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伊始,为使刚刚迈进研究生院大门的同学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找好定位,调整心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人文学院社科系于9月10日组织召开了院本部新、老生与导师的见面会。会上,社科系主任胡新和教授与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支部书记杨晓梅老师分别就到会的教师和新老同学作了相互的介绍,活泼、亲切的气氛缩短了彼此间的生疏感,拉近了情感的距离。接着,系里安排了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朱菁博士以“怎样做一名研究生”为题,向与会的师生们作了精彩的演讲,使大家深受启发。
朱老师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研究生院的成长历程、人文学院社科系的历史、人文学院的成立时间及社科系的学科发展轨迹等。他结合自己的求学之路和亲身感受提出了对研究生教育的看法。他说,研究生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小学、初高中都是通识教育,即教授基础知识,常识性知识;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个行业对人才的知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本科教育也成为一种通识教育,因此,研究生成为在本科基础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同学们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就应该明确,经过研究生教育的训练你将最有可能从事哪项职业?这项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特别是中高层的从业人员有哪些基本的要求?你将凭借什么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谋取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为此,在研究生学习的几年时间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各种知识能力,具有一定的个人特色等是每一个读研的学生都要具备的。
朱老师还以科技哲学专业为例讲述了在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对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至少能看懂综述性文献。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有寻找鉴别,处理专业文献的能力,能够在庞杂的资料中找到专业文献,并且能够理解文献的内容,正确处理文献;其次,通过导师的指导和言传身教,在学习、继承导师特色的基础上,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研究课题上下功夫,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注重交叉学科,在求学过程中,要逐步丰富自己的职业经历;最后,要努力创造条件参与各类学术活动,这样可以了解学术动态,开拓思路,在学术刊物或其他媒体上发表大量的高质量的文章。通过和前辈,同辈,还有关键的期刊,出版社的编辑交往,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和水平。
朱菁老师的演讲,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与科研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和知识补充。同学们感到,社科系组织的这一活动,为大家打开了思路,让每个同学在步入研究生课堂之初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使浮躁的心态平和下来,摆正位置,明确目标,努力学习,做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人文学院社科系、研究生院记者团许晶供稿)
责任编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