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8点,中关村教学楼S302教室坐满了同学,等待着《电工理论和新技术》讲座的开始。此刻坐在讲台上的人,就是严陆光先生。
 
严陆光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著名电工学家。原籍浙江东阳,1935年7月生于北京,其父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校长严济慈院士。1999年10月至2004年5月任宁波大学校长,现为宁波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早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从事研究工作,担任电感储能和托卡马克课题组组长,开创了中国大能量电感储能装置的系统研制,建成了中国第一台托卡马克CT-6电磁系统;在超导电工方面,作为应用超导室的主任,领导进行了多方面的基础研究,研制出多台实用的超导磁体,在意大利、德国、日本做客座研究;后任电工所所长,宁波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严陆光院士以幽默而温和的口吻开始了讲座。严院士讲座的涉及内容,包括电工理论和新技术概况、我国能源和电力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受控核聚变研究、超导电工、电气化交通和国防装备电气化。通过如此系统的讲述,指引和鼓励同学们为电工技术研究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讲座中,严院士通过自己的研究经历,从一个院士的角度娓娓道来,给同学们的科研思路带来新的启示。不止如此,严院士讲座中不时的幽默更让同学们体会到一代大师的风采,而严院士言谈举止中的平易近人,和讲座中不失时机的穿插着做人做事的道理,更是让同学们看到严院士培养未来人才的拳拳之心。
   
相信严陆光院士的讲座将给同学们的生活和科研一生受用的启发。衷心感谢严陆光院士莅临课堂,为同学们奉上如此精彩的讲座。
    

【新闻网讯 记者杜纪福报道】有一位老科学家,从事青藏高原研究四十余载,先后二十余次进藏,参与青藏高原科考,珠峰探险科考等多次高海拔探险科考。长期的高原野外考察给他的健康带来了“后遗症”。受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损害,他的双眼患上了早期白内障,曾于1989年、1993年先后动了两次手术,换了人造晶体,才恢复了视力。高原缺氧也给他的身体带来不适。但这些却始终没有阻止他在探索青藏高原科学研究道路上的脚步。虽已70多岁高龄,仍然在研究生院的讲坛上孜孜不倦,传道授业。他是谁呢?
 
当记者带着崇敬的心情急匆匆走进研究生院夏季学期青藏高原系列讲座的教室时,这位可敬的老科学家早已站在讲台上,等候着给同学们上课。虽是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这便是郑度院士。
 
郑度,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他是我国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特别是有关高原与山地的地理研究工作,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均有创新,是首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首席科学家。
 
郑院士的讲座题目是《青藏科学范式与效应——青藏高原环境发展与思考》,郑度院士首先以研究青藏高原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开始了本堂讲课。
 
独特的青藏科学范式
 
郑度院士重点讲解了在青藏科考构建起来的独具特色的青藏科学范式:长期的基础;出成果又出思想;知识传播的过程。他说,青藏科考不是一个短期目标的完成为目的,而是50多年来阶段性与长期性相互结合,将伴随着研究的深入,将这一区域的研究和国际接轨,和全球研究相连。青藏科考既出成果又出思想。从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历程看,出思想和出成果的影响同样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出思想对于基础性研究也是科学创新的种子。郑院士说,青藏科考本身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但却更像一个网络,搭建起不同学科、不同科学家之间的共同认识。这便是科学考察过程中知识传播所取得的成果。
 
辐射的青藏效应
 
 当郑度院士讲饶有兴致讲解“青藏效应”时,我不仅迷惑了。什么是“青藏效应”?“青藏效应包括四个方面:“探索自然奥秘的凝聚力,学科相互渗透的平台,人才涌现的催化剂和放大的社会影响。”
 
“青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地域单元,地球科学、宏观生物学都有许多奥秘蕴藏其中,不同学科的学者对自然探秘的兴趣使他们走到一起,这便是科学考察巨大的凝聚力。持续50多年的科考为不同的学科相互融合交叉,提供了极佳的科研合作平台。”当他讲到当年的青藏高原的科考队伍中有走出施雅风,刘东生,吴征镱,秦大河,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等等20个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并且还涌现一批优秀的科研团体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时,引起在场的同学一阵惊叹。青藏效应还辐射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不但知识在不断传播,而且青藏科考的众多研究成果在资源开发利用,农牧业发展,生态安全屏障方面产生更为普遍全面的社会效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些瞄准前沿的创新意识、立足实地的辛勤工作、大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重视建设需求的务实原则以及献身高原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使几代科学家汇集在青藏高原研究的旗帜下,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辐射力的“青藏效应” ,使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研究事业得以持续发展,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恶劣环境培育“青藏精神”
 
40多年来,郑度先后进藏20多次,参加了珠峰地区、青藏高原的几次重大科考活动。正是这些宝贵的实地考察经验,所得到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才有后来他在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及地域分异规律等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郑院士以自身的科考经历,带领同学们走进了充满冒险色彩青藏科考之旅。
我们国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极端重视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50、60年代,是青藏科考的起步时期。自70年代开始组建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始对青藏高原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郑院士讲到,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环境异常恶劣,非常辛苦。
 
郑度院士告诉同学们:“作为科学工作者,首先是完成国家交给的科研任务,其次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要立足实地,以大自然为实验室,才能获取第一手资料。另外,从事科研工作,一定要非常勤奋、努力,要热爱这个领域,更重要要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像我们经常在野外、无人区搞科研,若没有克服困难,献身科学的勇气,肯定难以开展工作。” 这就是或许就是郑度院士提到青藏精神真实写真:创新意识,瞄准国际前沿;立足实地,取得原创数据;提倡协作,加强综合集成;结合实际,服务高原建设;持之以恒,献身青藏事业。
 
循着郑院士的讲解,同学们跟随着他对青藏高原的环境和发展的进行思考。从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认识了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思考着青藏高原的区域发展未来之路。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很高兴能继续和同学们交流。”不知不觉,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已经行将结束。本想课后能有机会采访一下郑院士,但是由于时间紧张,记者只能遗憾地失去这次机会。记者虔诚的期望,明年我们继续能聆听郑院士的报告。祝愿我们敬爱的郑院士,身体安康,明年夏季学期,让我们在研究生院的课堂上再会!
 
 
郑度院士简介:自然地理学家。生于广东揭西。原籍广东大埔。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1987年至1992年,他负责主持国家基金委与中科院重大项目“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率队考察了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等研究程度低、条件恶劣的高海拔区域。1992年起,他任国家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至2003年,他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研究气候、植被与土壤分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带主要类型的分布图式;划分了青藏高原的垂直自然带为季风性和大陆性两类带谱系统,构建其结构类型组的分布模式,揭示其分异规律;建立了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的综合分类系统,证实并确认高原寒冷干旱的核心区域;阐明了高海拔区域自然地域分异的三维地带性规律,建立适用于山地与高原的自然区划原则和方法,所拟订的青藏高原自然地域系统方案是迄今最全面和系统的,得到广泛的应用。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闻网讯  记者朱明月报道】6月12日晚上7点,中科院研究生院第八届文化艺术节---“青春的风采”文艺演出,在玉泉园区大礼堂隆重上演。部分教育基地、培养单位选送的15个节目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同台献艺。现场热烈火爆,座无虚席。 研究生院副院长王艳芬致开幕词。 

    晚会在来自电声乐队的《怒放的生命》歌声中开始,“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歌曲唱出了热情、唱出了力量。因为我们拥有青春,有“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来自成都光电技术所的同学们带来了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舞蹈形式新颖别致,诙谐幽默,引发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由微生物研究所选送的歌舞剧《白雪公主》将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融入现代因素,结合科苑生活,在搞笑中融人生哲理,让观众眼前一亮。 

反串小品《爱的领悟》可以说是这场晚会的一个亮点,由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选送,小品以科苑新生活为题材,演绎了一段诙谐幽默的校园爱情故事,反串“芙蓉美眉”的男生的出色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竺之恋》是由大连化物所带来的印度舞,展现了浓郁的异国风情。 来自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舞蹈《黄河颂》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此外,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选送的小提琴独奏《沉思》,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女声独唱《一个人的生活》,研究生院工会教工舞蹈队表演的舞蹈《舞动高原》,研究生院loong乐队表演的《梦里水乡》和《龙的传人》、曲艺社的相声《找堂会》、体育舞蹈协会的拉丁集体舞,以及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的爵士舞、化学和化学工程学院的原创歌曲《时间里的歌》等,都独具特色、精彩纷呈。 

  最后,研究生院博士合唱团的《大漠之夜》、《瑶山夜歌》和《八骏赞》,时而低吟、时而高歌,时而颂扬默默奉献负重前行的骆驼、时而展现独具魅力的瑶山风情、时而讴歌万马奔腾的刚烈和豪迈,把观众的情绪、汇演的气氛带入高潮。 

    成都教育基地、武汉教育基地、水生生物研究所、成都光电技术所、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大连化物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苗建明、副院长王艳芬、王颖等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发奖牌。 

    晚会在主持人“让我们相约2010年青春的风采”的希望和憧憬声中结束。

一年一度的“青春的风采”文艺汇演作为一个中科院师生大家庭的聚会,既展现了群体风貌,又能彰显个性风度,两者交相辉映,把校园主旋律唱得更响;而整个校园文化艺术节则深刻地挖掘了研究生院校园文化的独特底蕴,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是一场青春、友谊、欢乐的盛会,科院学子的青春风采将永不落幕,永放异彩! 

                        

【新闻网讯 记者王宁报道】6月12日是我国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为响应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号召,提高中科院研究生院师生研究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识,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来庆祝我国第四届“文化遗产日”。

    6月11日晚9点开始,在玉泉路园区人文楼教一阶,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方晓阳教授和胡耀武副教授分别给科苑学子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歌赏析》和《文化遗产中的科技应用》的精彩演讲。方教授在讲座过程中即兴演唱了多种民族歌曲,令学生大呼过瘾,引来阵阵掌声。而胡教授的讲座涵盖了大量自然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的应用,令学生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6月12日中午11点,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师生在玉泉路园区学生食堂前进行文化遗产知识现场咨询与宣传工作。现场摆放许多宣传展板,介绍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遗产和该系最近几年所做的相关研究保护工作,另外还展示了许多亟待保护的古建筑照片,呼吁大家关注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同时分发大量宣传手册,介绍更多文化遗产日的相关知识和科技考古系概况。活动期间许多老师和学生驻足询问,在系里同学耐心仔细地讲解下认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表示以后会为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一些老师和同学在纪念册上签名留念,进一步表明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并获赠精美的纪念品。

    下午15:30,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马清林博士在中关村校区N215教室带来了《金属文物保护与仪器分析》的精彩讲座。马院长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讲述了自己对古代金属文物研究和保护的心得,并强调了分析工作在保护文物方面的重要性。最后马院长嘱咐大家好好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晚上19:00,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朝洪教授在中关村校区S302教室进行了题为《中国古代玉器与玉文化》的精彩讲座。“黄金有价玉无价”、“君子比德于玉”,一开始赵教授就从古代典籍娓娓道来,讲述了玉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角色,然后告诉了大家玉的分类、玉器的分类,最后还教给大家古代玉器的鉴别技巧并耐心详细地回答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课间休息时赵教授拿出大量实物供大家亲手感受,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对各种玉器玉料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本次举办的“文化遗产日”庆祝活动非常成功,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做了大量工作,不仅给研究生院师生传播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师生研究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文化遗产日”简介:为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发动关注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国务院规定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今年是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本次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新闻网讯  记者王宁 王培志报道】6月10日下午,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办的夏季学期《科技考古学系列讲座》在中关村校区N215教室开讲。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院士,为科苑学子作了题为“人类演化研究新进展”的精彩演讲。
人是万物之灵。很久以前人类就认识到自身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并且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人类的起源问题,但是即便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人类演化研究的问题上依然存在诸多置疑和争论,为此,吴新智院士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研究经历,并引用当今最新的考古发掘材料和遗传学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一次绝佳的了解人类自身起源和进化过程的学习机会。
吴新智院士以人与猿分界的标志为开始侃侃而谈,介绍了人类演化的四个阶段: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并由此总结了人类身体进化的趋势:身高的增长、脑容量的增大、体质和文化特征的演变。然后通过考古发掘材料介绍了中国地区古人类的进化状况,指出中国古人类很早就与西方古人类存在基因交流的现象。最后在中国人类进化问题上提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演化模式,并指出这是“网状的连续进化、双向的附带杂交”。
 对于全世界现代人起源和进化的问题,吴新智院士指出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坚持“多地区进化说”,认为现代人是多地区进化而来;而另一部分学者支持“取代说”,又叫“夏娃说”、“近期出自非洲说”,认为现代人全部是由几万年前非洲进化而来现代人的后裔。一方面吴新智院士通过旧石器文化传统、中国现代人的形态特征来论证“多地区进化说”的合理性,认为中国地区的现代人是由本地的古代人类演化而来,而不是非洲早期现代人的后裔。另一方面,吴新智院士对遗传学关于现代人起源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许多明显的矛盾,进而强调少量的人类遗传学结论不能全面地反映现代人起源的整个过程。
最后吴新智院士提出了关于协调上述两种观点的一些思考,呼吁研究学者要辩证的思考问题,并且要综合考虑直接的和间接的证据,使我们对人类的演化过程有更正确和深入的了解,并鼓励科苑学子多关注和尝试人类演化方向的新研究。
吴新智院士,男,汉族,安徽合肥人,1928年6月2日生, 1953年上海医学院本科毕业;1952-1953年在中央卫生部高级师资进修班进修解剖学;1953-1957年任大连医学院助教;195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61年毕业,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