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善我院科研院所党的建设,根据院党组安排,10月27日至28日,人事教育局、京区党委、院党校联合举办了中科院所局级领导干部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第一期学习研讨班,59名分院党组书记、北京分院所属单位党委书记、京外部分研究所党委书记参加了学习,研讨班由中科院党校副校长苗建明主持。
 
学习研讨班围绕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旨,安排了5个专题报告。中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王庭大从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和任务三个方面,系统权威地解读了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及其精神实质,并对如何加强我院党建工作,提出了加强领导、狠抓贯彻落实的具体要求。人教局局长李和风结合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传达了中组部会议的精神,阐述了我院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现状和思路,以及对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监察审计局局长沈颖就加强我院反腐倡廉工作建设这一主题,结合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就我院反腐倡廉工作的任务与重点、主要状况、思路和举措进行了讲述。中央党校柳建辉教授和张晓燕教授分别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几个问题”和“建设学习型政党”两个主题做了专题讲解。
 
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岩作培训总结,他结合我院的实际和院党组下发的《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对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各分院、研究所党政领导要带头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带头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二是各分院、研究所要积极部署与推动广大党员学习全会精神的活动,认真组织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决定的核心思想和实质内容。三是结合科研院所实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科研院所的党建工作。围绕科研院所的党建工作,何岩副秘书长还就研究所党委的职能和定位,如何发挥研究所党委的作用,如何处理研究所党政关系谈了自己的意见。
 
何岩副秘书长指出,本期学习研讨班办得很及时,希望各单位的书记先学一步,学深一点,这对我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进院所党建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根据院党组安排,第二期学习研讨班将在11月中旬举办。
 
 

为加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进一步做好各单位的基层党建工作,根据《2009年京区第四协作片工作要点》中确定的活动安排,10月27日下午,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了京区第四协作片单位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了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组长、中科院党组成员王庭大同志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决定>,切实加强我院党的建设》专题报告,来自第四协作片区7个单位的47名党委委员、党办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此次报告会。研究生院150余名党政中层干部和教职工党员也参加了报告会,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同志主持报告会。
 
王庭大的报告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任务”及“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四个方面作了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阐释。加强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为更好的履行这一重大责任必须提高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他从党的历史、当前形势状况、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等三个方面分别阐释了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王庭大对我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总结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六方面的宝贵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指出,党的历史和经验证明我们的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是善于总结经验的党。 王庭大在报告中还具体介绍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本框架和重要观点,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最后,王庭大指出我们一定要结合中科院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到实处。
 
邓勇在主持报告会上指出,王庭大的报告内容丰富、分析全面深刻,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结合现实,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性,使与会者进一步加深了对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加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必将对各个单位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党建核心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点滴奉献,点亮生命”为主题的造血干细胞知识讲座于10月27日晚上在中关村园区S102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组织承办。
    
    据悉,本次讲座是第四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募集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之前学生会已经对该活动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包括利用研究生院的邮件系统给大家发送倡议书,在学校各主要地点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在学校食堂外面做现场宣传等,并得到了中关村园区与玉泉路园区众多学子的热情响应,截止记者发稿时已有接近三百人通过各种方式报名。
本次讲座的嘉宾是来自于北京市309医院血液科的施兵医生和北京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之家的两位志愿者。
    
    讲座中,施兵医生为同学们讲解了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打消了许多同学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的疑虑,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演讲结束后,许多同学积极报名要求成为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同时,施兵医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目的和捐献流程,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展现了从抽取5ml血样成为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到HLA配型成功,直至成功捐献成为捐献者的整个过程。并解答了同学们的以下疑问:  

    1. 造血干细胞事实上是一种可以分化成造血细胞的始祖细胞,大量存在于红骨髓中,这也是为什么捐献造血干细胞常常又被称为捐献骨髓的原因。  

    2.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用途是治疗白血病,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白血病的治疗手段。  

    3. 要成为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其年龄必需在18~45岁之间,身体健康,近视或远视的度数不可以超过600度。只需就近在造血干细胞的血样采集点填写“志愿捐献同意书”和“志愿捐献者登记表”,留下5ml血样和联系方式即可。但若变更了电话号码或邮箱地址,请一定记得跟骨髓库联络,因为您很可能就是某位患者的一线生机。  

    4. 成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并不等同于捐献者。中华造血干细胞现有的库型量大约为100万份,而国内成功的移植手术仅几千例。99.99%留下血样的捐献志愿者一生都不会被需要做移植手术患者HLA配型成功,即使配型成功还要通过高分检测,体检,也不一定可以成功捐献。  

    5. 提取造血干细胞的方式有脐带血,抽取骨髓,和外周采血。外周采血是目前最常用的抽取捐献者造血干细胞的方式,类似于血液透析,采之前要注射动员剂,使得存在于骨髓内部的造血干细胞分散到血液中去便于提取。注射动员剂可能使捐献者产生暂性的头痛腰痛等症状,但捐献完毕停止注射后症状会消失,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动员剂对人的身体有害。一般捐献量仅为10克,而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为3公斤。  

    6. 捐献过程。骨髓库中的血样被HLA配型成功后,志愿者要接受体检和高分检测,进一步确定志愿者的身体状况和骨髓匹配程度,耗时约1个月左右。确定捐献后捐献者需住院七天接受动员剂注射和耗时3~4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提取,两周左右即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整个捐献过程耗时1~3个月,捐献中所产生的费用均由患者承担。  

    7. 志愿者有权利在整个过程的任何环节放弃捐献,但签署了志愿捐献知情同意书后就不能撤销决定,因为这个时候患者已经进入无菌室进行大剂量化疗放疗,已丧失造血能力,在寻找新的配型已来不及,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另,此次讲座在研究生院将举办两次,除了本次讲座之外,本月28日晚上在玉泉路园区的阶2-3教室还会有一次内容相似的讲座。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HLA采样入库工作将会在本周末举行。具体的,中关村园区是在本月31号(本周六)中午11:00-13:00在六号楼门口;玉泉路校区是在下月1号(本周日)中午11:00-13:00在水泥体育场。也欢迎同学们的参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举办这次讲座的目的就在于让各位同学从此次的讲座中认识到什么是造血干细胞捐献,激发同学们“点滴奉献 点亮生命 ”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志愿者的热情。学生会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活动仍在继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保持关注。

                                                   

 

10月26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Ian Chubb教授等一行8人访问了我校。代表团成员包括国立大学理学院、医药生物和环境学学院及物理学学院院长Aidan Byrne教授、中国学院执行院长Richard Rigby教授、澳大利亚表型组学研究机构首席执行官Steve Winslade博士、国际开发主任Darren Brown先生等人。邓勇书记在玉泉路园区会见了来宾。

邓书记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研究生院存在不少相同之处:都是公立大学,都属于研究型高等学府,都拥有只培养研究生的教育经历,都为各自的国家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并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国立大学首创的青霉素提取和光子通信技术已经载入世界科技发展史册。
 
Chubb校长说,此次是他第24次访问中国,也是第2次访问研究生院。2007年5月25日,他曾为中科院师生做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的演讲,研究生院活泼而严谨的校园气氛给他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他希望在共同合作愿望基础上,尽快找到合作契合点,迅速开展两校之间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
 
经双方讨论商定,首先选择生物和医学、地学、资源环境学、生物物理学、社会科学等5个领域开展起合作交流项目。两校之间合作协议将在近期签订。
 
院长助理朱相彬向来宾介绍了研究生院概况。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钟良玮和资环学院副院长胡正义教授分别向来宾介绍了各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简称ANU)成立于1946年,由澳大利亚政府创建,是澳大利亚当时唯一的一所研究型大学。成立之初的国立大学作为澳洲政府的智囊,仅招收博士研究生,后来逐渐开始招收硕士生和本科生。经过50余年的发展,国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顶级大学。现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现有学生约1.4万人,设有理学院、人文科学院、亚洲研究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工程与资源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和法学院等教学科研部门。
 

【新闻网讯 记者潘岩】10月29日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院60周年暨迎新生联欢晚会在玉泉路礼堂隆重举行。当晚,礼堂座无虚席,欢声雷动,沉浸在一片快乐的海洋中。拥抱金秋,我们收获辛勤耕耘的果实;展望来春,我们孕育的繁花满枝的希望。

    晚会在歌伴舞《我和我的祖国》中拉开了帷幕。高亢的美声唱出了科苑学子对祖国深深的祝福;翩翩的舞姿舞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意气风发。绚丽的开场使大家的精神为之一振,接下来体育舞蹈协会带来的国标《相逢相知》又将观众引入了温婉娟秀的唯美境界。默契的配合、熟练的舞步,成功演绎了知己相知相惜的动人故事。

    晚会的歌舞节目形式多样,中西合璧,精彩纷呈;古典与现代携手演绎,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流行与民族珠联璧合。玉泉和中关村校区的同学分别献上流行歌曲串烧,熟悉的旋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歌声、和声响彻礼堂。生命科学学院同学带来的吉他弹唱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白衣飘飘、多愁善感而又激情澎湃、青春飞扬的大学时代,我们在激扬的旋律中回味时光温暖的笑脸和初恋甜蜜的体验。研究生院的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文艺社团也是个个身怀绝技。博士合唱团演唱了经典曲目中国民歌《龙船调》和菲律宾民歌《卖花生》,旋律高低起伏,和声婉转悠扬,完美诠释了合唱之于“合”的魅力。民乐团将东西方乐器融合贯通,既可以描绘出烟雨迷蒙的《梦里水乡》,又可以用二胡和扬琴敲击出赛马奔腾的波澜壮阔。舞蹈团的同学用优美的舞姿展现青春的旋律,年轻的心潮。古典舞《蝶儿》婉约轻盈,波光流转,两位舞者轻舞飞扬,化蝶齐飞;现代舞《追》节奏急促,寓意深刻,表现了青年追逐时光、追寻理想、追求人生成就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爵士舞《dark angle》动感奔放,洒脱劲爆,带动晚会的气氛逐渐走向高潮。

    晚会的语言类节目同样精彩,相声《找堂会》段子诙谐幽默,演员表演惟妙惟肖,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小品剧《梁祝新编》创意新颖,融入流行词汇与网络新语,笑料百出,笑声不断;秦腔独唱《祭灯》则将大家带入了秦腔汉调悲壮浑厚的古典文化氛围中,低徊沧桑,荡气回肠。最后,材料学院的同学为大家表演了环保时装秀。模特的服装完全由再利用材料制成,自然与时尚的结合,简洁与流行的搭配,同样可以扮靓场上的俊男靓女,环保与再利用同样可以引领新的流行风向标。

    晚会在大家的喝彩声中完满结束。伴随着欢快的笑声,时间在丰富多彩的节目和动人欢快的歌舞中飞逝,短暂而美好的夜晚、温馨感人的一幕幕都烙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次晚会不仅为同学们充分施展才华、创新思想提供了平台,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学院凝聚力,促进了研究生院的文化建设,全面展示了我院蓬勃发展的良好状态,是为科苑60华诞献上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