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之我见】王小英:理论课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 王小英 (武汉病毒研究所)
  • 创建于 2007-03-19
  • 16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国家必须创新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重要使命和紧迫课题,下面就此谈谈我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创新教育不在于刻意的标新立异,而在于继承和发展。如先哲所说“夫大道不言,而致远也。雀噪恬恬,何所见也”。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体制,这种体制能够在持续改进与完善中稳步健全和发展,更不因中科院领导的更迭而更迭。

    这种体制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能让天下英才“见贤思齐、乐不思蜀”的中国科学院文化。中科院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的生活待遇和提供完善的科研环境,这方面中国通讯企业龙头老大-华为公司的迅猛发展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其员工的高薪自不待言,还有一点值得引起注意。据报载,某年,公司总裁任正非去贝尔实验室参观访问,发现其科研人员所用电脑的配置还没有华为研发人员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靠“借鸡生蛋”中科院也要营造一流的科研设施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中科院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一定要明确,如同毛主席的军事战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样,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作为中国顶尖科研机构的中科院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毋庸置疑;另一方面,我们不应妄自菲薄,更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科研有如竞赛,不在于起步的迟早,不在于抵达的快慢,重要的在于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与深度。任何一个方向的努力都能取得成就,关键在于选准了正确的方向和选拔了正确的人才。个人认为:基于中国科学院的定位,生物、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研究是立院之本,应用研究是活力之源!基础研究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属“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的决策者不仅应有远见卓识,更应胸怀宽广;中国的基础研究的水平应与其大国地位相称,这个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中科院的肩上!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应用研究,要特别重视这些研究成果的社会化、商品化、经济化、效益化。毕竟限于国力,国家拨给的经费有限,还是要靠自己丰衣足食。我们一定要从长远和全局的考虑来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只有这样,二者才能真正成为学院腾飞的两翼,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方向明确后,事业之兴衰,关键在于人。论语云“选于众,不仁者远矣”, 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事求是地评价人才的绩效至关重要。建议:以其输出的结果为导向,以可量化的指标来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学问就是做文章,作为科研工作者,论文的考核不可或缺。我认为:考核标准首先是论文的质量,其次才是数量,特别是对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目前我们高质量的论文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那些靠交纳高额版面费登上“大雅之堂”的所谓论文简直是学术界的耻辱!如何根治学术腐败和学术浮躁,北京大学中文系正在试点推行的论文代表制给我们一点启示:只要在聘期内发表一篇影响较大的论文,经认定在相关学科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对该学者的科研工作就不再量化考核;同时,该系研究生的公开发表论文要求与毕业脱钩,即只要毕业论文做得好照样毕业。北大论文改革的积极意义在于:允许学者“板凳坐得十年冷”,倡导以“十年磨一剑”的深厚内功去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并通过这种制度来引导师生,让高尚、纯洁的学术研究远离腐败、远离浮躁。北大的这种论文改革对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加强研究生的学风建设作出了有益和大胆的尝试,值得我院借鉴。

    作为一名在院研究生,我觉得中科院当前研究生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亟待创新。我认为,研究生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肯定有别于本科阶段:应该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加强师生交流的互动性。毕竟研究生理论课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博览群书和博古通今”,以便在科研迷茫的时候能知道哪本书可以“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我建议:研究生理论课的教学在时间上实行弹性制,第一学期应完成英语、政治、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从第二学期开始以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为主,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实际科研课题的需要再选择一些专业课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相信这种求真务实的教学模式更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可喜的是,中国科学院最新出炉的《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宣布组建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加强学术环境建设、防治科学不端行为以保持我院良好的科研秩序和学风,保证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确保科技创新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全体师生携起手来,众志成城,为中国科学院这块金字招牌在国人乃至世界眼中“盛名之下,其实实副”而辛勤耕耘!

    (作者:王小英,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