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做客科苑讲授捐献知识分享捐髓经历

  • 赵广立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10-25
  • 801
【新闻网讯 记者赵广立】10月24日晚,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徐亮博士应邀来到中科院研究生院,以一名成功经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的身份,与科苑学子一起分享了他的捐髓经历,并系统地讲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须知的科学知识。
 
“所谓的志愿者并不等同于真正的捐献者,采集志愿者5ml血样入库后,只有HLA匹配成功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捐献者。”徐亮博士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基础理论、捐献条件、捐献流程、志愿者应注意事项等角度系统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徐亮博士指出,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自我更新潜能的干细胞,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不会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儿破坏自身造血功能的动态平衡。造血干细胞移植又叫做骨髓移植,是现今医疗水平下唯一可以根治白血病的有效方法。捐献造血干细胞均采用外周血采集,十几年来的经验证明此种采集方式相对直接的骨髓采集有突出优点,除因个体差异存在的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之外,外周血采集安全、恢复快。2010年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数据达到110万余,但相对以每年新增4万白血病患者的速度而言这个数字却显得捉襟见肘。徐亮博士不无动情地说:“希望更多的人来了解骨髓捐献!”
 
在志愿者注意事项中,徐亮博士以一起不成功的捐献案例强调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在“捐献前深思熟虑,捐献中义无反顾”的重要性。出现志愿者“留下血样却反悔”的事件,对供患双方都会造成伤害。HLA匹配成功后,供髓方若提出反悔,患者除却花费高额检测费用之余,重生的希望破灭,遭遇精神打击后可能一蹶不振,加速病情的恶化。“留下一份血样,就等于留下一份承诺。”所以,志愿者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并与家人充分沟通交流,再决定是不是捐献;一旦留下血样,血样配型成功后就要义无反顾地捐献,给凋谢的生命重燃一份希望。
 
讲解后,徐亮博士分享了他和其他捐献者的捐髓故事,并走下讲台与在座同学交流,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些细节问题。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和一种博爱的情怀。中科院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募集活动将于10月30日、31日分别在中关村园区、玉泉园区展开,请广大同学届时予以关注。
 
 
 
责任编辑:赵广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