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馆— 最大的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一同来到二层会议室。他们首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有关北京天文馆的历史和现状。北京天文馆是目前我国国内最大的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分为新馆和老馆两部分。老馆始建于1955年,1957年建成开放,现在正在修整。新天文馆建筑规模为
更重要是培养兴趣
“在选择和制作有关科普影片时,我们也考虑到了的有关收视率和娱乐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在选取制作时尽可能的使影片更加有趣。我想我们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在于培养和激发观众对天文的兴趣,让他们回去后能进一步探索,而不只是让观众能学到什么。”北京天文馆的数字工作室的宋宇莹副主任向我们介绍道。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天文科普基地,北京天文馆在新馆建成后,向公众推出了3D动感影院、4D动感影院立体影院等,把有关天文的科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地手法展现在大众的面前。这些科普影片已不再是单纯的说教,市民将有机会亲身经历上述种种险象环生的惊险之旅,体验尖端天文科普设备带来的新奇和刺激,在娱乐刺激中体会天文的魅力,宇宙的奇妙。
漫长的科普之路
数字宇宙剧场、3D动感影院、4D动感影院所播出的科普影片,确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体味到前所未有的感觉。但这些高科技所带来的惊心动魄的体验,会在多大程度上激发我们对天文的兴趣,激起我们追求知识的欲望?即使能那么在中国各地又有多少家天文馆能拥有如此先进的设备来激发大众的热情呢?
《2006中国科普报告》显示,我国具有天象观察、演示功能的天象厅有不少,据北京天文馆统计达到100~200所,它们多是附属于科研院所、科技馆或大、中学校,但尚未达到国际博协的标准。 要达到作为一个博物馆的天文馆必须具有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教育的功能,相关单位还需要进行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