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吴权】
“IEEE青年信息、计算和通信技术大会”是IEEE在中国的首个针对青年学者(尤其是青年学子)的学术大会。旨在为向全球从事信息、计算、通信领域(以下简称“ICT”)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
2010年青年信息、计算和通信技术国际会议紧扣IT前沿,以“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for Better Life”为主题,包含了物联网、无线网络与通信、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分析、模式识别、智能计算、数据挖掘、信息安全等学术热点。
该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承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办,由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报告分三场进行,首先由Moshe Kam博士做第一场报告。Moshe Kam博士是德雷克塞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系主任,2010年当选IEEE主席和董事,在大会上为与会者做了一个题为:“The Economical and Social Impacts of Information, Comput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主题报告。Moshe Kam博士从 ICT领域的发展历史出发,深刻分析了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社会和经济的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由此向与会青年学者介绍了信息、计算和通讯技术的重要性和前沿性问题。Moshe Kam博士在大会上用丰富的例子阐明了他的观点,引起了在场听众的浓厚兴趣。最后,Moshe Kam 教授接受并仔细生动的回答了青年学者的现场提问。
第三场报告在了28日下午进行,由韩国的Seong-Whan Lee教授讲授,报告主题为“Human Brain Decoding: Research Issues and Directions”。Seong-whan Lee教授是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韩国著名科学家, IEEE Fellow , IAPR (国际模式识别联合会) Fellow。在他的报告里,prof.Lee教授从计算机科学家的角度分析了人类脑认知的机理和认知与行为的关联,并介绍了他所领导的研究组在利用模式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理解这一脑认知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由此举例了一些生动的科学实验来说明他的研究成果,最后,他也耐心解答了在场许多同学的提问。
本次会议的后半段安排在了
涉及信息、计算和通信领域各个方面,从基础技术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国内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篇投稿论文,最终由大会程序委员会选取了109篇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同时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名,优秀论文二等奖2名,优秀论文三等奖3名。
会议在论文征集、评审和选拔等阶段得到了IEEE中国委员会、IEEE北京代表处、IEEE北京分会、IEEE中国其他分会、IEEE中国学生分会、中科院自动化所、计算所、电子所、软件所等科学院相关院所,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