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那些日子的记忆

  • 海洋所记者团 张晓娟 (海洋研究所)
  • 创建于 2009-05-12
  • 1395
“一个人的面孔可以映衬一个群体的心态,一个群体的心态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谨以此文祭奠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2008年5月12日,我还在北京研究生院学习,那天大约下午5点的时候,听到同学们讨论北京下午发生了轻微地震,而我没有丝毫觉察,以为是无稽之谈,当时并不相信。直到一位家在成都的同学告诉我“他家房子裂了大缝”时,才知道四川发生地震这回事,上网一查,汶川地震7.8级!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连忙给在重庆上学的堂弟打电话,不通,再拨,还是不通……心里忽然堵得很厉害,打开网页,情绪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虽然在第二天收到了堂弟安然无恙的消息,但那些不断增加的数字,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让人感到绝望,恐慌和不知所措。大自然仅仅用短短的“黑色三分钟”便向世人宣告了它的力量。我不想用更多的笔触去描写那场灾难,因为那是每个人心中的一道伤,那是天曾经塌过的地方。
 
这个时候,人性的力量开始闪耀光芒,救援队第一时间赶往汶川,各地群众,海外华人,外国友人开始自发地组织捐款捐物,力图挽救每一个生命。
 
研究生院也在13日中午组织了两个园区的捐款活动,我作为学生记者负责中关村园区的宣传报道,和我一块参与报道的陈进是个有点内敛的同学,那天他拿着宣传单见人就发,逢人就喊:“请为汶川奉献点爱心吧”,我在后面甚为感动;记得那时有个叫张成的同学,是半导体所的,只给自己留了70块钱的生活费,把所有的钱都投到了捐款箱里,从地震发生以来他就几乎没有合过眼了,妹妹就在汶川上学,一直杳无音讯……还有一位魏女士,家是唐山的,她告诉我们,唐山大地震时她才十几岁,好多人都在睡觉中去了,她很幸运,活了下来,但失去了双亲,这次又是同样的灾难,虽然人在北京,但她感同身受,虽然和丈夫过着每月240元的救济金生活,但她还是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那天下午还收到了负责玉泉校区宣传报道的宋一丞和俞雷的消息,玉泉园区三小时募得善款46717.61元,带着分分角角,说明很多同学当时把钱包里所有的钱都倒到了捐款箱里;还得知,仅600多人的海洋所五天之内筹到了14.6万元的捐款。
 
后来全国默哀那天,我既没有去玉泉园区小广场,也没有去天安门广场,怕自己控制不了,一个人在宿舍里面墙默哀,之后同学发短信告诉我:默哀结束后,天安门广场上所有人齐声呐喊: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加油!
 
接下来的几天,已经不敢看图片和听报道了,只是浏览文字,心就痛得厉害,觉得自己很渺小,想尽点绵薄之力,却没有丝毫办法,恐慌,但同时又被灾区不断涌现的事迹感动着。
 
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过生命真相,仍能热爱生命的人。灾区人民就具有这样的勇气和精神。我不理解那些在震时发出“做鬼也幸福”靡音的人和震后的是是非非,但那场灾难对全国人民来说,无疑是场精神的大洗礼,它向世界宣告了:我们的脊梁压不垮!那种空前高涨的全民爱国热情也是很鲜见的。
 
时至今日,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汶川获得了重生,灾区重建也步入正轨,全国人民也从伤痛中缓了过来,可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那些沦为孤儿的幼子,那些伤残的患者,那些备受伤害的心灵,那些尚在帐篷中的灾民,仍然需要我们的救助,不是流于形式的,而是物质上的支援和精神上的慰藉!
 
今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日,逝者安息,生者加油,不管政府,民间或者青年学生采用何种方式纪念,“5·12”这个数字注定会永远印迹在每个人心中,印迹在历史史册上! (海洋所记者团 张晓娟)
 
 
 
 
 
 
责任编辑:海洋所记者团 张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