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讲座顺利举行

  • 学生会 (学生处)
  • 创建于 2009-10-30
  • 1777

以“点滴奉献,点亮生命”为主题的造血干细胞知识讲座于10月27日晚上在中关村园区S102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组织承办。
    
    据悉,本次讲座是第四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募集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之前学生会已经对该活动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包括利用研究生院的邮件系统给大家发送倡议书,在学校各主要地点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在学校食堂外面做现场宣传等,并得到了中关村园区与玉泉路园区众多学子的热情响应,截止记者发稿时已有接近三百人通过各种方式报名。
本次讲座的嘉宾是来自于北京市309医院血液科的施兵医生和北京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之家的两位志愿者。
    
    讲座中,施兵医生为同学们讲解了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打消了许多同学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的疑虑,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演讲结束后,许多同学积极报名要求成为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同时,施兵医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目的和捐献流程,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展现了从抽取5ml血样成为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到HLA配型成功,直至成功捐献成为捐献者的整个过程。并解答了同学们的以下疑问:  

    1. 造血干细胞事实上是一种可以分化成造血细胞的始祖细胞,大量存在于红骨髓中,这也是为什么捐献造血干细胞常常又被称为捐献骨髓的原因。  

    2.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用途是治疗白血病,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白血病的治疗手段。  

    3. 要成为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其年龄必需在18~45岁之间,身体健康,近视或远视的度数不可以超过600度。只需就近在造血干细胞的血样采集点填写“志愿捐献同意书”和“志愿捐献者登记表”,留下5ml血样和联系方式即可。但若变更了电话号码或邮箱地址,请一定记得跟骨髓库联络,因为您很可能就是某位患者的一线生机。  

    4. 成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并不等同于捐献者。中华造血干细胞现有的库型量大约为100万份,而国内成功的移植手术仅几千例。99.99%留下血样的捐献志愿者一生都不会被需要做移植手术患者HLA配型成功,即使配型成功还要通过高分检测,体检,也不一定可以成功捐献。  

    5. 提取造血干细胞的方式有脐带血,抽取骨髓,和外周采血。外周采血是目前最常用的抽取捐献者造血干细胞的方式,类似于血液透析,采之前要注射动员剂,使得存在于骨髓内部的造血干细胞分散到血液中去便于提取。注射动员剂可能使捐献者产生暂性的头痛腰痛等症状,但捐献完毕停止注射后症状会消失,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动员剂对人的身体有害。一般捐献量仅为10克,而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为3公斤。  

    6. 捐献过程。骨髓库中的血样被HLA配型成功后,志愿者要接受体检和高分检测,进一步确定志愿者的身体状况和骨髓匹配程度,耗时约1个月左右。确定捐献后捐献者需住院七天接受动员剂注射和耗时3~4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提取,两周左右即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整个捐献过程耗时1~3个月,捐献中所产生的费用均由患者承担。  

    7. 志愿者有权利在整个过程的任何环节放弃捐献,但签署了志愿捐献知情同意书后就不能撤销决定,因为这个时候患者已经进入无菌室进行大剂量化疗放疗,已丧失造血能力,在寻找新的配型已来不及,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另,此次讲座在研究生院将举办两次,除了本次讲座之外,本月28日晚上在玉泉路园区的阶2-3教室还会有一次内容相似的讲座。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HLA采样入库工作将会在本周末举行。具体的,中关村园区是在本月31号(本周六)中午11:00-13:00在六号楼门口;玉泉路校区是在下月1号(本周日)中午11:00-13:00在水泥体育场。也欢迎同学们的参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举办这次讲座的目的就在于让各位同学从此次的讲座中认识到什么是造血干细胞捐献,激发同学们“点滴奉献 点亮生命 ”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志愿者的热情。学生会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活动仍在继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保持关注。

                                                   

 

责任编辑:学生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