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必和必拓联合举办职业发展规划研讨会

  • 赵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创建于 2007-06-11
  • 2628
     2007年6月5日-6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关村教学园区的教学楼N210,中科院-必和必拓公司(Bhpbilliton)的国际环境下的职业发展规划研讨会在这里举行,作为国际最大的采矿公司Bhpbilliton邀请了该公司的技术顾问,前技术副总裁Bob Watts教授,高级研究员John Baines,中国地区技术经理田建军,公共事务副总裁许峰,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时堪教授,国际合作处的朱相彬处长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教授与科院学子一起畅谈国际环境下的职业发展和科学研究。

    这几位著名科学专家和教授以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博览众长的大家风范,和对待科研工作执着奉献的精神,给在座的学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通过亲切的交流,专家学者们也就学子们在科研,就业方面的困惑进行了解答,并探讨了中国学生如何适应国际化的科研合作和职业发展。

    时堪教授在人力资源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从一个专家角度给同学们就如何定位,如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等方面很多宝贵的建议,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要知己知彼,所谓知己是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知彼是要对周围的环境,公司的文化和对人才的要求了解清楚。不断的对准焦点,廓清生命的目标。时堪教授认为无论将来走上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学会为人处事,成为一个有大智慧,眼界开阔的人。

    Bhpbilliton的技术顾问Bob Watts教授还是澳大利亚的两院院士,曾经从事过物理,数学,化学和计算科学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在学术界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后又转至工业界,同样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拥有这样传奇科学经历的Watts教授是一个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老者。他给我们带来了在西方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演讲。他强调兴趣是你做任何研究的基础,兴趣不是万能,可没有兴趣又是万万不能的,从数学到物理,从物理到化学,这在一般人看来是那么不可思议,然而就是兴趣一直指导着他的研究之路,给予他研究的动力。Watts教授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很多学生对两条科研道路的选择的困惑,Watts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学术界以研究为主,发表论文是主要的任务,除了政府支持的项目外,很多情况下可以沿着自己的兴趣研究,研究成果往往希望得到认可。而工业界的情况则不同,它要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工业产品,涉及的问题更为复杂,而且风险高,稍有不慎,就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压力可想而知。学生们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偏好,选择更能带来价值认同感的环境。当同学问到一个人的兴趣会随着年龄变化的而发生转移,怎能让兴趣左右自己的目标时,Watts教授回答说:兴趣可以变,领域可以变,但心中的目标不能经常变。比如他年轻时的目标就是要在学术上做出成绩,成为专家,虽然领域变了很多,但这个目标在心中一直从未动摇。Watts教授意在告诫学生们,在心中一定要制定个大目标,大方向,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任意选择道路。

    Bhpbilliton高级研究员John Baines也就这个主题发表了演讲,他更多的是分享自己如何从一个个小项目做起,到承担大型项目的领导工作的,其间自己的角色是如何转变,收获各有哪些。John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领导力的获得并非一日之功,都是从小项目做起,由打下手逐渐到管理和领导,这个过程中自己要学会主动去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不可眼高手低。

    专家学者给同学们的这些建议归纳起来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环境,主动学习。这次研讨会最后一位演讲者,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高登义教授也以自己多年的科考经历总结了出了“知天知己”的感悟, “知天”意为认识、亲近和适应自然环境,“知己”意为认识自己,即:认识自己的特性和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他用这浅显而又深刻的四个字向同学们展示了在科考活动中实现科考目标、确保全队人身安全应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随后,他又以自己丰富的经历、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这个观点,从日本热气球飞越珠峰失败到国家登山队登顶珠峰为国家争取利益,从山地气象研究应用于高山地区科考活动到极地探险的艰难和精彩报告,让大家时而扼腕叹息时而捧腹大笑,在聆听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领略精彩时感悟科学与人生。高登义教授引用李政道先生给中科院的题词:求学之道:求学问,要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他告诉大家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要知道前人做了什么,自己要做什么,勇于克服困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做学问。

    在Workshop最后的讨论时间,学生的疑问集中到了中国学生如何适应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和在外企中如何处理公司和国家的利益问题,来自Bhpbilliton的田建军先生谈到,有调查显示在印度有25%的学生适合国际化的工作环境,然而中国只有不到10%的学生适合。语言上沟通能力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中国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习惯了别人告诉自己怎么做。在外企中,职员一定自己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学习,去工作。正是这个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外企中往往很被动,很难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于第二个问题,这是很多在外企工作的员工都要面临的问题,处理好这个关系要把握三个原则,首先是在与国内公司谈判时,要找到利益结合点,努力使两方达到双赢;其次要合法,尊重合遵守国家和公司的法律法规,最后作为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所以要把中方的意图和理念更好的传达给外方,解决文化冲突,促进沟通。

    一天半的讨论结束后,参与workshop的同学都感到受益匪浅,仅在研一阶段就能有幸参加此次讨论的我更感受颇深,中外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宝贵的建议,使我们对外国大企业的领导力和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如何做科研如何制定职业规划有了清醒的认识,会更积极主动的规划自己的人生,适应当今国际化的环境。同时他们谦虚的品格和亲切的态度也让我们感动。会间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中间有很多是获得了BHPB赞助的奖学金,在各自的科研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也要感谢Bhpbilliton公司在教育上有如此独到的眼光,提供了这样一个与中外专家学者,优秀学子之间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中国学生更好的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有一流的科研条件和自由的选择空间,同样我们也要珍惜这些机会,踏实的从点滴做起,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尽管科研之路是艰辛的,工作环境是激烈的,但年轻的我们要敢于挑战各种困难,对付出有激情,对回报有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每一天。最后以时堪教授与学生的共勉之辞作为本篇的结束:青春多美丽,时序若飞驰,前程未可量,奋发而为之。

    (信息学院 赵娟)
责任编辑: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