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逸香——李佩先生与中科院研究生座谈会侧记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11-29
  • 3992

     【新闻网讯 记者陈阳】11月26日,下午2:00,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

    李佩先生头戴纱巾,手里拿着几本小册子和两张报纸,微笑着走进中关村教学楼s102。

    李佩先生是受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邀请,来和同学们座谈的。她是这里的教授,在长达半个世纪教学生涯中,她建立了全国最早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她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虽然天气寒冷,但慕名而来的学生很多,当记者提前赶到会场时,空座位就已经所剩无几,然而仍有大批同学络绎不绝地涌入会场,于是,过道便多了许多临时座椅。即便如此,在座谈会正式开始的前五分钟,会场还是“被迫”临时改到了报告厅s101。

    李佩先生在开场白里说她“不会做什么大报告”,但实际上她是很健谈的。别人做报告,都会用到大篇的PPT,而她的PPT文件仅仅四页:第一页,座谈会的标题;第二页,自己的简介;第三页,“交流时间”几个大字;第四页,“座谈会结束”,仅此而已。这真令我大跌眼镜,因为先前我还打算把她的PPT文件拷出来呢!

    本以为李佩先生会讲自己的故事,谁知她并没有谈起自己,而是谈起了她所欣赏的两位 “大家”——李政道先生和邹承鲁先生。对于李政道先生,她除了赞扬他的科学成就外,特别称赞李政道先生能将科学与艺术结合。她手中的那几本小册子便是前几天李政道先生赠给她的,今天她又专门把这些小册子赠给了学生会,她希望我们的研究生们能从这些小册里,领悟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向李政道先生学习。对于邹承鲁先生,她称赞他敢讲真话,虽然邹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她希望我们这些研究生能继承邹先生的这种精神。

    随后漫长的交流时间里,同学们连珠炮似地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李佩先生都一一做了耐心的回答。在我看来,这是一场真正的座谈会,而不仅仅是一场报告,因为这个交流的时间甚至比李佩先生先前的报告时间还长。

    李佩先生的人生是坎坷的,她先后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唯一的女儿。当有同学问及在经历了这么多人生悲痛之后,她是怎样走过来的,她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人还得走下去,而且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走下去,去克服它而不是让它来克服你。”

    当被问及人应该最看中的是什么,她的回答是“做人的态度”,她说,“做人、做事、做学问,首先要做正直的人,做对人民有益的人,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被问及如何才能使自己从负面的情绪中很快走出来时,她说,人要有积极的人生观,要看的远,要想到很多人还在等着你,社会也需要你。

    当笔者要求她简短地评价自己时,她说,“我对教育工作感兴趣,87年退休后,直到99年仍在教书,不教书了就干些社会公益。”“老年人不应该老呆在家里,应该学点新东西,这样子也觉得自己年轻,觉得自己关心大事,使自己没有脱离社会,保持年轻,要跟年轻人多接触,能跟的上时代。”

    而今的李佩先生已年近九十,但还组织着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每礼拜她都会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一次报告会,这些报告会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科普,还会涉及到文学、艺术等。她“常常读报纸听新闻,看到或听到新问题就请人来谈。”11月17日在力学所小礼堂由黄力教授带来的报告“生命的奇迹——极端微生物”,就是她通过读报知道了“极端微生物”,于是请黄力教授做的报告。

    2003年3月28日的科学时报上,有一篇名为“李佩:在平淡中传奇”的报道,文中最后一句是这样评价先生的:“李佩是科学院的玫瑰,但她比玫瑰还要美丽。”

    在当日的座谈会上,我们看到一支盛开在科学院的芬芳玫瑰,闻到了飘逸在莘莘学子中的花香。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