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就业市场永远需要优秀的毕业生

  • 紫雁 (中国青年报)
  • 创建于 2013-10-15
  • 333
版面截图
参加研究生专场招聘会
版面截图
参观珠三角大型民营企业
马隆龙指导学生
南海海洋所学生布放海表湍流观测仪(编辑配图)
广州教育基地2013年暑期学校学生走进实验室(编辑配图)

 

【编者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2013年成为毕业生众口相传的“史上最难就业季”,而国科大在广州分院各研究所的毕业生却是“靓女不愁嫁”,其初次就业率平均达97%。10月1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专题报道,为您揭开高就业率之后的“育人之道”。

 

 副标题:全国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凸显 中科院广州分院各研究所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699万!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多了19万,比2009年多了近百万。

    在这个就业季,几乎每一个招聘会现场都能感受到焦虑气氛,许多毕业生投了大量简历,也难以收到面试通知。

    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跟踪调查,2013届毕业生在年初的求职情况显示,签约低于上届同期水平。

    8月4日,“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媒体见面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加上以前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可能初次就业人数增多。

    然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各研究所却泰然自若。7月初,正值学生毕业时节,这里的毕业生正安然地办理着各种离校手续,准备告别学习生涯,步入职场,翻开人生的新篇章。

    在这里,毕业就业不成问题,连年来95%以上的初次就业率,今年更是达到97%,使得学生离校前未就业在这里成了“个别现象”。但未就业也并非找不到工作,中科院广州分院科教处副处长王筑说,这些毕业生往往有更多的人生打算,如等待出国等。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2年,广州教育基地毕业生2265人,在初次就业率统计外的仅有80人,只占3.5%。

    “教育基地”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国科大依托中科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优势和高层次人才资源,形成了由京内4个校区、京外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国的116个研究所组成的“大学校”。教育基地以中科院在该地的分院为领导核心,依托当地各研究所,整合优势教育资源,组织跨所的学术与文体活动等。

    中国科学院在华南拥有南海海洋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化学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长沙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8家承担研究生培养职责的研究院所,广州教育基地就是依托这些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

    广州能源研究所每年的毕业生几乎全部就业,该所组织人教处处长余颖琳说,“别人可能会惊讶为何就业率会有这么高,但我们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么大一个所,在读研究生才150多人,每年毕业也就几十人。我们是精品培养,不愁出路。” 

    据了解,由于各所专业的限制,毕业生的具体就业去向又存在差异。地化所、南海所的毕业生主要是去科研院校工作;华南植物园的毕业生除去科研院校工作,其他主要是继续深造;能源所及化学所的毕业生则进入公司企业的较多。出国深造及留所人数在各所毕业生人数中均占较低比例。

    留所人数少是为了防止“近亲繁殖”。中科院规定,毕业生留所比率不能超过20%,也就是说,要尽量让自己的毕业生服务社会。

    多样的专业方向,却能做到充分就业,源于广州教育基地独特的培养方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是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的两大最明显特征。

    “我们不是等着女儿长大后找婆家,而是从一开始就注重她的‘才貌双全’,做到‘靓女不愁嫁’。”广州能源所党委书记马隆龙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最优秀的学生。”

    “随着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压力加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越来越严峻。” 南海所副所长詹文欢也这样预计,但他说,“只要始终保证质量,坚持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卓越的高素质、高层次专业人才,就业压力就不会成为问题。

高就业率背后的“育人之道”

    就在英国人本·索撒尔击败3.4万名申请者,赢得“世界上最好工作”——看护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同一年,张浴阳来到了中国最美丽的小岛——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看护起了这里的珊瑚。

    张浴阳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在读博士生。2009年,他第一次登上美丽的永兴岛,从此就成了这片海域的一员,经常会出海、潜水。

    为了解这片美丽的神秘海域,南海所已经在这里从事了近40年的研究。国科大科研实践育人的独特优势,使得像张浴阳这样的学生得以直接走到科研工作第一线。

    “有些地方让学生关起门来写论文,但我们不行,必须到岛礁上去,必须到大海里去,否则怎么能培养出海洋学科的高材生?”南海所副所长詹文欢说。 

    有些人可能会把在南海所的学习过程想得很浪漫:经常出海,在温暖、水晶般透明的海水中,让波浪轻轻地推着你的身体,看成群的鱼儿在珊瑚礁间翩翩起舞,美仑美奂得犹如童话场景一般。

    但张浴阳说,南海虽美,做科研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所从事的研究是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恢复,经常要到海底放置人工预制礁体,然后将小珊瑚枝粘在人工礁体上,让它们在人工礁体上成活生长。

    “人工预制礁体必须防止被风浪吹走,所以我们得事先焊接好一个铁架子,再将铁架子固定在海底的珊瑚礁上。”张浴阳说,“固定的方式就是将铁架子钉在珊瑚礁上。”

    张浴阳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海底打锤”,这是一项高难度技术活儿。张浴阳得扛着16磅的榔头潜水。钉铁架的铁钉有40厘米长、1.8厘米粗。海底打锤没法一个人打、另一人固定,只能单人作业。“一个海浪冲过来,人就被冲到了一边。遇上坚硬的珊瑚礁,有时候在海底打一个铁钉就要花上一小时。”

    在平时,一瓶氧气潜水时可使用一个半小时,遇上“海底打锤”这样的力气活,20分钟就消耗殆尽了,可见工作强度之大。

    然而,正是经过了在永兴岛海域近3年艰苦卓绝的海洋实地研究,张浴阳在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和珊瑚繁殖技术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博士还没读完,他就成为西沙海域有名的海洋生态保护专家。

    在广州各研究所里,像张浴阳这样的故事可以数出很多。这里的研究生为了做科研,有人坚守孤岛,有人长留荒山,有人在建筑工地上一呆数月,有人在考察船里行程万里。而一个个传奇故事的背后,则是一名名高素质、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之路。

    科教融合是国科大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

    可能不为外界所熟知的是国科大提供着中国很优秀的研究生教育。国科大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在2005年国内首个《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中科院研究生院在全国研究生院中总得分位列第一;在南方一家教育评估机构的另一组排名中,也连年被评为综合第一、理科第一。

    2012年7月16日,中科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国科大采取“两段式”培养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科研实践中得到全面提升。“两段式”培养模式,就是研究生一年级在北京校部、各教育基地进行课程学习,之后进入中科院各研究所跟随导师开展科研实践,进行课题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

    在一些教育研究者看来,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国科大在宽广深厚的学位课程教学优势和研究所在学术前沿的科研优势,形成了既集中又分散的网络教育结构,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共享中科院现有的师资和科研资源;这种模式把高水平科研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真正结合了起来,促进了学生在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毕业于广州能源研究所的唐兰现在是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对“两段式”培养模式深有感悟:“我认为这种培养模式,比单纯地在大学或在科研院所里要好。如果不去大学上基础课,理论可能不会那么扎实;如果老呆在大学,科研能力可能发展得不会那么好。”

    一年级的理论学习让她大开眼界,“一年的基础课,请的都是名师,那些老师讲课很精彩,讲的内容也非常前沿、高端,确实跟一般的老师上课效果不一样”。

    因为课程丰富而精彩,唐兰选修了很多课程,有些还是非专业的课程,但她后来发现获益匪浅。“一年级的基础课程特别扎实,学习氛围也很浓厚,晚上稍晚一点去教室就很难找到座位。”

    说起在普通高校读研和在国科大读研的区别,现在在大学里任教的唐兰更有发言权。

    “跟高校比,国科大依托于中科院各研究所,具有更好的科研环境。一般来说,中科院的实验条件要好过大学,研究人员相对稳定充足,在承接国家一些实验性大课题上确实有优势。”唐兰说,“在研究所,几乎天天都能跟导师见面,有问题可以随时请教,大家互相交流督促,所以比较容易出成果。”

    2008年硕士毕业于广州化学所,目前已成长为广州化学灌浆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张维欣认为,“两段式”培养模式不仅精于“教”、更重于“带”。

    相比于大学,他更认同国科大这种“言传身教”的培养方式:“导师都是在学科前沿研究的科学家,不少人是各学科领域内的学术领军人物,他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熟知学科发展方向,最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他们就像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一样,带着你一步步进入学科前沿,让你很快就能上手,进入角色。”正如中科院院长、国科大校长白春礼院士所说,“研究生教育的精髓就是与导师一道参与科技创新,在实践中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科大的导师主要在研究所做科研,他们没有本科生的教学任务,自然是会全力以赴培养学生的,指导的精细程度也会高很多。而在大学,老师有教学任务,即使不上课,时间也不可能全部放在研究上。很多评价机构都认为国科大的研究生培养是非常好的,这就是重要原因。”张维欣说。

    一线研究锤炼出强大的动手能力

    陈平是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这是一家上市公司。1998年从能源所博士毕业后,陈平先去了一家设计院,但总觉得自己在读博阶段研究的“生物质快速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不继续进行下去,浪费掉太可惜了,于是,他开始寻找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迪森股份的老总。迪森股份的主营业务正是生物质燃料等新型清洁能源。

    “我们谈了一个小时就敲定了合作,因为他也是行家,他知道我不是纸上谈兵,他知道我能够做出东西来。”陈平说,对他的项目,迪森股份前期投了200万元,后面又投了3000万元,“目前项目成长性非常好”。

    对于动手能力,张维欣也深有体会。他所在的广州化学所,早在2001年整体转制为企业,成了一家产权清晰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更名为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其主要产品和业务包括化学灌浆材料、机械密封胶粘剂等。

    他说,所里对学生进行的是职业化培养,早上8点打卡上班,下午5点打卡下班,“跟公司一个样”。

    张维欣是做化学灌浆的,一进所里工作,他就天天带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跑工地,到灌浆现场研究、解决问题。

    “跟别的研究机构不一样,如果发现了新问题,我们会先形成公司级的课题;如果有所进展,发现更大研究空间,我们又会申请纵向课题,寻求科研基金的资助;等到有了科研成果,我们又可以将其直接转化为横向课题。”张维欣说,这种直接面向市场的培养模式,动手能力没法不强大。

    很多成果因此应运而生。张维欣在辗转于不同工地现场时,发现地铁渗漏水的治理值得研究,于是申请了公司的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后,他申请了专利,然后直接将成果转化为产品。

    在张维欣看来,化学所的这种培养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是未来研究生培养的方向。“用人单位都希望新人能够马上上手。因此,谁能尽量缩小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鸿沟,谁就有优势。化学所已经改制成企业了,要自己去市场挣钱养活自己,所以,学生一进所,就要跟着导师一起在市场上摔打,身份早变成‘准职场人’,与社会的要求已经相差的很小很小了”。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兵也说,化学所在坚持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选的课题跟国民经济发展联系更密切,“这些课题往往是从行业中凝练出来的,瞄准的是行业里的新问题,学生始终跟行业保持紧密联系,他们不会是书呆子,也不会只懂理论不懂实践。所以,我们研究生很抢手,他们不仅是理论水平高,技术水平也好。目前为止,我们培养的学生还没有找不到单位的。”

    正因为贴近市场,化学所毕业的学生就业观念都不一样。廖兵说,这里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愿意去企业,“因为他们更自信,到了企业后,薪酬会比到科研院所更高一些,成就感也会更大一些。很多毕业一两年,就成了企业里的科技骨干。”

    对于实践动手能力,张浴阳更是不在话下。在南海海域的科研和保护工作中,他早已练成了“一身武艺”:深海能潜水,海底会打锤,写得了论文,养得活珊瑚,一周3天在海上,比当地渔民还懂这片海洋。

    “虽然我们的学生是面向海洋学科培养的,就业面并不宽,但就业从来都没有问题。”南海所副所长詹文欢说,跟高校的培养模式不一样,一些高校的海洋学科连考察船都没有,做论文的时候只能从资料到资料,但南海所不仅有3艘科考船,还有好几个科考站,“我们的论文数据都是实地采集的原始数据,学生们做什么都要自己动手,经过这样系统全面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会不受欢迎呢?”

    举办夏令营让优质生源纷涌而至

    优质的毕业生,往往是跟优质生源紧密相关的。然而,由于国科大的教育在人们耳熟能详的“211”、“985”等高校评价系统之外,自身又没有本科教育,其研究生生源途径只能通过全国各高校输送。在高校大幅扩招研究生的时期,国科大优秀生源相对比较紧张,选好的“苗子”对培养质量尤为重要。

    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来,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国科大近年来通过暑期学校、夏令营等方式,让大学生走进中科院,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体验科研的魅力。2012年中科院与教育部联合发布“科教协同育人计划”,鼓励优秀大学生走进中科院的科研第一线,实地亲身地体会和感受,激发对科研的兴趣与激情。

    广州教育基地从去年开始的夏令营活动,让本科生走进科研院所,参观研究所园区及实验室,并与各研究所知名科学家交流座谈,甚至还去科考站进行实地科考。学生只需负担往返交通费用。广州分院院长黄宁生在2013年暑期学校的开营仪式上对180多名本科生说:“广东是创新和产业的热土,既重视基础研究,又重视应用研究,更重视科技、产业和金融的结合。希望同学们在这方热土上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事实证明,夏令营正在成为中科院广州教育基地吸引优质生源的利器。

    “简直太火了,去年我们南海所有50个名额,却有200多名本科生报名,争着要进来。”南海所人教处处长徐海说。

    由于报名的学生优秀的太多,左右为难下,最终,南海所多批了6个名额,一共有56名学生参加了去年的夏令营。

    事实证明,这批学生确实转化为了优质生源。56人中,22人被录取为南海所研究生,其中参加推免的为7人,参加研究生考试的18人,录取15人。

    詹文欢说,夏令营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海洋的激情,“他们之前对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不了解,来了以后,才发现科研条件这么好,给学生的各种补贴费用也高,报考的积极性很高”。

    2013年4月至7月期间,广州教育基地又收到了来自全国78所高校近500位同学的报名申请,他们经过精心遴选,向194名优秀大学生发出了“体验科穗之夏”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邀请。

    黄宁生在致欢迎辞时说,希望大学生们“近距离体验中科院的优势和特色,分享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和经历,熟悉中科院的科研、文化与人才培养情况”,并欢迎他们来这里继续深造和学习。

    夏令营期间,广州教育基地精心安排了大师讲座、学术论坛、文体竞赛、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电影欣赏、联谊晚会等异彩纷呈的学术交流及文体活动,让同学们在充分了解科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岭南文化,感受羊城魅力。

    詹文欢说,夏令营活动就像播下了种子,“来年的生源中,就能看到收获”。

“学术哥”的乐趣

(国科大2011级硕士生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龚理)

    不知不觉进入南海所已有两年多,回想起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或喜悦,或激动,或忧伤,或苦涩,或感动,或不舍……所有的五味杂陈,在青春的记忆里,都将打下深深的烙印。

    南海所“立足南海,跨越深蓝”,拥有“实验1”号、“实验2”号和“实验3”号3艘大型海洋科学考察船,为进行海洋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还记得第一次出海时的那种紧张和兴奋,还记得第一次在船上晕头转向、吐得一塌糊涂的那种难受,还记得采到珍稀样品时的那种欢快和狂喜,还记得返回陆地的那种亲切和激动……出海经历,对于南海所大部分同学来说,是人生当中难以忘怀的一笔宝贵财富。

    有人说研究所的生活是单调枯燥的,“实验室——饭堂——宿舍”三点一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节奏,但是“学术哥”也有乐趣,我们和实验、数据“相依为命”,以苦作舟,苦中作乐。以实验为友,我们可以在孤身一人的超净台前废寝忘食;以SCI为友,我们可以在文献的卡拉OK厅通宵达旦。我们会为实验失败吃不香饭,我们会为文章被拒好几天睡不好觉;但是付出终有回报,小硕士也有欣喜之时。得知学术论文被接收,那是一种难于用言语表达的喜悦,那一刻,你会感觉自己成为超人,好几天激动不已,后来想想也就是一篇小文章而已。

    科研为友,我们且走且行;青春作伴,我们一路高歌。没有达不到的顶峰,也没有绕不过去的弯。坚守信念,一心向远,再遥远的距离,也是咫尺。    

从做实验到“二级钳工”

(国科大2013级博士生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冯景春)

    虽然进入实验室只有一年,回头来看,有汗水也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欣慰。在科研这条路上,进步是一点一滴汇聚出来的。

    我是做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研究,主要包括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进入课题组以来,我坚持每天看文献,积累理论模型和实验操作方法。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好想法也得通过实验验证才有真的价值。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的。

    做实验不仅需要动脑筋,更需要体力。管线的设计、设备的维修、样品和气瓶的搬运,都不是轻松的事情。我的实验大多涉及高压工作,更是要特别的小心。

    去年圣诞节那天凌晨,反应釜里的潜水泵突然出现故障,导致水漫实验室,当时我正好在办公室处理数据,于是马上跑到实验室处理。年底的广州透着阵阵寒气,摸着反应釜里刺骨的冰水,再一步步将新泵换好,处理好这一切,回到宿舍的时候已是凌晨两点。

    刚开始,我的力气比较小,拧不紧螺丝,拧的管线不是漏气就是漏水,有好几次,都感叹为何我不是男儿身,但是我没有泄气,而是强健身体,找到工作的窍门,即使是冰冷的器械,相处久了也是有感情的。慢慢的,我对工作熟练了,按照师兄们的玩笑话,我已经达到“二级钳工”的水准了。

    老师告诉我,做模拟工作非常重要的是亲身实践去构建模型、去计算、去验证,成功的案例总是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再反复改进实现的。回想一年来,从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后来模型的构建,网格的建立,一次又一次的程序中断,到问题解决,这都是无数的时间换来的,虽然辛苦,但是得到的不仅仅是计算理论的提高,在这一次次实践中,更多的是对自己韧劲和意志的锤炼,我相信这些经历对今后的工作生涯是一种坚实的积淀。

    现在,当多数人还沉醉在梦乡中,我坚持每天迎着六点半的晨曦起来学习,因为我深信“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虽然在研究所经常没有周末,不能像其他女孩子经常逛街,还要承受很多压力,但是那种发自心底的愉悦是这段青春岁月中最美好的镌刻。

  转自:2013年10月15日 《中国青年报》第八版

责任编辑:紫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