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命科学研究生论坛:“第一作者”讲述科研心得

  • 周露玙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9-03-14
  • 1248
【新闻网讯 记者周露玙报道】3月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生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联合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承办,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院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原创性成果的多位研究生登台亮相,讲述他们的研究过程和心得。
 
出席该论坛的多位教授都在本领域颇有建树,他们在讲话中纷纷提出了各自对在座学生的殷切希望。
 
杨福愉院士在讲话中以自己年轻时候的研究经历,勉励在座的莘莘学子,要在工作中向各方面的专家学习,要注意学科的交叉,除了化学、物理和生物这样大学科尺度下的交叉,一些小学科领域内的交叉也是值得注意的。杨院士已是八十多高龄,但他仍然天天会去实验室关心领域的研究进展,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康乐教授指出现在研究的一个趋势是整合同领域的资源,加强各个生命科学院所从事相近工作研究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大型仪器的互借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研究。同时打造精品课程,加强博士生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跟进国际领域的研究进度,注重各种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新兴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并且提出研究生应该要具备敢想、敢做、会写以及会讲的素质,增强自身在国际大环境下的竞争力,想前人所不敢想,敢于质疑,能够通过正面证明反面证伪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能够将自己的工作写成论文付梓刊登在学术界传播,能够将自己的工作条理清晰流畅地陈述给他人,不论是一小时、半小时、十分钟的演讲,还是一句话,都能准确地概括出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应付从各个方面提出的问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在同学们的盛情邀请下做了简短的讲话,与大家分享自己读研究生时候的经历,勉励同学们要在年轻的时候做更多的事情,不要想等以后再说,并且坦诚地指出学生阶段是约束最少的时候,提醒同学们要珍惜现在的研究环境和条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确保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更新速度能跟得上潮流,新知识的出现往往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线索。
 
中国科学院基因组所所长吴仲义教授也在茶歇的时候对在座的学生做了讲话,以实际数据展示给同学们我们国家在基因组学方面的强大科研实力,第三代测序技术能够实现在一小时内对人类基因组测序20次,提醒大家要注重利用这个巨大的资源,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也是中国与国际同行处在同一高度起点的领域。我们身处在测序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机遇,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测序解决。
 
这些专家学者的讲话给予我们学生莫大的启示,提示我们在今后研究道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对我们如何走好学术道路,乃至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责任编辑:周露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