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KIB讲坛:讲述《中国植物志》背后的故事

  • 研究生部、研究生会 (昆明植物所)
  • 创建于 2010-01-28
  • 2319
《中国植物志》完成人之一李锡文研究员做报告
第35期KIB讲坛场景
同学们和专家们合影

旷世巨著《中国植物志》荣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从事植物学学习与研究的年轻学子们。 2010年1月22日下午,昆明植物所举办第35期KIB讲坛,研究生部和研究生会邀请了参与编写《中国植物志》的老一辈植物学家李锡文、李恒、裴盛基、方瑞征、陈书坤、武素功,给师生门讲述《中国植物志》背后的故事。李德铢所长为本次讲坛准备了书面发言,孙航书记和甘烦远副所长致辞。

《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志,更是一部科学巨著,编研工作基于大规模的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包含了许多新信息和新内容,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中国植物志》的编研历经中国四代科学家耗时45年完成,荣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唯一的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体现的是原始创新能力,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空缺7次。《中国植物志》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联合申报,共有10人获奖,昆明植物所吴征镒院士和李锡文研究员获此殊荣。 

  研究生会主席林亮宣读了李德铢所长的书面发言。李德铢在书面发言中强调,从《中国植物志》的获奖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总结和思考,长期性,系统性和积累性的工作是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4代人4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志的完成,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利用的贡献都是巨大的。他还强调,研究生部和研究生会举办这次KIB讲坛非常及时和必要,并希望年轻一代要接过老一辈植物学家的接力棒,肩负起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

  老一辈植物学家李锡文、李恒、陈书坤、方瑞征、武素功和裴盛基老师分别讲述了自己在编研《中国植物志》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快乐,汗水与收获。其中,李锡文老师介绍了《中国植物志》之所以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价值的原因,并且回顾了当时编研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李恒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心路历程,从一个与植物学毫不相关的专业一步一步走过来,成为了中国植物学界知名的女植物学家;陈书坤老师、方瑞征老师也分别讲述了自己参与相关工作的故事,并对同学们寄托了殷切的期望;武素功老师为我们声情并茂的介绍了当时野外考察的情形,结合泛黄的老照片,将我们的目光带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些险峻的高原、大山和峡谷,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野外考察的艰辛;裴盛基老师回忆了当时到国外标本馆查阅标本的往事,并对国外同行的热心帮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互动环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与《中国植物志》编写相关的学术以及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有对《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的期待,有对过去考察和研究工作中吃住行的好奇,有对科研工作寂寞与艰辛的体会……可以说,通过这些问题,让同学们对当时《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过程有了更全面也更形象的理解。 
       
  最后,大家共同缅怀了为《中国植物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没有出现在中国植物志编写者名单上的植物学老前辈,由衷的向这些中国植物学的奠基人致敬。讲坛结束后,同学们向6位老师敬献鲜花,并合影留念。

  短短2个小时的访谈,带领大家走回那45年的充满困难、坚持的峥嵘岁月,也让与会者体会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为科研的用情、用心,感受到了他们对年轻学子寄托的拳拳之心。此次KIB讲坛的成功举办,让年轻一代的学者和研究生看清了奋斗的方向,提升了对植物学研究事业的认同感,更使年轻学子们得到了学术道德和情操的提升,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秉承老一辈植物学家的光荣传统,寻找到属于他们的人生目标,踏踏实实地学习,为今后植物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研究生部、研究生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