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庆幸自己选了这门课,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在这里,大家每天只能面对着专业课,人文气息很不够。在小学期有了这门艺术类讲座才不至于让我们失望。”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艺术类课程的考试答题纸上,一名研究生这样写到。
在这个小学期中,中科院研究生院开设了艺术类课程,共分为5讲,从京剧、昆曲、小说、唐诗到电影艺术,请的都是各个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在解释为什么要给学生开设这样的课程时,研究生院的李佩教授这样告诉记者:“我觉得咱们的理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缺少中国文化课。”
电影百年话电影:感受艺术人生
应李佩的邀请,记者去听了这一系列讲座中的最后一讲,主讲人是著名的电影艺术家王晓棠。
走进中科院研究生院教学楼101教室,这间巨大的教室几乎座无虚席。王晓棠没有花很多时间给研究生讲百年电影发展史,而是用自己在电影事业上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她详细地给研究生们讲了自己筹备拍摄一部新片的故事,特别是选角儿过程体现了她对表演和导演内涵的很多想法,她寻找全无表演经验的非职业演员,因为她深信“每个人都会演戏,因为本身在生活中就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而且扮演得很到位”。
在全场听众听得兴趣盎然之际,王晓棠突然说:“我今天来除了做这个讲座,还想在在座的同学中挑几个有科研人员气质的,在我的下一部电影中担任角色!”她的这番话引来底下一阵窃窃私语。王晓棠接着说,有两个小品,希望有表演兴趣的同学能够上台来即兴发挥一下。
现场顿时寂静了。这时李佩拿过话筒,鼓励学生们出来尝试。终于,有个女同学举起了手,接着男演员和评论员的人选也得到了落实。经过短暂的小品内容设计,第一个发生在车站的故事带来了阵阵笑声。第二个独角戏也很快找到了演员并成功完成。
做人、做事、做学问:研究生的答卷
这次电影艺术讲座的结束,也是整个小学期的艺术课程的完结。李佩和其他老师给学生分发考核用的答题纸,要求以“做人、做事、做学问”为题,每人写一篇学习心得。她特意强调:“我知道现在网上资源很丰富,我希望你们不要从网上下东西来答题,而是谈自己内心的感受;也不要用电脑打印文章,我想看看你们的字写得怎么样。”
一周后,记者在李佩的家中看到了一些答卷,记者摘录了其中的部分文字。
高能所的彭文溪说:“艺术创作和科学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只要抓住了精髓的东西,就可以千变万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大学问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其他相关甚至不相关的知识都是需要的。尽管艺术和科研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灵感的东西是无处不在的。艺术的欣赏和创作不仅陶冶人的情操、放松人的心灵,甚至还可以激发灵感。”
力学所的党刚说:“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表面文章工夫的高深与否,而在于能否自觉地感应文化并能向内心诉求。所以,提升大众的文化水平、复兴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旨就在于培养人们的文化敏感性。这也是我认为艺术类讲座的主要意义所在……”
半导体所的陈方雄说:“前不久,在清华大学的教室墙壁上看到了这么一句话:'未来20年人才最重要的标准是人文社科素质的培养,置身于理工科环境,别忘了多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书!’这话很有道理,毕竟文理不是矛盾的,而是相通的。”
单懂数理化是不够的:补上艺术文化课
这次艺术类课程是已年届87岁高龄的李佩亲自组织的,她出面邀请了这几次讲座的主讲人。“我想告诉这些学生,单懂数理化是不够的,要懂我们中国的文化,了解其中的精粹。”
李佩对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有一些看法。记者记得,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一次聚会上,她曾经拿着本报过去一篇关于理工科学生错字连篇的报道一再强调,理工科的学生除了精通自己的本行,也需要国学的教育,需要培养高尚的业余爱好。
李佩说,过去一些有成就的科学家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非凡的造诣,对人文科学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先生在专业上卓有成就,在中国诗词方面也很有研究,曾经出版了诗集《香山恋》,“彭先生对诗集这个事还挺认真的呢”。李佩说,就在她居住的中关村地区,很多知名的科学家对音乐和戏剧都很有研究,思想非常活跃。而现在的理工科学生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就少多了。
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除了科学技能和方法的学习,研究生院也开始注重人文精神的提高,帮助研究生将科学、艺术和人文联系在一起,将事业和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
李佩还告诉记者,这次的艺术讲座,既讲艺术,又兼谈人生,主讲人坎坷的经历、乐观的态度以及对待事业的忠诚帮助一些学生认识到,在崇尚物质利益的浪潮中,“要记得追求内心的纯真”。她认为,过去很多著名的学者,如彭桓武、邹承鲁、黄昆等人,给中科院的研究生们上课,不但传授专业知识,在作风上也令学生们受益无穷,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使得研究生们识得真正的“学者风范”。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5-07-29 )
责任编辑: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