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导师是我们科研和人生的“总舵手”

  •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6-09-12
  • 1693
一年到头难得见到导师一面;在路上碰到学生打招呼,导师却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在一般人看来,这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对现在很多研究生来说,这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了。 近几年,我国在不断地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但研究生导师却基本没有“扩招”,导致很多导师一个人要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导师的精力毕竟有限,让他们像以前只带几个学生那样,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一点一滴地去指导学生显然不太现实。导师们很无奈:我只能尽最大努力去指导所有学生。学生更无奈:没有导师的指导,研究生读了跟没读有什么区别? 在研究生不断扩招、导师有限的情况下,导师究竟能否给学生充分的营养或者说是应有的指导? “像我们的导师李灿,他平时也很忙,但是从李老师那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仅是科研的知识,而且是学习的方法,更加重要的是,我们从他身上起到的表率作用,可以领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是日前,记者采访中科院大连化学研究所时,李灿院士培养指导的几位学生对其导师的一致评价。 关怀因网站无处不在 “致新来的同学:……新来的同学在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之前,先给一段时间(10~15天)与组内同学和老师交流,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倾向性意见,然后与导师讨论,根据组内实验条件和承担的项目情况,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而组内又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大约三个月后在组内作一预开题报告,最后确定下来研究课题……” 新学期开始了,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迎来一批新同学。这是李灿院士给全体新同学用笔工整写下的一封信,信不是发到每个人手上,也不是李灿院士当面读给大家听的,而是贴在了实验室楼道的“科研与学习角”上,并且发在了“李灿研究组”的网站上。 点击“www.canli.dicp.ac.cn”网站,便可看到“欢迎光临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组!”的字眼。 “这个网站是李老师与国内外学术界,包括与我们在内的'朋友’进行沟通的一个很好的窗口。”李灿的学生、曾做过这个网站网管的韩涤非向记者介绍。以李灿的名字命名的该网站是2000年、2001年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届同学的努力,网站已经建设得比较完善了,主要包括学术板块、新闻板块和文化生活板块三大部分。学术板块主要介绍催化小组的研究内容、发表文章、实验设备、学术奖励、信息资源等情况;新闻板块主要包括最近的相关学术会议新闻、催化组内的新闻、学术活动等;文化生活板块把催化小组举办的各种文化生活情况、李灿院士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汇聚在了一起。 “李灿院士鼓励我们办好这个网站,他经常说,现在做科研跟以前不一样了,要建立一个open的科研环境,我们不但要走到外面了解人家,更要让国内外的同行了解我们组,这里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窗口,就是要把我们的风采展示出来。”韩涤非说,李灿非常关注这个网站,他在实验室的时候,一天访问网站的次数在10次以上,即使外出办事他每天也会打开网站看一看。李灿对学生说的经典语言、推荐给学生看的重要文章,几乎都可以在网站上看到。 “有了这个网站,李老师对我们的关怀无处不在。”李灿的学生贾国卿说,虽然李灿工作很忙,但是即使不在学生身边,他对学生的关心、与学生的交流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得到开展。李灿的小组继成功承办2005年度中荷战略合作研讨会之后,现在又开通了中荷战略联盟子网站,广开言路。 网站上“毕业及博士后出站人员”赫赫在目。李灿那些已经毕业离所的学生,即便远隔了千山万水,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来了解他们曾经工作学习过、曾经朝夕相处的研究组的情况。李灿的学生刘美英说:“我一度被派到国外的美国橡树林国家实验室进修,那时候我几乎在每天中午,都会一边吃饭一边看我们这个网站,好像看校友录一样。每次登录到这个网站,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方法比手把手地带更有效 上了研究生后,一般不用像大学本科生那样每天都去上课,也不会有人天天在身边指导,很多学生往往会感觉很盲目,不知道该怎么开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几年的研究生大好时光很容易就在迷茫中挥霍了。 在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几位导师总共带有50多位研究生,作为大家心目中的“总舵手”,要让李灿院士对这50多位研究生每个人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同样不太可能。事实上,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指导和训练,也并非一定要“手把手”“一对一”地教。教学生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教会学生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实比“手把手”地带更有效。 从李灿院士致新生的信中就可以看出,他把找准“研究方向”和确定“研究课题”,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他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之前,既要跟组内的同学、老师交谈,也要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然后“根据组内实验条件和承担的项目情况,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而组内又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磨刀不误砍柴工,确定好了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学生在今后所要思考的问题,就只剩下如何去把研究课题做好了。 李灿总是把研究室的学科布局比喻成下围棋,他跟学生聊天时经常讲:下围棋必须眼光远大,别看现在布点的时候有些棋是“闲棋”,好像对未来的作用太遥远了些,其实那都是战略上的布局谋篇,在将来的作用中就会凸现出来。 每个星期李灿会给各研究小组召开一次组会,每小组一个半月轮一次。他非常重视这个组会,每个星期都会想方设法参加。在组会上,学生会把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供大家一起讨论,在讨论中碰出火花。李灿则会给出指导性的意见。“李老师常常是下了飞机就往会上奔,在机场就打电话让学生等他一下。”贾国卿向记者介绍,有一次李灿从兰州回来已经晚上10点多了,直接从机场赶到实验室给学生开会。有时候他还会饿着肚子,陪着学生开小组会开到晚上11点。 在2004年的第十三届国际催化大会上,李灿荣获国际催化奖,并当选为国际催化理事会新一任副主席,是亚洲第一次在国际催化理事会上出任副主席。李灿由于其在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表征方法的研究领域中所作的贡献,获得了2005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而2005年中科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小组魏春英博士后名列榜上,研究课题为“药物与G—四股螺旋相互作用的激光共振拉曼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 李灿的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6个研究组,该实验室多年来硕果累累,可谓师尊生亦荣。 指导学生不仅仅是科研 “请大家有时间浏览这篇文章。作者心情复杂,印证了'海归派’的一些感受,但无论是否海归,有爱国之心就足矣。”这是李灿院士写在一篇《陈丹青:海归派的羞耻与责任》的文章上的一句话,这篇文章就贴在李灿实验室门口的“科研与学习角”。在这个园地上,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有李灿笔墨提示的文章。 “李老师经常给我们提供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李灿的学生刘鹏向记者介绍,这些小故事都是李灿平时看书看到的,觉得对学生有启发作用,他就会把这些文章推荐给学生。学生还会把这些文章放到“李灿研究组”的网上去,让所有浏览这个网站的人都能看到这些励志的文章。李灿甚至会推荐一些自己的书给学生,并且做一个图书“外借单”。 李灿常说“用生命做学问,用心血写文章”。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科研和学习方面,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才是对学生真正终身受益的。学生王秀丽介绍,李灿诠释的一番话让同学们感触颇深,“我不一定苛求你们毕业后出去都能够成为名教授,但是你们学的做人做事的方法,是必须一辈子都管用的。研究生这几年,不仅科研水平要提升,做人的各方面品行更要提升。” “做人要诚恳,做事要认真”也是李灿常说的一句话,而他自己更是这方面的表率。在实验室里,李灿几乎每天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他非常朴素,“那双鞋冬天穿、夏天穿,我几乎都看他穿了两年,数得过来的几套衣服轮流穿”。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形中受到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慨万分:跟着这样的老师,不用心就会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在“李灿研究组”网站上,可以看到很多李灿和学生一起相伴出游的照片。小组每年至少要组织四次活动,李灿院士都会尽可能参加。比如今年三八节,李灿就把全体女生和女职工召集在一起,给大家讲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故事,也讲他出去开会时认识的一些著名女科学家的成长经历。 每年春天,李灿还会和学生一起参加踏青活动,“滨城之春,不让江南。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之际,远足踏青,适值其时。至若春和景明,碧波万顷,波澜不惊,花香徐来,清风畅怀。山清水秀,入目皆景,览物之情,不亦乐乎。”看到小组网站上这样“煽情”的话语,谁能不动心? 每周还有一次爬山活动,“有一年的冬天北风特别凌厉,户外活动必须穿上羽绒服,我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还坚持爬山,上山之后我们才突然发现,这里的风景其实特别好,树上挂满了晶莹的冰锥子,非常的漂亮,我们都惊喜地跳跃欢呼起来。”韩涤非同学说着不由地沉湎其中。 李灿对学生说,活动可以活跃研究组的气氛,也可以锻炼身体。他本人也会借此机会和学生谈心、探讨学术问题。拿爬山来说,学生有时候觉得累,想偷懒不参加,但李灿再忙再累也会坚持。他的坚持也带动了学生的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是李灿常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 “李灿老师还在山上和我们一起研究:你看这树叶为什么都是往一个方向歪?还对我们说:你看这小草今天是这个颜色,下个星期再来它又是一个颜色了,它们正在发芽生长!他就是用这种种触目可见的东西,随时启发我们不停地思考。” 大自然欣欣向荣,各种小草的颜色,既给了学生也给了李灿一道“课外作业”,难道不能给我们的导师们如何培养研究生以些许启迪? 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信 不少学生科研做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可是往往让他上台一站,面对大庭广众演讲,就因为发怵发懵而不行了。这可能是应试教育的一个“通病”。可是,李灿尤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刘美英说,有时候国外老师给李灿院士发的E-mail想要某个学生,李灿院士会回信把这个学生的优点很详细地推荐给国外老师。他说,“我们出去是代表中国的。” 平时,每周开小组会都是非常正式的,每个人都上去作报告,刘美英说:“我刚开始上去的时候浑身都在抖,把字都说错了不说,把河南口音都带出来了,引起人们善意的笑声,可是,现在我们不但可以把PPT做得很漂亮,中英文报告都可以做好。到李灿老师的组里,李老师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氛围,我们每个人到毕业时最少会作二十多场报告。现在感觉作报告是家常便饭。” “国外的专家到实验室来参观、交流,李老师都会给我们'撑腰’,”贾国卿说,“李老师会给我们提供机会,让我们跟这些顶尖、知名的学者作面对面的交流,他甚至还在国外学者面前夸奖我们的工作做得很好。” “我是在山西本科毕业的,当时觉得院士高不可攀,参加外国学术报告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贾国卿说:“李老师给我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参加国际性的学术报告,今天听懂一个单词,明天听懂一句话,慢慢说,就会有长进,我现在觉得自己从一个山里娃,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里的一个分子。”贾国卿在说这席话时,自信的幸福感从她眼神中自然流露了出来。 (科学时报 2006.9.12 作者:张巧玲 郑千里 )
责任编辑: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