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周艳、秦健华】近日,记者获悉研究生院物理学院305班(由声学所学生组成)的陈
孝良同学被评为山东省邹城市第二届“十佳爱心使者”。对此,记者进行了专访。
2005年12月,山东省邹城市为进一步深化“爱心献社会,温暖你我他”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民政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第二届邹城市“爱心使者”评选活动。陈孝良同学被确定为20名候选人之一。2006年1月20日,公众投票选举结果揭晓,陈孝良同学名列前十,被授予“十佳爱心使者”称号。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周围同学对陈孝良同学的评价都是待人真诚、热心,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
怀着钦佩而又好奇的心情,我们见到了陈孝良同学,他那明朗的笑声消除了彼此间的陌生,这样,采访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以下是记者与陈孝良同学的对话:
记者:祝贺你被评为2006年度邹城“十佳爱心使者”。我们知道你曾为家乡建设慷慨捐款,能简单介绍一下捐款经过和当时你的想法吗? 陈孝良:那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老家集资建路。之前我在公司里面做事,刚从公司里面出来到声学所。手头有些积蓄,就捐了一万块钱。如果是现在的话,我肯定也会捐的,但是拿不出那么多钱。我没有觉得怎么崇高,只是做了我认为值得的事情,我觉得这些钱能花到应该花的地方,路修好了是对家乡人有好处的事情,我当时并没有想很多。
记者:你说你知道这些钱能花在该花的地方?
陈孝良:那是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交通,村委会集资修路,我还是比较信任他们的。所以,你知道这些钱能给真正需要的人以帮助,尽管自己会紧一点,但你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像这样的捐款,我知道真的能发挥作用,而现实中有好多的捐款活动,其中不乏很假的,得到实惠的不是真正需要捐款的人。
记者:你捐款的当时受到什么影响或者阻力了吗?毕竟这个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那时候,你也才毕业不久而已。 陈孝良:没有任何阻力。虽然我家已经不住在那里了,但我家里会很赞成我的。其实我捐的不算多,捐十几万的都有,只是家乡的人可能觉得像我这样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捐一万很不容易吧,所以给我这样的荣誉,我很惭愧的。
记者: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你都是很热心的,同学评价都很高,我想问一下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对你这些品质的形成有影响的吗? 陈孝良:我的家乡山东邹城是孟子之乡,礼仪之乡。可能和我从小受到的环境的熏陶有关吧。我比较喜欢思考。我只是希望周围的人都能幸福快乐。所以我做这些事情。
记者: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陈孝良: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责任感、勤奋、诚恳、实干、充满激情的人。首先是有责任感,对大家、小家都要有责任感,我一直在努力。
记者:能谈一下荣誉对你现在的影响吗? 陈孝良: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捐款两年来我没和任何人说,是在邹城的记者要来采访之后,才逐渐公开的。有了这个称号后,其实很害怕身边的人会以为你做作,觉得你是为了那个荣誉才那么做,但我当时真的没想很多。
记者:可能我们很多人做这样的善事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的想法。譬如公交车上让座什么的。但是你最终克服了这样的顾虑。现在,305班班委决定推荐你参加“感动科苑”人物评选活动,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陈孝良:和家乡评的“十佳爱心使者”一样,这次活动评上与否都没有什么,我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了。
记者:最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陈孝良:希望周围的人都能幸福快乐。
记者:也希望你快乐!谢谢! 采访结束了,记者的思考仍然在继续。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很善良、都有爱心,也还都同陈孝良同学一样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和想法。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和他一样能克服这种顾虑,去帮助别人;而有的时候,我们却还会为这样的顾虑而放弃对别人的帮助。
其实我们并没有意愿去树立一个什么完美的典型,我们只不过是希望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学习他们不是为了拔高我们自己的思想境界,而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勇气去做自己总觉得应该做的。
我们提倡“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人当它是个口号,其实,它也只是我们内心都有的一种理想的道德标准。
这次采访,幸运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完美的让人无法亲近的模版,却看到一个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学习也可以鼓励自己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