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评】纠缠于符号的真实,不如传递双手的温暖

  • 苏孟迪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2-03-06
  • 590
3月5日“北大未名BBS”进站图片
【新闻网讯 记者苏孟迪】又到了每年的“3·5”学雷锋纪念日,新闻媒体的反应提醒着我们这一天的不同寻常:地铁的移动传媒循环播放学习雷锋主题晚会的宣传片;搜狐网在醒目位置开辟了“与雷锋精神同行”的专题;新浪微博推出了“雷锋在我心中”微博寄语征集活动……从街头巷尾的条幅、宣传画、黑板报,到广播电视上的学雷锋主题节目和晚会,今年的学雷锋纪念日仿佛比往年显得更为“轰轰烈烈”。
 
这不禁让我想起小学时候,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学校都会提前放学,组织学生们到社会中做好事。那时候的我们,虽还是不能自立的小孩子,却会一副大人模样的到邻近的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或是拿着比自己还高的大扫帚走上街头打扫卫生。学校组织统一观看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也确确实实感动了不少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渐渐忘记了3月5日这一天。虽然还是会在电视里看到“学习雷锋同志”的号召,却再都没做出过任何学雷锋的行动。身边的每个人,无论黄发垂髫,都能熟练地背诵雷锋日记中的那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但在有限的生命中,已不记得哪一天真正投入到了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之中;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曾被小学、初中、大学老师无数次的曾提及过,但当真正选择工作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甘心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精神”似乎成为一种刻在我们头脑中的符号,虽不曾忘记,却从未践行。
 
再后来,连这个符号的真实性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质疑。网络上开始出现关于雷锋故事真实性的讨论,有些人认为雷锋是应时代所需人为塑造的典型,雷锋故事是很多人物故事的拼凑。本来已是“三月来、四月走”的雷锋精神,逐渐不被人们提及。
 
直到今天,我偶然看到了“北大未名BBS”上的进站图片。上方是用各种偏旁部首符号组成的雷锋经典头像,下书一句“纠缠于符号的真实,不如传递双手的温暖”。这幅构图简单的图片被广为转载。从1963年3月5日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年来,雷锋早已成为一个符号,成为助人为乐、踏实实干、无私奉献、尊老爱幼的代名词,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渗透到每个中国人心灵中。雷锋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观是一致的,助人为乐、踏实肯干、无私奉献、尊老爱幼这些高尚品德一直以来被中华民族所崇尚,因此不该因质疑符号的真实性而质疑这一符号所代表的深刻精神内涵。
 
今年的2月28日,北京市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意见》中特别提出:从3月起,每个周六将定为“学雷锋志愿活动日”。“学雷锋”从今年起成为北京市常态化、日常化、机制化的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今天能够重新看到政府和媒体对“雷锋精神”的重新关注是令人欣慰的,“雷锋精神”的内涵不仅应该被记忆和流传,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助人为乐作为一种习惯,将“雷锋精神”化作涓涓细流一般持久的行动。
 
责任编辑:苏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