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恩泽院士:实现绿色化工得靠年轻一代人的努力

  • 小洪山记者团 欧阳新星 钱正旭 张玉芳 (武汉教育基地)
  • 创建于 2009-06-04
  • 2493

 

“把自己的一生跟国家建设和人民需要结合起来,这是我最大的幸福。”一位科研工作者如是说。
 
1955年10月,已在美国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并成家就业的他,冲破重重阻挠,偕夫人陆婉珍绕道香港回国。
 
60年代,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小球硅铝裂化、微球硅铝裂化等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70年代,在特殊的政治条件下,他没有忘记科研工作,领导了多种炼油催化剂的研制和开发,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80年代,他指导开展己内酰胺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磁稳定床加氢研究,新型择形分子筛在深度催化裂化中应用的研究,首创了我国的石油化工催化技术。
 
90年代,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又转入绿色化学领域,启了我国的绿色化工时代,让春天不再寂静。
 
进入21世纪,他把目光转向生物质能源开发,现虽已85岁高龄,他仍然站在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的第一线。
 
他在责任的驱动下不断追求创新,获得各种大奖,却淡泊名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感动了了他周围的人,甚至整个中国都被他感动;他就是我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院士。
 
创新来自联想,联想源于博学广识和集体智慧

    闵院士在一首小诗中写道:“市场需求,兴趣推动,苦苦思索,趣味无穷;灵感突现,豁然开朗,发现创新,十分快乐……” 这“创新”是如何发现的呢?闵院士的答案是:创新来自联想,联想源于博学广识和集体智慧。
 
博学广识是创新的基础,博学广识是建立在好专业课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只要打好了基础,学什么知识,做什么事情都会比较容易。闵院士用从他一位画家好友身上得到了启示,简单易懂的讲述了创新基于博学广识。他说道,画家需要两项基本功:一是临摹古今中外的名画,学习其中的精髓;二是广泛写生,收集大量的山水信息;而某一天突然灵感来临,将这些记忆中的景物连在一起,就成了一幅画,创新便产生了。
 
一生不断追求创新的闵院士极为注重集体智慧,闵院士说,科学研究的创新有些是受实验的启发,有些是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灵感,也有些是在集体讨论时得到的经验。在这三种创新的来源中,闵院士最为注重集体的讨论,团队精神是自主创新的精神支柱。闵院士又以西游记中的师徒为例,说明取得“创新”的真经,离不开集体的智慧。
 
此外,闵院士还谈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消化吸收再创新;其中最主要的是原始创新。他提出,原始技术创新必须把技术的科学知识基础转移到一个全新的科学知识基础上;现在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往往更容易产生创新,这不仅适用于石油化工专业,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而闵先生的代表性创新成果、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的创新与集成”,就是将雷尼镍的科学基础从晶态转为非晶态,以磁稳定床代替釜式反应器,这就是最好的注脚。
 
言传身教,育人不倦
 
石科院院长龙军认为,闵院士的巨大贡献,不仅仅在于卓越的科研成果,更在于他带出了一支勇于攻关、善于团结、勤谨踏实的科研队伍,为石化研究储备了一个人才库。而经过此次访谈,我们感觉到闵院士不仅是培养了石化研究的人才库,他还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祖国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此次访谈中,闵院士总结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方法很重要;在思想和工作上都应该有科学的方法,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谈到做科研,闵院士说,第一要有奉献精神,要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不能只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第二,要勤奋,花功夫,勤能补拙;第三,要执着,要坚持,不轻言放弃;第四,要创新;第五,要注重团队精神。闵院士还重点讲述了团队精神这一要点,他强调要做好科研就必须要有一个团队精神,要懂得合作,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要诚信,这是处好与人关系的基本,只有对诚信的人才可委以重任;二要宽容,正确对待提出各种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的人和事;三要平等待人;四要热情。
 
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验,闵院士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实验的五个步骤:第一,明确实验目的,要知道自己的实验目的是详人之不详,补人之所缺,还是自主开拓创新;第二,要知道如何去做这个实验;第三,通过实验取得什么样的结果;第四,要认真分析试验结果,从中得到相应结论;第五,要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所得结论,靠集体智慧来分析。
 
虽然现在闵院士已经不再招收研究生,但是他仍然关注人才的培养,他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催化领域的攀登者。现在闵院士已经把他们团队的几十年的创新的案例总结成书,并以付梓出版,题为《创新中国丛书--石油化工-从案例探寻自主创新之路》。不仅如此,闵院士还希望能借助各种讲座等形式与学生分享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经验,让我们以后的科研道路更为平坦。
 
莴笋肉丁,无限温情
 
科研之外的闵院士,也有着丰富的生活。如今,养鱼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必定会给三条鱼换水、喂食。常听人说,养鱼养的是心情,磨的是性子,注重淡定自由的生活,这爱好和他淡薄名利的精神甚为相符。此外,电视也是闵院士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闵院士说台湾问题是他很一向关注的,而最爱的频道应该是凤凰卫视了,对凤凰卫视的节目可谓是如数家珍,“有报天天读”、“时事快报”等。
 
在聊到美食时,我们意外发现一个菜名——“莴笋肉丁”。这是闵院士做的第一道菜。数十年过去了,闵院士不仅记得这道菜的名字更记得它的做法:先把肉切成肉丁,拍松,用芡粉勾芡,再切好莴笋丁用盐水泡,多放点油将肉过一下,倒掉多余的油,先把莴笋炒一下,再把肉加进去,再在上面加点红色干辣椒美化,就做成了。
 
也许我们会惊讶于闵院士超群的记忆力,但是知道这道菜是为谁而做,便不会再如此惊异了。这是原本不会做菜的闵院士为自己的女儿照着菜谱做的第一道菜。故事是这样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夫人陆婉珍院士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去劳动,只剩闵老和女儿在家。女儿当时已经上小学,为了照顾女儿的生活,不会做饭的闵院士开始学习煮饭做菜。
 
闵院士不仅一个勤奋的、热衷于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他是中国科学研究的催化剂;但同时,他也是一个父亲,更是一个优秀的父亲,他是女儿成长依靠的港湾,又是指引女儿成长的航标灯。
 
一门两院士,恩爱伉俪
 
闵院士的妻子陆婉珍,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从1950年结婚至今,这对“院士夫妻”已经携手走过了59个春秋,他们是一对获得过我国工程科技界最高荣誉的恩爱伉俪。
 
闵院士和我们谈到了与妻子陆婉珍院士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的过程;这些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闵院士都记忆犹新。在闵院士的叙述中,我们无不感到闵院士与妻子之间那份互相扶持、互敬互爱的深情。
 
闵院士认为,夫妻双方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在工作中,闵院士与陆院士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二人总会相互交流,交换意见。在生活中,虽然陆院士“掌管着财务大权”,但对闵院士资助自己姐姐的孩子们读书的事从没有一句怨言,还非常支持理解闵院士;当然闵院士也是一个懂得疼爱妻子的好丈夫,如今夫人的早饭都是由闵院士来准备,有些事情闵院士都听从夫人的意见,比如散步,闵院士总会由夫人决定方向。谈到这点的时候,闵院士以科研工作者的严谨补充了一句,但是原则问题,他还是得跟夫人说清楚。
 
这对夫妻院士,在近60年的婚姻殿堂中,经历的不仅是辉煌,也有风雨。但是无论是在功成名就的今天,还是共同奋斗、历经磨难的往昔,他们始终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为我们年轻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为新中国所感动
 
闵恩泽院士青春投学,爱国有志;耄耋赤子,报国有恒;成就卓著,贡献卓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无私奉献将我们整个中国感动,成为了2007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当问到闵院士在他的一生中什么最让他感动时,闵院士说,最让他感动的是新中国的成立给了他一个用武之地,让他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闵院士告诫我们,现在无论做什么,首先还是要爱国爱党爱人民。闵院士回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艰苦岁月,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民生安定、夜不闭户的情形。告诉我们以前在国外不敢挺胸,而新中国的崛起改变了这种情形。闵院士还说虽然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没有他当时的经历,但是一定要记住今天的幸福安定来之不易;一个人心中始终燃烧着爱国的热情,始终把自己的价值与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一点也就是闵院士能感动中国的秘诀吧。
 
说到化工,通常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危险,因为它有爆炸、有污染等不和谐的方面。对此,闵院士给我们讲解了化工也可以是绿色的。
 
闵院士说道,现在化工的一个方向是从源头根治污染。首先,化学反应要通过原子经济实现零排放,把反应物的每一个原子都充分利用;原料也要用无毒无害物质和可再生资源,产物实现生物降解或可回收利用。其次,通过减少反应步骤也可以减少化工生产过程的污染。虽然现在的化工产业很多还是先污染后治理,但化学工程本身也在改正。闵院士鼓励我们说,实现绿色化工还得靠我们年轻一代人的努力。
 
结   语
 
采访结束后,闵院士亲切的跟小洪山记者团的记者们合影留念,并向小洪山记者团的同学们赠送了亲笔签名的专著——《创新中国丛书--石油化工-从案例探寻自主创新之路》。
 
在从闵院士在汉下榻的宾馆返回宿舍的路上,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中只有一份无法言喻的感动。
 
有一个天体,她燃烧自己,无私的照耀大地,她的名字叫——太阳。
 
有一种物质,她推动反应进程,永不失活,她的名字是——催化剂。
 
有一位老人,他奉献不已,至于至善,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闵恩泽院士。
 
 
 
 
责任编辑:小洪山记者团 欧阳新星 钱正旭 张玉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