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一流的研究机构必须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6-04-19
  • 1886
     “上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这是一句来自英国《自然》杂志的评语。在国家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培养质量评估中,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整体培养实力和培养质量名列第一。他们究竟是怎样培养人才的?日前,记者采访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裴钢。

    在国家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培养质量评估中,作为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整体培养实力和培养质量名列第一。研究生们连连叩开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大门,并屡屡出席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

    裴钢院士多年来一直担任上海生科院院长一职,他认为,要创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必须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

    坚持言传身教的作风

    裴钢介绍说,在过去的6~7年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完善了从入学考试到毕业考核的一系列措施,比如硕博连读、统一面试录取、轮转制度、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引入外部教师讲课、开设国际水平的课程等等,“研究生教育中不少改革措施是上海生科院先做起来的”。

    裴钢说,国立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和大学的人才培养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更注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尽管现在我们的学生也很多,过去老师带弟子的那种方法不可能完全适用,但是我们又不放弃学生和老师这种相互交流、很密切的关系,坚持手把手、言传身教的作风,有种师徒的味道,避免完全的大班授课,不是带很多的研究生。而且是在科研第一线上,真正使学生得到锻炼。”他认为这是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特点。

    裴钢说,他们目前仍在不断探索。“比如说,研发研究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不是光做基础研究做论文,也要做研发来为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服务。”

    上海生科院也十分注重借鉴大学的经验。裴钢说:“我们成立了研究生工作委员会,这是跟大学学的。我们有1500余名研究生,类似一个小型的大学。研究生工作委员会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高机构,党委直接领导,统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学术、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

    学生如果不合格 导师专业再好也不合格

    裴钢认为,作为一名导师,即便他本人在专业领域里做得很好,但如果指导的学生不能做很好的工作,那么这名导师也是不合格的。

    裴钢指导的博士后曾分别获得过“中国优秀博士后”、“中科院优秀博士后”、德国洪堡Fellowship、世界卫生组织Fellowship等荣誉;他指导的研究生中也有多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等各种奖励。作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他认为研究生导师首先态度和理念要端正。“我们的学生是科研的生力军,如果没有学生的努力,那么实验室就得关门了,就不可能做出一流的工作。但同时学生不能完全单纯做实验,导师要对他进行培养。一方面要教他做好科研工作,一方面要让他在学术上有长进,而且在做人、科学素养、道德文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裴钢还认为,在科研和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要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样的思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个体化的培养方法。学生是各式各样的,作为一个导师,对每个学生要非常关心和细心,“从学生的角度,多为学生考虑,要换位思考,要经常想:假如我是学生,他是导师,怎么办?”

    做科研需要强烈的兴趣

    “首先,做科研是一个爱好,如果没有爱好,做科研是比较难受的,这是我最重要的一个体会。”裴钢认为,对研究生来说,首先要有非常强烈的“Motivation”(动机),培养自己对科研的兴趣和爱好。“如果你喜欢科学,我建议你就努力去做,如果不喜欢,就没有必要做,不然将来也是很浮躁的。”他也很遗憾地指出:在国外,个人的价值追求是多元化的,不必每个人都过独木桥。在国内不同,很多学生因为家庭、社会的期望而走上了这条路。他本身可能并不一定爱好这个,弹琴的不一定就喜欢弹琴,练体育的不一定就喜欢体育,搞科研的不一定就喜欢搞科研。“一些研究生读到最后都没有了动力,自己喜欢做和被期望着做或被迫做毕竟是不一样的。”

    裴钢说,如果有了从事科研的爱好和动机,就要永远不停地努力,要坚持不懈,要脚踏实地,锻炼好基本功。“我看到很多的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就是做不出好的工作,一个原因是没有对科学的强烈兴趣和追求,大事干不出来,小事不愿意干;另一个原因是尽管他愿意干,但是没有从小事情做起,没有掌握好基本功,眼高手低。”

    合作精神也是裴钢强调的一点,他说,科研是一项社会性活动、是团体活动,需要和其他人合作来完成,“做科学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没有胸襟,不会与别人合作,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他还认为,科学和艺术一样,永远要创新,总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裴钢还对很多研究生热衷于出国的现象发表了看法。“我曾看到很多的优秀研究生为出国而出国,放弃国内的良好条件而就读国外非常一般甚至很差的学校或专业,真是可惜啊。这就回到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如果你从事科研工作是为了你自己的前途生计,不加选择到国外读学位也是一个选择。但是如果你真想做科学,这并不是好办法,因为在国内的环境中,同样可以做出一流的成果。”

    (来源:科学时报 2006-04-18 11:46:09 本报记者 肖洁 通讯员 贾宝余 吴旗韬)
责任编辑: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