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盐业考古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 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创建于 2005-08-30
  • 1496
     【新闻网讯 王涛报道】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正因为如此,古代盐业始终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的重点。然而,从科技角度考虑,由于盐溶于水,难以辨别出土遗物所含盐分的性质,即古代盐业产物抑或地下水所含的盐分。我校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王昌燧教授和他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朱继平博士研究生,采用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中坝遗址出土的花边陶釜残片,发现所有随机选取的陶釜残片,其外层皆不含盐,而内层都含盐,且沿内表面向陶釜内层,含盐量呈降低趋势。由此表明,这些盐分与地下水无关,只能缘自人工生产的盐。与此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中坝遗址花边陶釜内壁沉淀物的物相组成,与自贡汉代制盐遗址、现代云阳盐厂的相关沉淀物基本相同,从而进一步证明这些花边陶釜与制盐密切相关。

    上述工作在我国发表后,美国哈佛大学Rowan Flad博士主动和王昌燧教授联系,建议联合撰写论文,全面介绍中坝遗址盐业考古的成果。由Rowan Flad博士作为考古内容的通讯作者、王昌燧教授作为科技内容的通讯作者,双方联合撰写的论文《中国早期盐业生产的考古和化学证据》,于8月30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August 30,2005,vol. 102,No. 35,p12618–12622)上,第一次通过科学论证证明了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盐业生产发源地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三峡的中坝一带。

    这一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早期盐业生产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开辟了盐业研究领域的新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对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该文网络版提前一周公布,因而近日来,我国和美国、德国等有关媒体都作了相关报道,在国际考古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实际上,继中坝遗址井盐的研究之后,王昌燧教授和朱继平博士还测试分析了山东省李屋遗址、大荒北央遗址商代晚期的出土盔形器及相关土壤。研究指出,上述两个遗址出土盔形器表层土壤的含盐量极高,至少达11%以上,而普通盐碱地土壤的含盐量通常不高于0.5%。结合遗址的考古背景,这一分析结果,同样证明这些陶质盔形器应与海盐生产相关。相信王昌燧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盐业考古工作的进展。

   
责任编辑: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