,建立了优化处理红壤中重金属的电动处理方法,红壤重金属的去除率达80%以上。 现代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不能单靠个人的力量,迅速成长为项目、课题组负责人的青年博士后们,在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也都有不俗的表现。例如1996年从中科院软件所博士后出站到中科院计算所工作的诸葛海研究员,不但与国外同行共同创立知识网格领域,提出知识网格的方法学、核心科学问题,并开展了持续、系统的创新,提出一套在互联环境下规范组织和语义互联的理论和模型,在文物领域获得了应用;并且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所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优秀奖,微软学者奖等多项奖励。因培养人才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中科院研究生培养最高奖——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研究紧盯世界前沿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最大的挑战来自各学科前沿领域,也只有在学术前沿顽强拼搏的科技人员,才能取得最重要的研究突破。中科院最年轻的一批博士后们,正在这样的前沿阵地奋勇冲锋。 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于2001年8月~2003年8月在中国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在同时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欧盟玛丽·居里(Marie Curie)学者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的赵志,是中科院出站博士后中最为年轻的科技人员之一;而他研究的方向,也正是位处现代科技前沿的“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 博士后工作期间,赵志在合作导师潘建伟教授的指导下,与其他同事一道,刻苦努力、踏实工作,建立了一套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脉冲参量下转换实验装置,获得了目前在世界上仍然处于最高亮度的三光子纠缠源、四光子纠缠源,并首次成功实现五光子纠缠——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成功实现的五粒子纠缠。以此为基础,在多光子量子纠缠操纵、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处理及量子密码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两年的博士后研究,赵志个人的原始创新性工作就包括: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与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验上实现量子中级器和高保真度的纠缠浓缩;首次完成四光子量子非定域实验检验;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两个独立光子之间的“非破坏性控制非”操作,并利用该逻辑门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中四个“贝尔态”的区分;首次实现最优非对称量子克隆与远程量子克隆;首次实现三人量子密钥共享和三人量子密码术。到目前为止,他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1篇文章,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4篇文章,并另有2篇合作论文即将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同时,受邀担任《物理评论快报》特约审稿人。 由于工作本身的重要性,赵志等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国内学术界普遍重视和好评,本人也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以他为第一作者发表的研究成果——五光子纠缠与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先后被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美国科学》副刊、麻省理工技术新闻网站、《科学美国人》等媒体报道。2004年底,该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选入“2004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欧洲物理学会将该工作列入“2004年度物理学十大进展”,同时还入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04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此前,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量子中继器”研究,也同时入选“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200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赵志认为,除了研究成果上的丰收,博士后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较成功地转变为一名成熟的科研工作者,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两年间除了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自己也成为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赵志表示,自己成功的基础,一是博士生阶段奠定的良好的实验和理论基础,二是博士后阶段与合作导师在研究兴趣方面的结合,同时也离不开家人的大力支持。他说:“通过这样一个阶段,我进一步增强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信心去定义重要的研究目标、克服实验研究中的技术挑战。”这实际上也是青年博士后们共同的心声。 (来源:科学时报 2005-10-21 记者 刘英楠)
责任编辑: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