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建设共同的新研究生院--邓勇书记在研究生院机关本部2004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03-08)

  • 34
  • 创建于 2004-03-08
  • 1382
同志们好!   按照惯例,研究生院机关本部每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前,都开一次工作会。两个单位整合之后,很难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了,因此院属各单位、部门的党政负责人更有必要把今天的会议精神带回去,向每一位教职员工传达,重在贯彻落实。   2月2日和3日,研究生院中心组在雁栖湖园区开了一次务虚会,认真学习了科学院党组冬季扩大会的精神,同时研究了学校的工作。刚才高文常务副院长对去年的工作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相应的部署,核心的问题还是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今天,我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思想建设   (一)明确“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是科学院党组和路甬祥院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2001年5月新研究生院更名成立揭牌的时候,曾提出研究生院的“三个最”,即“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三个最”,实质上是中国科学院100多个研究所几代人、几十年的奋斗和积累的成果,是我们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新研究生院的出发点和基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就是要把一百多条小船(100余个培养单位),组合成为共同的一条大船,这条共同的大船就是新研究生院。这个新研究生院,包含了其机关本部,也包含了104家培养单位,既属于又覆盖了有研究生培养任务的研究所。   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新研究生院有着许多的有利条件。其一,有最宽的学科面、最多的导师和最强的综合科研基础。全院目前有2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有114个博士点和130个硕士点;科学院现有的具备指导研究生资格和能力的科研人员,估计超过1.5万人;科学院的科研综合实力,也是全国最强的。其二,有最大的招生规模,并且随着社会对新研究生院综合评价的提高,从2002年底开始,我院的报名人数也成为全国第一。其三,我院还有最好的学生待遇,平均水平甚至高出国内最好的高校。其四,新研究生院正处在最有利于发展的机遇期。三年来,我院抓住了国家研究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完成了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调整,及时成立了新研究生院,并实现了研究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去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培养战略高度重视。其五,新研究生院得到了科学院领导直接的、大力度的支持,无论是政策上的还是舆论上的。其六,体制调整后的新研究生院,其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都大幅度提升。如此等等,还可以列举其他更多的有利条件。   当然,也还有不足或是不利的因素。其一,我们体制、机制的创新与调整还没有完全完成,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运行磨合也尚待完善,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还处在过程当中。其二,虽然培养规模、报名规模最大,但生源的总体质量情况并不是全国最好。其三,集中教学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著名高校相比仍然有差距;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其四,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淘汰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其五,集中和分散的教育基础设施短缺,成为制约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   但是,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战略目标,就研究生院机关本部而言,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除了示范效应、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及院所结合的实际效果等等这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以外,归根到底,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队伍、取决于人。“以人为本”,不仅仅是意味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对人的服务;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思,就是要激发人的创造力,激励人的劳动贡献,实现人的人生价值,同时把人作为事业发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因素。明确我们的战略目标,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归根结底,最终仍会归结到“以人为本”的队伍建设上来。   (二)明确“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生院机关本部和百余家培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新研究生院更名成立三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进步和成绩。2001年,研究生院更名成立,举行揭牌仪式;随后迅速实现了学位授予的统一;同时,还启动了玉泉路园区后勤独立核算,开始了后勤社会化的第一步工作。2002年,开始实施学籍管理的统一;完成了从1990年后共13年的科学院各所毕业研究生的学历证书电子认证工作;形成了统一的招生宣传,首次实现了硕士报考人数全国第一;聘请了四位知名的专家兼任四个学院的院长;提出了实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规模突破的决策建议;玉泉路园区完成了园区的基础改造。2003年,基本完成了2200多门课程的设置,使科学院的研究生教学有据可依;成功举办了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主题报告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研究生院以理科第一、工科第二和综合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内一流研究生院的社会评估;实现了北京地区统一招生的政策突破,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科学院办学的自主权,也为今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学生培养奠定了政策基础。   路院长对研究生院说过一句话,“你们的工作超过了院党组对你们的要求,也超出了我个人对你们的期望。”这是对研究生院工作的最大肯定和表扬。但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成绩,是包括培养单位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各培养单位相互支持、积极工作、共同努力的成果。   我们要把“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指导思想作为工作的灵魂,融入到现实工作当中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在各项工作中,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政策机制,形成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三)明确“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   “三统一、四结合”是新研究生院的办学方针和工作原则,也是我们实现远景目标的基石。研究生院机关本部要坚决摒弃“玉泉路小研究生院”的本位主义和狭隘思想,牢牢地坚持“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建设一个属于并覆盖各培养单位的新研究生院。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发挥三个层面的积极性,而且这三个层次的积极性缺一不可。第一是科学院包括院各职能局的积极性。这个积极性,来自于要建设一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院,而绝不是建设一个直属单位的小研究生院。第二是发挥各研究所的积极性。要通过机关本部在管理、教学、协调、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使各个研究所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服务,真正促进大多数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和整个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是发挥研究生院机关本部的积极性。如果将新研究生院比喻为股份有限集团公司,那么"股东"是一百零四家培养单位,而研究生院机关本部所有的人员都是打工的。工作做得不好,"股东"们完全有理由解聘我们。   还有“三统一、四结合”方针下“两段式培养”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生院机关本部的同志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学生是研究所的,责任是我们的;品牌是大家的,经营守护是我们的;研究生院是“股东”的,协调服务是我们的。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要有奉献精神,尤其要主动为各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着想,做好管理工作,更要做好服务工作。   (四)明确精诚团结、齐心协力的基本要求   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是建设和发展新研究生院的不变原则和基本要求,要积聚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要积聚104个单位而不是一个单位的力量。回头看三年,三年间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做了许多的事。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发展,那么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还需要多少时间?路院长曾经谈过:“到底是2010年还是2020年,不好估计,最终要看你们的工作。”   就新研究生院机关本部而言,原管理干部学院刚刚整合并入,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更需要在思想认识上首先强调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在两个单位整合的前期,领导班子首先做到了这一点。在今年上半年整合工作的具体推进中,我们要求每个中层干部、每个职能部门也能够做到这一点,真正从政策机制上和队伍融合上,成为一个团队整体,才能够使研究生院本部机关比较好地起到示范效应,也才能更好地履行服务管理的有效职能。   二、关于制度建设   (一)围绕事业发展转换机制   2001年新的研究生院更名成立前后,研究生院机关本部的内部机制也曾经有一个转换,由于当时缺少严格的统一管理和制度规范,人心也是涣散的,所以人权、物权、财权、考核标准等等都在“收”,形成集中的趋势。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在机关本部内部已基本形成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制度基础,从事业出发,现在要“放”,管理重心要下移,要充分扩大院系的运行自主权,同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考核机制,形成各个院系自主运行、独立运行的新机制。   各学科专业的院系,必须拥有充分的运行自主权。新研究生院实行的“三统一”,除集中教学的组织实施外,机关本部主要履行宏观管理、政策管理职能,必要的统一是形成当量、保证质量、规范标准、完善制度、铸造品牌所必需的;而要实现“四结合”,就必须组建专业学科领域的院系平台,并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自主运行。研究生院有十个左右按学科组建的院系,每个院系覆盖和联系本学科领域十个左右的研究所。只有这样,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才有可能使“三统一、四结合”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二)围绕中心任务制订政策   集中教学的工作,是我们院机关本部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针对专职教学人员的工作量,在开设两门骨干课程、保证120学时数、提供必要公共服务等方面,要制定政策、提出明确要求。科研工作是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体现,也是个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同样非常重要。我们在政策机制上对科研工作一直是鼓励和支持的,例如研究生培养的成本分担问题、院长基金的设立等。另一方面,在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配合、科研经费的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日常工作中对科研强调得也不够。   研究生院机关本部既是一个集中教学的办学实体,又承担了全院研究生的全过程宏观管理。管理工作有它的特殊性,我们既要肯定各业务管理、党政管理部门的贡献,更要进一步提出要求。在党政工作、管理工作、支撑工作中,应该建立责任事故追究制。一旦出现任何事故,一定要追究责任人。   要围绕我们的中心任务,制定并完善考核的相应机制和政策。要做到“人员有进有出,职称有上有下,待遇有增有减,岗位有在有待”。对行政管理支撑人员的考核,有坐班制的考勤、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还有岗位竞聘,都是实实在在的考核。对教学科研人员,主要实行目标任务管理,或者叫目标任务考核;还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也是一种考核。考核政策和指标体系的制定,可考虑“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惯例,并且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差异。   (三)围绕发展目标组建队伍   在队伍建设中,机关本部的师资队伍目前面临着满足数量需求与保证质量要求的双重标准。经科学院党组批准,由研究生院贷款建设用于集中教学的新园区,最迟在2006年9月将投入使用。届时将实现至少8000至10000人规模的集中教学,最少将需要400名专职教师。去年12月10日,经科学院院长办公会批准,研究生院机关本部师资和管理的创新编制总数达到711个。   面对现实需求,围绕发展目标,我们必须用好现有人才,充分挖掘现有队伍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必须解放思想,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加大对骨干人才的引进力度,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前进行战略布局,否则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   (四)围绕能绩贡献确定待遇   通常的考核是“德、能、勤、绩”,但较多的又会客观地落实在能绩贡献上。我们将在专职人员队伍中继续推行三档九级的岗位津贴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绩效津贴政策。目前教学、科研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骨干人员,待遇提高幅度还不够;在急需骨干人才的引进中,我们思想解放还不够。当然,待遇的提高一定要有据可依,要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团队的考核来确定团队的待遇,通过对个人的考核来确定个人的待遇。   一个优劣不分、鱼龙混杂的团队,是没有战斗力的。考核不是万能的,却是必需的,它能将每一个人的“德、能、勤、绩”可衡量,也能将个人的作用和贡献可比较。在此基础上来确定相应的待遇,对每一位同志都是公平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人的劳动创造,激励人的工作贡献,增强团队的活力和战斗力。   当然,考核的指标体制和方式,又是一个很现实、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协商订出一套合理的、公平的、可操作的方案。   三、关于作风建设   (一)强调“两个务必”   党的十六大结束后,胡锦涛同志即率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重访西柏坡,强调“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对全党的要求。这两年我们发展非常快,取得不少成绩,也得到了一些好评,但是有“骄”“娇”二气抬头的倾向,值得大家注意。   在日常工作当中,大事要防“骄”,不能骄傲、骄横、骄奢。“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骄横、骄奢,没有人愿意与你共事的,没有朋友,得不到帮助和支持,纵有天大的能耐也成就不了事业。小事上要戒“娇”,避免娇柔、娇贵、娇气。比如说,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干部,为什么就不能承担职能之外的监考任务?我们办学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少而精的队伍,做多而杂的工作,包括临时性的工作。如果我们为满足临时性的工作需求,组建一个庞大的人员队伍,这样的话,大家的待遇将普遍下降。任务还是这些任务,人多了,就只能将待遇标准普遍降下来,道理就那么简单。我希望,与几年前的情况相比,我们应该提倡“一个岗位,两倍收入,三倍工作量”,提倡“一专多能、一岗多面”。 另外,还存在一些现象,院子里开会要用很奢华的请柬,院子里小单位与小单位之间相互请吃,等等。类似的事情虽小,但此风不可长,还要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二)强调廉洁自律   首先要强调的,是中关村园区管理权和使用权的接收。科学院基于对我们的信任和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把中关村的教育设施资产管理权划归研究生院机关本部。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成为国民党对大上海的接收,把民心给接收没了。我们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自爱、要自律;尤其是管钱、管物的同志,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   还有,我们提倡干部要善待员工,正式职工要善待临时工,从事管理的同志要善待从事服务的同志,从事脑力劳动的同志要善待从事体力劳动的同志。在学校,下级不要给上级送礼,上级不要接受下级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馈赠。这体现了学校的一种文化,也体现了共产党干部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还有,最近又出现了个别小金库或小金库性质利益的问题,我们再次强调,发现一个查一个,发生一起纠一起。希望一切有权力的同志,一定要自律,并且要管住自己的部门,管住自己的人。玉泉路园区如此,中关村园区如此,雁栖湖园区也如此。   (三)强调勤奋、奉献、敬业   勤奋、奉献和敬业,对于个人是有成就、有作为的前提;对于单位,是事业发展的群体观念和文化基础。去年底,院务会正式形成决定,取消党政、业务管理部门副处以上干部的加班计酬。无论从队伍建设还是从作风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强调要勤奋、要奉献、要敬业。   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要带头、党员干部要带头、业务骨干要带头,要形成良好的风尚、良好的氛围,形成一种文化。研究生院机关本部的待遇,虽然在科学院京区事业单位中属于中档,但总体上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已经不低了。我们每一位在岗的同志,可以跟周边政府机关、教育单位、科研单位的同类人员比一比,比完之后心里就有数了。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还不勤奋工作、不努力奉献,对不住我们的岗位待遇,对不住组织上的厚爱,也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四)强调岗位责任   现在我们的行政干部岗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都是竟聘上岗。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一直认为当官好,有权、有名、有利;当教授也好,有地位、有待遇、有自由。但我们要强调一个观念,岗位意味着权力,不同性质的岗位意味着不同的权力和不同的待遇;但岗位同时也意味着责任,这一点通常却被我们忽视掉了。   前段时间出现在教学大楼里的“法轮功”标语事件,造成了我们工作的极大被动,造成很坏影响,这与我们干部的岗位责任履行不好有直接关系。作为主要领导,我要承担领导责任,已经决定扣发我个人的绩效津贴5000元;同时,相应职能部门有失职行为的干部,也要追究其岗位责任。发生了重大责任事故,责任人就应该下岗,至少调离领导岗位。不仅那么说,也一定要那么做。当然,我们在强调岗位责任的同时,更提倡大家要主动工作,要敢于负责任。   最后,我再重申一遍,学校,是大家的学校;办学,依靠大家来出主意、想办法,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动手来做。   谢谢大家!                             2004年2月11日                             (根据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