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行时】规划研究生活 让自己百炼成金

  • 冯瑞萍
  • 创建于 2006-12-06
  • 3099
     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日夜为之奋斗的理想终于如愿以偿,兴奋、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即将要面对一种崭新的憧憬已久的生活。似乎美好幸福的人生就在眼前,金光大道就在足下,而我所要做的只不过是鼓起勇气走出那么一小步,伸出手去触摸而已。

    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对我们每个人而言,这个阶段的教育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如果没有做好很好的规划,而匆匆忙忙开始,凭着兴趣去做,很难想象三年之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而如何设定好这个阶段的人生航向,对我们无疑又是一场新的考试,而且是战略层面的实践考试,就如同一个国家制定其军事战略一样,需要对整个国际、国内环境作一宏观的分析与思考,我们也应当针对自己的情况作出规划设计。

    听到我要读研的消息时,哥哥的表情有些羡慕又有些遗憾。记得当时他对我说:“真的很羡慕你还可以躲在象牙塔中不问世事,也不用承受生活的责任,我是没有这个机会了,只是希望你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三年的时间,多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别的什么,培养一下品性,因为进入社会后,不会再有人容忍你的缺点和无知,也不会有人给你充足的时间让你再学习。”而我当时又怎会有心情听得进去呢,只是把它当作耳旁风,现在回忆起来,想必这也是他就业后在社会社上打拼的感悟吧。

    读研生活刚开始时,我并没有想过那么多,可能还没有进入状态,也可能是还没能下实验室做实验的原因吧。感觉和本科时差不多,学生嘛,不是上课就是自习了,要不就是一起大叫无聊空虚了,所以理想的航船就一度在彷徨中搁浅,不明白究竟想要什么?也总是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和困惑,生活开始因困顿而变得不耐烦,因闲适而变得无所事事,因单调而变得激情全无,总之不耐烦现有的生活,感觉到原本活跃的思想变得僵滞,灵敏的记忆开始迟钝。而时间就像朱自清文章中描述的一样,匆匆忙忙不知不觉地从我们手中溜走,永不再回。

    我曾羞愧我所受到的大学教育,我羡慕国外著名大学的教育方法。它们会赋予学生激情,赋予动手做事的能力,培养独立的人格自由地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而我只是被当做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而整齐地按统一规格打造,尽管年轻,头脑毫无例外地被圈禁直到麻木,甚至丧失激情。正是这样的原因让我选择了读研,以为会有一条崭新的路,可是从如今的状况上看我的研究生生活也将如此么?

    还是因为人总是这样,在山底下仰视山峰时会无比敬仰,无比向往,以为风光那边独好;于是为之奋斗、为之巅狂,待到上得山顶时,却又慨叹“高处不胜寒”;正如钱钟书所述围城现像一样,孤单的人向往着走进那温馨静谧的灯火,围城内幸福的人儿却想要出走,幻想着过另一种生活的喜悦。也许是人们总在追求新的目标,一旦实现以后,目标本身就会变得索然。

    而书上网上获得的关于导师的种种说法更让我的心情忐忑:他们管的太紧了压力大,太松了则容易失去方向。导师应该是引导我们走进学术研究之门的人,应该是经常能给学生以指导的人,应该是经常与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学术切磋的人。可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从导师那里得到切实的指导呢?且不说导师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如何,导师有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探讨都成问题。

    我想起很久以前发生在北大校园的一个故事。 1918年的一天,两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傅斯年和罗家伦来到了大学者胡适的家,与他探讨文学革命的种种主张。刚开始时,两个学生还客客气气地向胡教授请教,后来熟悉了,师生之间的讨论变得最肆无忌惮,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这种自由的讨论和平等的对话,给当时的傅斯年等人带来极大的影响。这以后,他们与胡适保持了终生的友谊。现在似乎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我在网上向同学向学长道出了我的疑惑。他们用自身的经历告诉了我,研究生生活需要规划。规划的好,这三年生活将是充实而美好的,如果规划不好甚至没有规划,研究生生活会空洞而索然无味的。这不是学校、老师的不负责任,而是对研究生提出了比本科阶段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就是要学会自己研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所以每个人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都将经历一段适应期,这是一个痛苦的蜕变的时期,这个时期需要的是耐心与勇气,不要让人动了自己的“信心奶酪”。只要规划的好,三年研究生学习会让自己百炼成金。而且这也可能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和建立知识基础。这很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这很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古人说:“静虚则明,即静则生慧,静可悟道。“也许从现在开始,我应该开始思考,我将成为一个怎么样的研究生,我要如何脚踏实地的走好我的研究生生活的每一步。

    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学习任务计划,给自己适量的压力。莎士比亚就曾对生命作过这样的概述:“你并不快乐,因为你永远追求着你所没有的事物,而遗忘了你所已有的事物。你并不固定,因为你的容颜像月亮一样随时变化,你即使富有也和贫穷无异,因为你正像一头不胜负重的驴子,背上驮载着金块在旅途上跋涉。”也许负重而行的人生才是成就辉煌的垫脚石,平衡才不致于使负重的身躯失去保护。较完备的知识结构,较深的专业知识,是作为一名研究生所应当具备的最基础的东西。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在知识面上如“+”的横一般宽广,在专业深度上如“+”的竖一样深入,同时还要敢于出头敢于创新。创新虽然艰难,但社会国家需要我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突破。

    第二件事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学校或社会的各种活动,通过这样的方法结交朋友,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人脉关系。。《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没有特长、没有爱好可能会成为自己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障碍,那么现在,可以有意识地去选择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也是你与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径之一。如果真的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么,多读些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没有什么比智慧和渊博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了。

    最后,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对人生的享受!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要忘记停上几分钟或几小时,去享受你喜欢喝的咖啡或啤酒,拨个电话给你的朋友,说一些想念他们的温馨话语,或者在明媚的清晨、蒙蒙的细雨或是落日的余晖之中静静地散步思考。这些事不会用去你太多的时间,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愉快的品质和愉悦的体验。

    其实我对研究生生活的了解还是有限的,不到半年的时间是不可能体会到三年生活所有的酸甜苦辣!理一理繁乱的思绪,终于能够使其慢慢地转化为清晰的思路和简单的文字。考研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考研的道路是非常艰辛的。现在的心情且用苏轼的《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来形容。虽然不易但我们成功了,对于得来不易的研究生生活,因此希望各位如我一样请珍惜这三年宝贵的光阴。

    (作者:冯瑞萍,中科院水生所研究生)
责任编辑:冯瑞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