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陈凤桂】近日,“马文静优秀研究生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周彦文同学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许洋同学获一等奖,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陈建波和汪万红两名同学获得二等奖。这四位研究生是中国地震局委托中科院研究生院培养的2005级硕士生。

    “马文静优秀研究生奖”是为纪念优秀的在职博士研究生马文静同学,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忠良教授将自己获得的“宝钢优秀教师奖”全部奖金10000元捐出设立的,奖励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学习基础课程的地震局系统西部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研究生。

    马文静是吴忠良教授2003级在职博士生。考上博士时,马文静已是青海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在地震预报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当年9月,马文静从海西州怀头他拉地震灾区考察返回途中,发生车祸,因公殉职,终年39岁。

    “马文静优秀研究生奖”奖金为期三年,即2006年-2008年。今年获奖的四名同学是第一批获此奖金的同学。

     陈肃,中科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本部2006级博士生。他难以忘记的,是研一上课而又兼顾实验室任务的经历;他一贯坚持的,是科学研究应具有的创新力和洞察力。出国交流中,他体会到中国教育体制、科研评价体制以及现有文化对青年人创新的束缚;亲身摸索与经历中,他学会了对无法朝夕改变的文化、体制的适应,找到了本科生向研究生转换角色的捷径。

    用陈肃的话说,我们既然被称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对我们的最基本要求,洞察力是我们区别于外人的最大优势。”

    然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不能与生俱来,也无法一蹴而就,除去个人主观因素,还有教育体制、社会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路甬祥院长06年3月6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时谈到,青年人创新需具备 “三大品质”,同时还面临“四大束缚”。“三大品质”是指青年进行自主创新要具备三大品质:创新意识、求真务实、诚信合作。“四大束缚”是指束缚我国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一是现行教育体制不鼓励青年人思维创新;二是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三是市场竞争不规范导致企业家创新无动力;四是急功近利政绩观羁绊官员创新发展。

    结合亲身经历,陈肃认为“我国的自主创新,尤其是科研领域的创新,存在文化与体制两方面的问题,且二者相互渗透”。

    举例而言,“在国外一名研究生的毕业并不仅仅看学生是否发表Paper,对老师的考核也不仅仅取决于Paper 的数量,相反更多的决定因素来自于导师对自己的评价。导师会根据自己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以及所体现出的多方面能力,同时结合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独特特点,给自己的学生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并决定其能否毕业。”。相比于我国的单一化评价体制,这种评价体制不会引导学生向论文看齐,会鼓励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实际考察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都是鼓励人创新的。《大学》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明示要天天创新,而且不管做人还是做事,从里到外,统统要新。四大发明更充分的体现了前辈们伟大的创新能力。提到当下我们“闯红灯”、“无排队观念”等几件耳熟能详的不良习惯,陈肃解释说:“西学东渐后,西方文明不断地流入,可惜的是,我们在学习西方文明的时候,偏重于理性知识的学习,而对于西方文明中的感性知识或者说人文精神学习不够。在渐渐遗忘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并没有能够吸取西方文化的精髓,造成了现在所谓文化真空现象。比如,国外作研究的人都很务实,或较真儿,注重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找的东西,而国内的很多人把研究放在了'炒做概念’上。”

    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是和文化方面问题相互渗透的。当前,青年人自主创新的自信心不够强,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们不敢、不善于提出问题,这就影响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中的深层原因在教育。陈肃感慨地说:“当前我们的教育还是灌输式的,背书、应试比较多,启发式的教育相对少。这是我们在引进国外的教育体制时,只把握了'壳’,却丢了'魂’。国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而我们却更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体系下出来的学生,数理基础可能不错,但是独立思考问题以及提出新观点的能力却有欠缺。当步入研究生阶段后,要求我们从被动接收知识转为主动学习,并在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就逐渐显现出来。我个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确实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转变过程。”。

     文化与体制的弊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作为一名研究生,如何迅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尽快完成进入研究领域后的角色转换呢?

    陈肃从自己的经历中意识到:“研究生一年级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时期。不少同学可能会觉得,研究生阶段的集中教学与本科时并无本质不同,其实不然。尽管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我们研究生院的多数课程依然是大班教学,但同学们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是相当大的。根据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同时,应当尽早融入实验室大环境,参与到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中去。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师兄姐的'传、帮、带’,尽快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针对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将大大缩短研二正式进入实验室后的适应期。要敢于承受'传、帮、带’给自己的研一生活带来的压力,主动积极地接受并完成超出自己当前知识范围的任务。”

     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要想在某一研究领域有所创新,就必须把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否则结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陈肃一语中的:“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具体的说就是:“通过检索论文,尤其领域内顶级会议和期刊论文,洞察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不重复别人的工作,避免无用功;不是去'仿造轮子’,而是'研究性能更好的轮子’。尤其IT是一个更偏向应用,更open,发展变化更迅速的行业,所以要找好'领跑人’,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速度’。当然,仅仅阅读论文是不够的,因为论文本身具有滞后性,代表的是发表日期半年前甚至是一年前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够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进行直接的交流,获取他们的指点与帮助,对于推进自己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这一点,我通过参加几次国际会议后深有体会。更进一步,如果与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通过学术交流,找到了共同的研究兴趣,一起开展合作研究,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源,避免重复研究,也有助于扩大自己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记者采访手记】

    对陈肃的采访结束了,记者心中问题重重。'我更偏向于顺利毕业,还是更侧重于扎实知识?’,'我应该尽快感受实验室的氛围,还是轻松度过研一?’,'我的领跑人是谁,在向谁看齐,我应该关注的网址或期刊都有哪些?’…………

    相信所有看了这篇采访的学生,所有这样自问的学生,都会冷静地思索,也都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采访:信息学院学生会 李磊霞)

    【科研进行时启示录】

    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每一个角色的转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对于一名尚未走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是不易。

    可以看出来,陈肃同学是一个喜欢思考、对自己有着比较明确的认知和定位的人,对于自己作为研究生的角色以及任务有着很清楚的认识。

    研一的时候,尽快能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变,利用研究生院所提供的良好条件,尽可能拓展知识面、夯实基础,并主动寻求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提早进入状态;研二研三时,则带着对研究生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更多体悟,跟随着“领跑人”,开始了主动探索和创新的历程。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从困惑迷茫到清醒坚定,是每个同学在求学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希望同学们的这一过程尽可能的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更多阅读:科研进行时

     【新闻网讯 文/记者周娴 图/周理坤】昨天,记者就排队乘车问题采访了班车司机和一些同学,大家都对文明乘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司机说:校车属于公共财产,需要大家都来爱惜。校车内是公共场所,其良好的氛围需要大家来共同营造。不少同学习惯在搭乘校车的同时吃东西,随着天气的转暖,同学们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进食一些气味很大的食品,使车内的空气十分不好,不利与大家的健康。因此最好不要在车内吃东西。还有一些同学习惯将口香糖残留在车内,清洁起来很不方便,使车内既不卫生又不美观,请大家一定要处理好口香糖的残渣。车上的水杯架,扶手,都是方便大家的,同学们一定要爱惜。

    一些同学也提到增设校车班次的建议,校车司机也对此做出了回答。现在校车每天跑五个来回,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同学的需要,如果为小部分同学增开新的班次,花费太大。另外,司机同志还反映,有些同学搭乘校车是为了去图书馆,或回所里,或者逛街搭顺路车,尤其是在晚上最后一班车时,这使得班车不得不多跑一趟,费时费钱。班车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上课的,同学们最好安排好自己的行程,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

    同学们也纷纷反映,校车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好处,方便,快捷。大家也都认为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的乘车人。

   
    【内容提要】作者论述了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问题。

    【精彩论述】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中的精英教育,我国教育发展对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知识灌输的同时,应加强其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应把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把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融为一体,努力营造人文素质环境,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发挥高水平科研和高水平教育紧密结合的优势,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宗旨,完善研究生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中国科学院主要是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研究所大多数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学术创新的源动力来自于学术兴趣,而学术兴趣需要通过学术交流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来开发和强化。由于科学院主要以科研为主,因此,在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方面与高等学校相比,其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教书育人环境以及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都较欠缺。而且,由于科学发展呈现更加综合化的趋势,人类面对的许多重大的课题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加以解决,单一的学科环境,使得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局限。而一个人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视野如果受到限制,即使同样的聪明和同样的努力,做出的结果也会大打折扣。正像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述:为什么费尔巴哈晚年没有大的创造,就是因为他处在穷乡僻壤,不能和他智能相当的人进行辩争和交流,所以他的学术创造就沉寂下来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学科的横向联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提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所以科学教育是科学文化教育,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如果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不能交融就谈不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交融,所以科学化的前提是人文化,所以说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早已看到人文素质与文化知识的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要取得质的提高和突飞猛进的发展,就必须有与之相应的人文素养做铺垫。古今中外一切伟大的科学工作者,他们的发明创造背后都深藏着丰厚的人文底蕴。

    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他的质能关系式E =mc2 体现了他对大自然规律的高度抽象:能量等于质量乘光速的平方。英国科学家霍金在著名的《时间简史》中,只采纳了这一个质能关系式。这个关系式又被称为改造世界的关系式,它抓住了整个宇宙的本质:物质与能量。宇宙非常复杂,决定它的物理要素很多,而爱因斯坦只用了一简单公式,便引伸出了整个世界的千变万化。对艺术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诠释是息息相通的,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对自然美的洞察力及很高的艺术修养,就很难想象出这样的方程式。

    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道德素养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常常自觉地把科学研究同整个人类的命运、前途和未来结合起来,将科学研究置于一种哲学探索之中,从而突破了“纯专家”的限制,成为具有非凡成就的大师。爱因斯坦在致力于“物质秩序”研究的同时,没有回避对人类“行为秩序”的思考,为此他进一步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特别推崇居里夫人,认为居里夫人的贡献不仅是发现了镭,还在于她的精神力量和人品,而后者正是前者得以实现的条件。爱因斯坦从切身的体验出发,主张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 “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种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要人借着教育得到对于事业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对于人类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

    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和或然性。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研究就是以创新为目标,所以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大家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他们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则是从事科学研究和采取讨论课的学习方式。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采取了不同于大学的新模式: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紧密结合。研究生们可以和杰出的科学大师近距离接触,可以从优秀的科学家身上得到各种启示:提高知识创新的自信心,提高工作的方法与能力。

    一个理工科的研究生,整天在实验室里忙碌,与机器和数据打交道,脑子里面全是为什么,如果缺乏人文素质,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如果没有信仰,那工作起来岂不是很迷茫,做的不顺利,容易烦躁,引发心理疾病。若是思维局限,则视野狭隘,难以发挥创造力,做不出什么成果,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可见,人文素质的确对理工科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如果说数学是理工的基础,那么人文则是从事理工的人的基础。

    李岚清同志曾经说道:“没有一定哲学和人文知识的多方面的积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内容就很难真正理解。”要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必须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较为深刻的人生体验,要想形成科学的信仰,必须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一定的理论修养。而这些对于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讲,只有通过培养人文素质才能达到。

    科学给人以知识,人文给人以想象力,人文与科学相辅相成,互补互进。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会使一个人的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从而产生创造力。如果只是在学科范围内搞研究,时间长了,会导致思维的僵化,思想的狭隘,失去创新能力。只有人文素质提高了,做学问才会居高临下,全面透彻,融会贯通各个学科。一个单纯有丰富理工知识的学生只能成为“匠”,而不能成为“师”。要想成为“师”甚至是“大师”,必须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理工科研究生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同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多方面开拓理工科学生人文社会知识领域,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孙燕新,中科院研究生院数学学院干部,讲师)

    今年1月18日,北京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希望杜绝公共场所乱拥乱挤、城市交通乱行乱停等不文明行为,为奥运会创造文明有序的环境。

    如今,北京市民排队等车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了,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门口的公交车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秩序井然,有目共睹。然而,在仅一墙之隔的校车等车点,却是截然两重天:学生们四处分散,根本没有排队的习惯,往往校车一来,车门一开,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往上挤,尤其在早、中、晚乘车学生特别多的时候,争抢拥挤现象更加严重,误人亦误己。

    本学期开学以后,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为两个校区开课方面的原因,校区间交叉上课的同学更多,原来的几个高峰时段变的更加拥挤,乘车秩序因而变得更加恶化。在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的关注之下,学生会向全校同学发出了《文明礼让,有序乘车,为构建和谐校园作贡献》的倡议书,并紧锣密鼓地组织分配了轮流值班维持秩序的计划,一场文明行动就此展开!

    3月13日,是正式行动的第一天,地上白粉笔划的线清晰可见,让大家可以依线排队等候。早上6点50分,学生会的同学就到了等车地点,非常让人感动;不过更让人欣慰的是,同学们非常自觉的排起了队,一切都秩序井然。站台依旧,人潮依旧,不过星罗棋布变成了有序长龙。校车缓缓驶来,大家依序上车,没有拥挤,没有怨气,不多时,长龙已收尾,新的乘车理念正在悄然形成:我排队,我快乐!

    不过,真正的行动才刚刚开始,这种好的秩序和好的风气只有长期持续下去,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真正的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今天,我们看到了曙光:有了完善的制度规范,有了上行下效的蔚然成风,再进而形成一种“以排队为荣,以插队为耻”的理念,这样一步步推进,舆论氛围一旦形成,“排队日”的目标将指日可达。

    但是,记者心中始终存在着一股忧虑,这样一种几乎根深蒂固的习惯,单靠一个节日、几个志愿者、些许的舆论、还有初时的新奇劲儿,显然还是不够的——那么,在不是“排队日”的日子里,我们该怎么做?在没有志愿者维持督促的情况下,我们要怎么做?当某些人“望车而动”时,我们会怎么做?一切还都是疑问。

    一双合脚的鞋子会让我们忘记脚的存在。当排队成为一种类似于吃饭、睡觉的生活方式时,所谓的“排队日”反而会被忘却,如此一来,日日为好日,方是“排队日”所希冀的最高境界!

  (文/记者屈璐璐、齐超 图/周理坤)