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组赴苏州调研

  • 陈印政 (科技管理学院)
  • 创建于 2014-12-18
  • 454

12月8日至12日,科技管理学院“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服务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在霍国庆院长的带领下,一行5人赴苏州进行社会调研。本次调研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作用发挥,以及传统产业链的创新等研究领域展开。

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课题组先后调研了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苏州育成中心、吴江生物医药技术中心等3家科研机构,以及吴江科技创业园、太湖新城莞坪工业园、清华大学科技园苏州园等3家科技园区。这些机构或园区都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提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例如苏州医工所在其“一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成医疗仪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并成立科技成果加速器,设立“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为科技成果的中试放大搭建平台,大大降低了成果产业化风险。吴江生物医药技术中心则为周边制药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测试服务,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初创期企业节省了固定资产的投入。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课题组先后走访了13家企业。从企业核心团队成员的来源分析,这些企业既有苏州泰飞尔医药有限公司等6家海归科技领军人才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也有本土高端人才创办的掌握3D打印核心技术的苏州中瑞科技有限公司,还有传统丝绸百年老店“上九楷”转型升级后的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从股份构成来看,有纯外资企业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也有上市企业苏州新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依靠风险投资创业的苏州昕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更有纯民营企业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不同类型企业的调研访谈和一手资料,为即将进行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的样本数量。

针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作用发挥,课题组详细了解了吴江科技创业园189名领军人才的创业情况。这些领军人才大部分为海归人才,他们偏向于选择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事创新或企业,其创业的初衷是认为自己能比别人更好的解决问题。调研期间,课题组还专门访谈了苏州大学企业创新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洁林教授、苏州泰飞尔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崇曦博士。董洁林基于对海归创业团队的研究认为:海归创业有“天生全球化”的创业偏向,即从创业初始就注重全球化运作,如定位于全球市场的大商机,并善于从全球范围组织和获取最合适的创业资源;创业团队呈现较明显的“M”型能力双峰,即“创业能力”和“技术能力”都较高;创业者偏向于跳过“技术模仿”直接采取“自主创新”模式来从事最新技术产品开发。

围绕创新产业链的研究,课题组重点围绕吴江传统丝绸产业的改造升级对产业链的影响进行了调研。吴江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绸都”之一,不但保留了完整的传统丝绸产业链,而且不断创新产业链。例如受制于当地土地资源紧张和人力成本高的现状,他们积极到外地设立生产加工基地,但是将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保留在本地;成立吴江纺织科技中心,以开发纺织行业的共性技术为突破口,以产学研结合为手段,兼顾“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为中小企业开展纺织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创意设计、面料分析、原料测试、面料试样、数码印花、纺织品检测、病疵分析、工艺改进、技术咨询、技能培训、院校成果转化与对接、国内外前沿技术引进与合作、国际面料流行趋势信息发布、国际面料采购等一系列公共技术服务。

调研期间,课题组充分搜集资料,广泛了解情况,保证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苏州市各科技部门,特别是吴江科技创业园为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课题组成员之间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相互分工,密切配合。目前,课题组正针对前期调研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和理论总结,力争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变第一手的调研资料为课题研究成果。

科技管理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组赴苏州调研
责任编辑:陈印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