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人文学院举办第二届国际X射线考古学研讨会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10-31
  • 1951
    【新闻网讯 记者周理坤】1029日上午,第二届国际X射线考古学研讨会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二楼会议厅隆重举行,来自日本、美国、斯洛文尼亚和中国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简短仪式上,由国际X射线考古学研讨会主席、日本早稻田大学宇田应之教授致开幕词,而国际X射线考古学研讨会顾问、我校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王昌燧教授代表东道主致了欢迎词。紧接着便开始了学术报告和讨论。首先,宇田应之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图坦卡蒙金面具的颜料成分分析。面具的唇,头巾,胸饰等部位呈现不同的颜色,通过XRD-XRF (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仪器对颜料成分分析,发现头巾部分的青色颜料成分和传统青颜料成分明显不同,宇田应之教授将它命名为图坦卡蒙青。究竟古埃及人如何配制出这样一种材料,尚有待于今后探讨。

  接着,王昌燧教授介绍了利用青铜器内的泥芯来确定青铜器产地的新思路和初步成果。长期以来,有关专家采用铅同位素比值、微量元素等方法,探索青铜器的矿料来源,而关于青铜器的产地,似乎还没有有效的科学分析方法。王教授等利用青铜器内的泥芯探索青铜器产地的思路,使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


  之后,日本学者
Kojima报告了最近用 XRDXRF测试两面古镜的工作,两面铜镜的年代虽不同,一面制于西汉年间,另一面制于西晋太康年间,但是都含有δ Cu-Sn合金,表面含氧化锡、氧化铅和孔雀石,西汉的那面铜镜还使用红色硫化汞彩绘。这一分析对研究古镜制作工艺无疑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会上,除了关于
X射线在考古学中应用的介绍外,还展示了一些最新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FELICA BEARDSLEY博士生动地讲述了她在密克罗尼西亚(太平洋岛国)的考古探索过程。对于没有文字流传的文明,人们往往要付出更多来回答这个问题:它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到这个地方?对于不会说话的古老的建筑遗址,只有三面墙的小陶窑,涂着颜色的彩绘陶片等遗存,没有自己文字的土著人只会说,这些都归于神,而提供不了任何关于祖先的可靠信息。考古学家们不仅要测它们的成分、残留物,以及绝对年代,还要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来分析比较。到目前为止,专家们根据实物推测密克罗尼西亚人是乘坐独木舟从周边国家渡海而来。


  人文学院科技考古系胡耀武老师详细介绍了古人类食谱的研究,即通过文物上残留的微量食物找寻古人的食谱,同时还能解决农业考古中的问题,比如驯养家猪起源,粟、稻等农作物在长江、黄河流域的种植起源。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校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博物馆周卫荣教授在会上详细地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是用传统范铸法制作的证据。对于简单纹饰的青铜器,能够通过表面明显的熔接痕判断是用陶范浇铸出来,那么对于复杂结构和纹饰的青铜器,像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过去考古界公认是用失蜡法制成,周教授通过对纹饰微小点测试,判定是浇铸产生的熔接痕。而真正的失蜡法工艺是北朝后期随着佛教兴起,需大量用青铜造像
而从国外传入中国。


  本次会议将持续到
31日,众位专家将继续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