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近日,经研究生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市教委进行沟通,我院研究生可报名参加北京市村官选拔。这为我院毕业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渠道。 去年,我校就有部分毕业生希望参加北京市村官招聘报名,但由于村官报名体系只面向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不对科研单位开放,因此我校的毕业生没有报名的机会。根据学生们的要求,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多次向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市教委反映,但未果。 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招聘选拔始于2006年。据介绍,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毕业生,工资待遇为第一年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第二年平均每人每月2500元,第三年平均每人每月3000元。而大学生村官的各类社会保险,由政府为其缴纳。同时,大学生村官如果在校期间已通过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笔试合格证书有效期延长至其3年合同期满后的6个月。而大学生村官3年合同期满考核合格,并且具有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合格证书,如用人单位需要,经面试合格,可优先录用为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表现优秀的,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可列为副处级后备干部。

【新闻网讯 记者 屈璐璐】正如会场中一次又一次重申的那样,基辛格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当1971年的那次秘密访华还定格在历史书的显赫位置时,时隔36年,又迎来了他作为中美友好使者的那二次来访。 这位前美国国务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美关系的建设,这一次更以八十五岁的高龄,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在4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眼中的中美关系》的演讲,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谈及中美关系的现今走向,核心仍不离“合作”二字! 中国的崛起是不避免的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飞速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有目共睹,对于密切关注中国发展的基辛格来说,是有着切身的体会的,他以战略家的眼光指出:“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我们做不了什么,而且也不应该去阻止它的崛起。” 站在这样的高度上,他还回应了中国人民所关注的“中国威胁论”问题,除了再次重申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他还从历史的角度去剖析这一“威胁”,“从历史上看,当一个国家发展速度非常快的时候,其他的国家可能会对它有所顾忌”。 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基石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合作”一词在基辛格的话语中不时出现。 回忆起冷战期间中美关系的首度回暖,他以历史的经验告诉了我们“合作”这一事实。剖析国际秩序和亚欧的架构,他指出其中的相似性,从民族之间的关系,引至中美两国的关系,力求在外交政策中实现合作的、公平的、自主的权利。 谈到中国崛起,他指出“美国的抱怨是没有意义的,美国要做的以及中国要做的,就是要找到一种方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推动各自的发展”,而且以一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断言:“即使执政党发生变化,但他们还是愿意和中国进行合作的”,“最终都会回到合作的基石上”。 诚如基辛格所言,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无法预测20年后、25年后将会发生什么,时代在家,国家在发展,但有一种信念却是不变的,那就是“不应该把别的国家看作是对手”,“我们的未来取决于、依赖于我们的合作”!

2007年4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多次提到一个问题,即“构建一个新的国际体制”。他反复强调,当面临全球重心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一个新的国家迅速崛起的局面时,如何避免冲突、加强合作的关键有赖于建立起一种新的国际体制。而这种新的国际体制是什么,该如何去构建,基辛格博士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将其冀望于在座的青年学生,称他们“将会塑造20年后、25年后的国际体制和世界”。可以看出,对于这位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的能手,构建一个新的国际体制却成了他一个未了的心结。 作为一名杰出的国际战略理论家,基辛格为能够建立起一种合理的国际体制而付出了无尽的思考与尝试。早年他在哈佛大学学习时,就热情地投入到有关世界秩序与和平的研究中去。当时的他接受了国际关系中的均势理论,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他认为稳定的国际体系实现于力量均衡的基础之上,因此缔造一个和平而稳定的国际体系一直是他的梦想。之后不久他便步入政界、登上了国际舞台,但这种“均势”的思想仍然强烈的影响着他处理国际事务的思维。他促成了中美之间的和解,而对苏联采取缓和的态度,同时结束了越战,种种举动均可以看作是他在积极构筑一个他理想中的均势世界。彼时的基辛格对于“新的国际体制”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架构在冷战基础之上的一个规避冲突、缓和矛盾、保障美国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一套稳定而和平的体系。 然而离开政坛的基辛格却目睹了旧的世界体系的崩溃,冷战的结束对于基辛格来说,并不意味着新的国际体制已经建立,反而宣告了他脑里曾经描绘出的那套“新的国际体制”将无法实现,这充分唤起了基辛格的忧患意识。他在1994年出版了《大外交》一书,对于冷战以后的美国国家战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冷战的结束形成了大家眼里的“单极世界”,但“权力也更加分散化”, 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也减弱了”。在他的这本新论述中,他仍然秉承“均势理论”的思想基础,但实现“均势”的思路却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开始注重共同的价值观对于构建“均势世界”所起到的作用。在这一转变中,欧盟的产生、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以及人类面临的一些全球性的问题都对他思维的改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整套思想在他此次的演讲中均体现了出来。 基于这些思想,基辛格开始不断的对美国提出忠告,认为事实上美国受惠均势良多,但却一直排斥均势观念,他试图说服美国放弃构建单极世界的梦想,而积极去建立起一种世界的新秩序,这是一个“建立在势力均衡基础上的多极世界,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然而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证明了基辛格的这针“清醒剂”并没有对美国政府起到实际的作用,他心目中“新的世界体制”的实现仍然遥遥无期,而无奈人却已到暮年。 于是,基辛格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即“新的世界体制”的建立仅有赖于政治家、外交家是无法实现的,即使如他这样出类拔萃的优秀外交天才也不例外,因此必须在尽可能多的人们中间建立起对于新的世界体制中普适价值的一种认同。他说:“政治家就犹如古典剧中的英雄,他预见了未来,但无法证明其是否'真实’。各民族只能从经验中学习;等到它们'领悟’时,要采取行动已为时太晚。……因此,政治家必须是教育家;他必须填补本国人民的经验和自己的预见之间、本国的传统和其未来之间的鸿沟。”因此基辛格开始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承担起一个“教育家”的责任。他奔走世界各地,传播着“新的世界体制”的理想,直至此次再度来到北京,他一方面说他20多年来没有接触“其关注的国际体制,来看一看双方该怎么样为这样一个国际体制的建立来做出贡献”,表现出自己对建立新的世界体制的力不从心,同时又对于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也便是合乎情理的了。 因此,对于历尽传奇和坎坷的基辛格博士来说,构建“新的世界体制”已经不是少数政治家的事,而需要在全人类建立起一种能普遍接受的价值概念与合法性,他希望在更多的人群中间建立起有关这种新的世界体制的“正统观念”,这样新的世界体制才有可能实现。当然,这种价值概念与合法性到底指的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基辛格的理解也未必是我们一定要接受的。不过,对于一个和平的、稳定的、合作的、包容的“新的世界体制”概念,我们确实需要将其牢牢的树立在心中,这可能才是我们从基辛格博士的演讲中所应该收获到的最大财富,可能才是基辛格博士对我们寄予厚望的目的。 (本文作者:研究生记者团 陶岸君)

【新闻网讯 杨芝】4月2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来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指导工作。在王克林所长等陪同下,吕晓澎副院长参观了该所园区和研究生宿舍,并与该所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会干部进行了座谈。 王克林所长向吕晓澎副院长汇报了该所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的情况,并介绍了该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吕晓澎副院长对亚热带所近几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欣慰,肯定了该所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环节的突出成绩。 她说,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目前的研究生工作和生活环境非常好,这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好的条件。该所处于中部地区,但博士生报考与计划比例能达到5:1以上,在全院都是很高的,说明该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对考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她还说,白春礼院长提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应创研究生培养品牌优势,研究生导师们在研究生培养中应积极总结好的经验,力求培养更多、更好的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级人才。吕副院长认真听取了该所研究生导师们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传达了白春礼院长在近期召开的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届第8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新闻网讯】日前,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H303教室座无虚席,独立电影《看海的七月》首映式在这里举行。十多位媒体记者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三十多位同学共同欣赏了影片。影片放映后,导演王润和肇小贺与同学们进行了座谈。 《看海的七月》是一部描述九十年代初西部高中生生活的故事片。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充满幻想但不善言辞的男孩,他因厌学、上课睡觉而成为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坏学生。为了逃避学业的压力,也为了引起他喜欢的女同学注意,他总是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到沿海城市去看大海。影片也展示了主人公和他哥哥时而紧张时而亲密的兄弟关系。影片通过现实和超现实交错的剪辑手法,力图在幽默中展现青春期男孩特有的心态和处境。 这部影片是导演王润第二部独立制片的电影作品,也是第一次与肇晓贺合作导演的作品。影片放映后,两位导演与同学们进行了座谈。王润表示,他自己并非电影专业科班出身,因此他的作品在技术运用方面不够纯熟,但他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影片探讨青春期青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同时也作为对自己的青春以及对那个时代的纪念。他还以自己为例,鼓励同学们勇敢地投入电影与DV的创作,在影像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应同学们要求,两位导演讲述了他们搜集素材、编剧、拍摄的经历,历数拍片过程中的困难、挫折和喜悦。座谈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就与这部影片相关的各个方面向两位导演提问,导演们一一作了回答。同学们还就影片的取景、配乐、剪接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两位导演表示非常感谢。 这次活动由《大众DV》杂志社、北京零频道和中科院影视协会共同主办,由中科院影协负责具体的筹备工作。活动结束后,王润导演表示非常欣赏影协同学们的工作,希望以后能继续合作,并希望他的下一部影片能再次到中科院放映并与同学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