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院士零距离】地理学家郑度谈“青藏科学范式”

  • 杜纪福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9-06-14
  • 1706
【新闻网讯 记者杜纪福报道】有一位老科学家,从事青藏高原研究四十余载,先后二十余次进藏,参与青藏高原科考,珠峰探险科考等多次高海拔探险科考。长期的高原野外考察给他的健康带来了“后遗症”。受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损害,他的双眼患上了早期白内障,曾于1989年、1993年先后动了两次手术,换了人造晶体,才恢复了视力。高原缺氧也给他的身体带来不适。但这些却始终没有阻止他在探索青藏高原科学研究道路上的脚步。虽已70多岁高龄,仍然在研究生院的讲坛上孜孜不倦,传道授业。他是谁呢?
 
当记者带着崇敬的心情急匆匆走进研究生院夏季学期青藏高原系列讲座的教室时,这位可敬的老科学家早已站在讲台上,等候着给同学们上课。虽是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这便是郑度院士。
 
郑度,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他是我国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特别是有关高原与山地的地理研究工作,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均有创新,是首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首席科学家。
 
郑院士的讲座题目是《青藏科学范式与效应——青藏高原环境发展与思考》,郑度院士首先以研究青藏高原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开始了本堂讲课。
 
独特的青藏科学范式
 
郑度院士重点讲解了在青藏科考构建起来的独具特色的青藏科学范式:长期的基础;出成果又出思想;知识传播的过程。他说,青藏科考不是一个短期目标的完成为目的,而是50多年来阶段性与长期性相互结合,将伴随着研究的深入,将这一区域的研究和国际接轨,和全球研究相连。青藏科考既出成果又出思想。从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历程看,出思想和出成果的影响同样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出思想对于基础性研究也是科学创新的种子。郑院士说,青藏科考本身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但却更像一个网络,搭建起不同学科、不同科学家之间的共同认识。这便是科学考察过程中知识传播所取得的成果。
 
辐射的青藏效应
 
 当郑度院士讲饶有兴致讲解“青藏效应”时,我不仅迷惑了。什么是“青藏效应”?“青藏效应包括四个方面:“探索自然奥秘的凝聚力,学科相互渗透的平台,人才涌现的催化剂和放大的社会影响。”
 
“青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地域单元,地球科学、宏观生物学都有许多奥秘蕴藏其中,不同学科的学者对自然探秘的兴趣使他们走到一起,这便是科学考察巨大的凝聚力。持续50多年的科考为不同的学科相互融合交叉,提供了极佳的科研合作平台。”当他讲到当年的青藏高原的科考队伍中有走出施雅风,刘东生,吴征镱,秦大河,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等等20个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并且还涌现一批优秀的科研团体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时,引起在场的同学一阵惊叹。青藏效应还辐射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不但知识在不断传播,而且青藏科考的众多研究成果在资源开发利用,农牧业发展,生态安全屏障方面产生更为普遍全面的社会效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些瞄准前沿的创新意识、立足实地的辛勤工作、大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重视建设需求的务实原则以及献身高原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使几代科学家汇集在青藏高原研究的旗帜下,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辐射力的“青藏效应” ,使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研究事业得以持续发展,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恶劣环境培育“青藏精神”
 
40多年来,郑度先后进藏20多次,参加了珠峰地区、青藏高原的几次重大科考活动。正是这些宝贵的实地考察经验,所得到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才有后来他在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及地域分异规律等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郑院士以自身的科考经历,带领同学们走进了充满冒险色彩青藏科考之旅。
我们国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极端重视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50、60年代,是青藏科考的起步时期。自70年代开始组建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始对青藏高原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郑院士讲到,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环境异常恶劣,非常辛苦。
 
郑度院士告诉同学们:“作为科学工作者,首先是完成国家交给的科研任务,其次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要立足实地,以大自然为实验室,才能获取第一手资料。另外,从事科研工作,一定要非常勤奋、努力,要热爱这个领域,更重要要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像我们经常在野外、无人区搞科研,若没有克服困难,献身科学的勇气,肯定难以开展工作。” 这就是或许就是郑度院士提到青藏精神真实写真:创新意识,瞄准国际前沿;立足实地,取得原创数据;提倡协作,加强综合集成;结合实际,服务高原建设;持之以恒,献身青藏事业。
 
循着郑院士的讲解,同学们跟随着他对青藏高原的环境和发展的进行思考。从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认识了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思考着青藏高原的区域发展未来之路。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很高兴能继续和同学们交流。”不知不觉,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已经行将结束。本想课后能有机会采访一下郑院士,但是由于时间紧张,记者只能遗憾地失去这次机会。记者虔诚的期望,明年我们继续能聆听郑院士的报告。祝愿我们敬爱的郑院士,身体安康,明年夏季学期,让我们在研究生院的课堂上再会!
 
 
郑度院士简介:自然地理学家。生于广东揭西。原籍广东大埔。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1987年至1992年,他负责主持国家基金委与中科院重大项目“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率队考察了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等研究程度低、条件恶劣的高海拔区域。1992年起,他任国家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至2003年,他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研究气候、植被与土壤分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带主要类型的分布图式;划分了青藏高原的垂直自然带为季风性和大陆性两类带谱系统,构建其结构类型组的分布模式,揭示其分异规律;建立了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的综合分类系统,证实并确认高原寒冷干旱的核心区域;阐明了高海拔区域自然地域分异的三维地带性规律,建立适用于山地与高原的自然区划原则和方法,所拟订的青藏高原自然地域系统方案是迄今最全面和系统的,得到广泛的应用。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责任编辑:杜纪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