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教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

  • 党委宣传部
  • 创建于 2005-04-09
  • 3781
     【新闻网讯】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表彰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的决定》,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外语系杨佳教授被授予“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荣誉称号。

    杨佳事迹简介

    杨佳,女,1963年生,籍贯河北昌黎,研究生学历,MPA学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任世界盲联文化委员、亚太区妇女委员、国际程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科学院青联常委、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理事、中残联中国盲协副主席、北京市盲协副主席、北京市残联评议委员会副主任、石景山区残联副主席等。

    杨佳早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附中,1978年考入郑州大学外语系,毕业后留任郑州大学外语系教师。1985年,她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留校任教。同年被评为外国语言教学部讲师。1993年被评为副教授。200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MPA学位。现教授研究生院博士生英语,并利用哈佛原版教材开设《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两门课程,受到普遍好评。

    在研究生院执教之初,杨佳担任中科院英语培训中心英语写作教师,这样的写作课连续了8个学期。紧张的工作、艰苦的条件,磨炼了杨佳钢铁般的意志,但同时一场无情的病魔向她袭来,她的眼睛开始越来越不舒服,视力也每况愈下。1992年,经过确诊,她患了一种名叫“黄斑变性”的眼疾,不久,她从一片光明跌进无边的黑暗。在眼睛逐步失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一边治病,一边坚持教书,几乎没有耽误过一节课。

    失明给杨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一段时间内她内心也充满了苦闷与忧愁,但是她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家人的关心,老师的鼓励,研究生教育事业对她的吸引,使她又重新振作了精神。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思索,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她开始学习中文和英文盲文,学会用指尖去触摸点状的文字,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听觉能力,利用特制的计算机学习、备课。她一箱一箱地买磁带,收录电台的英语广播,积攒各种资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994年,杨佳被评为副教授。随后,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杨佳没有因为看不见而降低自己的教学标准,她在教师的岗位上顽强拼搏,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她写作出版了《研究生英语写作》、《研究生英语阅读》等书,被多所高校定为研究生教材。她对博士生英语教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考虑到他们来自各个研究所,经常参加学科的国际会议的特点,她在课程内容上增补了《国际会议英语》、“模拟国际会议教学”,总结出“三V”教学法,即:语言、声音、形象(VERBAL、VOCAL、VISUAL)三方面。内容上增加了“时事英语”、“科技动态”、“当代管理趋势”,使学生们能掌握现代知识、现代语言,与时俱进,也融入了爱国和民族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极积向上的精神。

    学生们喜欢上她的课,因为“杨老师发音很准,声音很好听,上课形式多样”。在教学评估中,博士生们给她打了98的高分。第30届英语七班的博士生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我们无法用恰当的言辞来形容您的风采,您的内涵如此丰富,您的授课如此生动,在获取知识之外,我们获得了乐趣和做人的道理……”。

    2000年7月,杨佳作为中国科学院派遣的高级访问学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进入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她成为哈佛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来自国外的盲人学生。初到美国,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课程,她没有退缩。她先将教材扫描,然后通过电脑读出来听书上的内容。白天,她要在课堂里听课,用计算机记笔记;课后,又要把老师指定的一二百页资料扫描,靠计算机读、听;晚上,她在宿舍里学习到深夜两点以后才休息。在校期间,她还代表中国残联出席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出色地主持了教育、文化会议。

    艰苦的留学历程带给她巨大的成功。取得肯尼迪学院的MPA学位需要8个学分,杨佳在短短一年里就拿到了10个学分,而且门门优秀。她还以一篇题为《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的论文和课堂上的突出表现,得到了最高分A+,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唯一的A+成绩获得者。获得了哈佛大学MPA学位。杨佳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哈佛的同学们,毕业典礼上,全体师生起立,为哈佛历史上第一位残疾人MPA热烈鼓掌,掌声经久不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负责人保拉捷克森这样写到:“杨佳女士是我校难得的优秀学生;还是一位不寻常的中国使者……在毕业典礼上杨佳女士赢得了全体师生起立,长时间的为她鼓掌。大家这样做,不仅是对她取得巨大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她所代表的国家的那种美和智慧以及一系列重要思想的肯定”。她的一位哈佛同学则说:“从杨佳身上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灵感,她在我们班真是上帝的安排,让我们受益匪浅。”2002年6月初,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到中国访问时,称杨佳是哈佛大学的骄傲。

    学成回国后,杨佳在研究生院新开了《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两门课程,她在引进哈佛大学课程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例,用英语讲授案例教学。她开放自己的课堂,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走上她的讲台。与此同时,她常规的英语教学没有间断,还在带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英语课程。如今的杨佳,凭借坚强的毅力自信地站在讲台上,迎来生命中的第二次曙光。

    杨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感动了许多人,更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得知杨佳的事迹后曾致函教育部长陈至立,高度赞扬了她乐观、自信、自强、爱国、敬业的精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在致研究生院党委的信中这样写道:“从《科学时报》读到杨佳同志从哈佛学成归来,非常高兴,并为她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感动。从她身上我又一次看到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杨佳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多家媒体报导:《北京日报》、《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科学时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妇女》、《紫光阁》杂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杨佳教书”、中国教育电视台“杨佳老师事迹报告会”、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