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汤敏谈亚洲经济与中国发展

  • 张文 (管理学院)
  • 创建于 2007-07-07
  • 2382
汤敏教授 图/李博文
7月5日,“管理科学与工程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到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汤敏教授来为同学们做《亚洲为什么要合作》的精彩报告。
 
2000年,汤敏教授作为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回国工作,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在回国工作的短短几年内,汤敏教授通过以政策研究为主的学术活动,向亚洲各国政府提供咨询、建言献策。他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渠道送达到政府各个部门,甚至国务院,其中不少成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在国家经济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1998年,为拉动内需,他提出了“扩招”的设想,被时任总理的朱熔基采纳;2004年4月,国家宏观调控之初,他“冷热兼治”、“防热治冷”的观点,被吸收进“有保有压”的战略决策;2004年12月,国家在财政政策转型时,纳其“中性偏紧”的建议,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等等。
 
今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根据一位美国学者的研究,金融危机每十年出现一次,如果又出现了,我们该怎么办,危机出现后,亚洲国家要不要加强合作?汤敏教授指出亚洲如果合作,会产生大量机会。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的62%其实都来自于亚洲,同时又与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三角,即我国与西方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过剩,频繁产生贸易争端,我国在欧美的收益大部分都给了亚洲国家,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但是我国与亚洲比较贫穷的国家之间又有巨额贸易顺差,因此我国需要与亚洲国家直接展开积极合作,转移与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我国与东盟已经建立了自由贸易协定,东盟10+1从2005年7月起开始降税,并逐步实现共同市场。除此之外,我国与亚太地区合作的经济组织还有APEC,以及正在谈判阶段的多个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亚洲开发银行最早来推动的,所谓次区域经济主要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地区参加的合作,不局限于贸易,而且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目前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例子有:大湄公河地区、中亚与新疆、南亚经济合作、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按计划2020年东盟将建立经济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就是金融的一体化。汤敏教授指出亚洲国家之间进行金融合作,可以防止亚洲再陷危机,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救援系统,从亚洲的未来来看,还需要建立亚洲债券市场,使亚洲的资本用于亚洲,并且建立亚洲货币单位,为未来的亚元做准备,它的计算方法就是将各国的汇率加权求和,但是比重如何确定是它一直无法推出的关键原因。
 
面对亚洲经济合作的趋势,中国的机会在哪里呢?汤敏教授指出应当鼓励中国与外资企业扩大对亚洲国家与地区的出口;加强贸易谈判,扩大共同开放市场;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到周边发展最快、资源多的国家去;集约式投资,形成规模效应;充分利用区域间经济合作、自由贸易区的机会;我国政府也应该采用转变外交战略,利用援外投资帮助中国公司打开市场,进一步推动区域间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区使我国公司走出去;我国还需要积极参与亚洲的金融合作,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准区域化。汤敏教授通过对亚洲合作的分析,使同学们看到了我国经济的未来,同时给广大研究生在经济研究和企业运营方面带来很多启示。
 
敏教授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同时出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曁南大学兼职教授,长城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成员。汤敏教授发表了多部学术著作,如:《千虑一得》,《亚洲成长三角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泰国成长三角区理论与实践》等。其中汤敏教授与茅于轼共同主编的《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一,二,三集》已经成为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的必备参考书之一。他还发表了关于亚洲经济、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经济、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责任编辑:张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